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运营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纪依依
[导读] 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车站内装备了大量客运及机电设备,由于设备种类繁多,数据分散,信息难以共享,对高铁车站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分析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运营管理研究。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纪依依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车站内装备了大量客运及机电设备,由于设备种类繁多,数据分散,信息难以共享,对高铁车站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分析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运营管理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运营;智能化;站务管理
        引言
        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我国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发展迅速,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为各领域的智能化发展点燃新引擎。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需由传统控制和管理型向知识工程型转化,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并能够模拟人的行为来实施管理,完成客运服务、行车计划、运营管理和信息服务、应急处置等功能,优化人员配置,实现高效、节约、环保、低成本的目标。
        1、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
        1.1智慧车站
        1)智慧车站建设包含多元化票务服务、无感通行、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客流预测、乘客图形、网络化运营管理、客流控制、客流诱导、智能微客服、智能应答、智能运维、智慧商业等。2)智慧车站建设目标最终实现无人值守的车站管理,实现车站管理由“单站管理”转为“区域化管理”,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管理”,由“半自动化方式”逐步转为“全自动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车站“无人值守”(或尽可能少的站务人员)的管理模式。目前,轨道交通弱电系统的云化、大数据化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这使智慧车站在技术上成为可行。智慧车站因相比传统车站在安全、成本、乘客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正逐步被市场认可,并成为新的技术热点。佳都、腾讯、宝信、南瑞等厂商均已提出智慧车站解决方案。广州、上海、深圳、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轨道交通都已建立智慧示范站,但在核心环节(成本控制、人员优化、自动化程度)方面还未达到理想效果。
        1.2车站智能化发展
        车站智能化系统应较符合运营需求要求。系统决定运营模式,运营需求引导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联动能力4方面的统筹;对于运营需要来说,安全性要实现新增场景概念,代替以往的人工处理,降低人为失误概率,实现更安全;可靠性要实现全方位充分的冗余配置,降低故障影响,实现更可靠;自动化程度方面需要系统功能更为丰富,使部分运营岗位从重复烦躁的运营岗位中解放出来,达到真正的智能目标;联动能力要求中央级控制,系统自动联动,操作更加简洁,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实现高效率。车站智能化运营生产组织的关键要素。车站智能化运营要面向设备系统和人员管理建立以规章为载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1)生产要素组成。包括运营管理、设备系统、员工乘客三大模块。2)运营要求。运营管理需要从工作规程、操作规程、客运组织等方面制定智能化运营规则,并且需要从运营人员规范熟知程度、系统熟练应用程度以及各岗位默契配合程度等方面完成人员培训。3)设备系统。从信号、通信以及机电等系统研发角度综合实现车站智能化。4)客运服务。从乘客行为习惯、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以及应急情况下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乘客教育。
        2、铁路系统实践运行现状
        2.1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断完善,使列车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运行速度和制动方法。由于列车的早期交通控制是根据地面信号的显示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因此受到雾、大雪、隧道和绕道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给地面信号的显示造成困难,造成更大的故障和运行危险,并经常造成因此,铁路系统根据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不断更新安全设备,采用机车信号技术改造、安装自动停车装置等先进技术设备,并对列车实行超速防护,减少列车运行事故发生。
        2.2运输管理现状
        在现站运输管理中,由于内部规划和外部因素,安全控制和保护措施存在一些问题。国际空间站需要在运输、运营和管理领域进行全面和智能的系统管理,并对运输生产管理中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安全控制领域,台站智能监控系统设备的应用实现了网络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的全面复盖,提高了安全控制的作用;联科行动采用电子智能脱轨器和安全设备防脱轨系统,有效避免了运行事故,确保了乘客的旅行安全。智能站的建设和实施是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合理规范和控制站的运行、运输和生产管理,利用该系统分析和传输数据信息,安全控制站的运行过程。智能站实现了标准化运营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满足了旅客的高服务和舒适需求。建设智能车站创建了一个新的个性化交通服务平台。
        3、车站智能化建设运营需求
        3.1可视化调车作业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无线移动的设备实施可视化监控调车。①调车工作人员利用无线移动摄像设备,把车辆前端的运输情况以图像视频的形式传输给调车司机,调车司机能够准确定位停车位置,提高了调车工作效率。②调车指挥人员通过可视化调车作业实时监控调车作业,保证了机车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③可视化调车作业通过图像、声音和信号实现了机车运输生产的信息智能化。
        3.2智能平调系统
        智能平调系统是由平面调车作业的监控系统进行控制、传输、摄像、显示和记录,可以实时了解调车作业运行进程和状态,确保调车作业有序和安全。①系统对调车现场作业情况进行实时音、视频、图片传输;②通过显示屏查看接收的图片、视频和调车运行作业情况;③通过对调车位置的CPS定位,精准确定调车位置;④系统通过接收的图片、视频对调车进行有序的作业计划安排;⑤智能平调系统实现了自动测距,保障了调车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
        3.3智能防溜系统
        智能防溜系统保障了机车的运行安全,通过构建智能车站对设备信号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和传输,系统对防溜铁鞋、智能紧固器和防护脱轨器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防溜铁鞋的运用状态,防止出现异常问题。智能防溜系统不仅保障了机车运行安全,同时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智能车站的管理水平。
        3.4总体构建思路
        航迹型智能站是按照一般设想“先建立整体框架,形成系统”和“逐步强化业务成分,整合系统”进行的。充分考虑与现有车站地区的道路网平台和各种系统对接,形成连接发展模式,重点是施工过程中要考虑的几个方面。(1)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逐步实施是根据“总体规划和逐步实施”的思路进行的。也就是说,现有的信息基础架构应首先得到改进,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应建立在4G专用网络和光纤网络的基础上。每一个业务系统都是根据研究和开发的进展逐步实施的。例如指挥调度系统由4G专用网本身提供,只需集成;安全系统相对简单、成熟;分级系统以4G为基础的暴露系统为中心;列车运行系统面向列车运行安全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公共轨道组合系统面向“道路网”。该设施的建设是可扩展的,能够满足未来新系统和服务的扩展需求。(2)采集系统是先进可靠的数据采集手段的基础,也是智能站实现的基础。个人信息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智能卡、基于人机的智能终端通过专用4G网络等收集。LPWA窄带通信技术和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可以捕捉铁鞋和脱轨等移动旅游设备的现状和位置。高清线阵列和面阵列相机能够捕捉高速行驶列车的状态。红外热像仪可以预警温度快速升高的物体。
        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不断发展,建设智能化铁路系统火车站是实现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打造智能车站,为出行旅客提供舒适、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实现了数据网络全覆盖,建立了安全的高科技综合管理平台。火车站自动售取票机的应用,满足了旅客出行的不同需求,缓解了因出行高峰期造成的管理困难,同时车站的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等一系列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了车站的管理机制,起到了安全保障的作用。智能车站不仅提高了车站的运营效率,建立了车站高效、安全的管理机制,同时也为旅客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铁路智能系统建设的实施,构建一个具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火车站,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铁路智能车站设备节能集控系统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7).[2]张春家,史天运,吕晓军,等.铁路智能客运车站总体框架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0(2).
[3]韩宝明,王莹,张琦,等.高速铁路网络系统中心性的车站综合分级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0(1).
[4]赵旭东.基于高速铁路的车站区间一体化技术方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9(1).
[5]史天运,张春家.铁路智能客运车站系统总体设计及评价[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7(7):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