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水泥质量检测的积极分析 包小静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包小静
[导读]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基本材料,通过水和砂、石混合,形成混凝土,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开始向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

 45240219840828****    包小静  广西防城港  538000

摘要: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基本材料,通过水和砂、石混合,形成混凝土,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开始向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此时,水泥作为基础材料,必须保证质量达标。因此,有必要总结一下建筑材料中水泥检测的要点,对建筑工程中水泥质量检测进行积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质量检测;积极分析
        前言:水泥是目前建筑的主要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水、砂、石、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施工用水泥混凝土,以保证施工稳定。因此,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其自身的价值和质量对水泥混凝土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应予以积极关注。
        1、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材料检测的要素
        1.1合格的水泥
        根据建设项目定位所需的水泥类型,选用水泥时必须考虑的技术条件: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等,在所用的环境条件下,早期后期强度发展规律;在所使用的的环境条件下,所制备混凝土的稳定性及耐久性;其他特殊性能要求,如抗渗性、水化热等。的水泥应结合工程现状进行定义。应采用专业的检测方法,检测器具的功能,保证水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水泥检测过程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要安排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1.2水泥基本组分检测
        水泥的组分主要有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料、粉煤灰、石灰石。不同水泥品种由不同种类的组分组成,基本组分是熟料和石膏。熟料中的主要含有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不同种类的水泥的来源、生产批次和保质期都各不相同。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应严格控制水泥的基本组分,特别是铝酸三钙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宜控制在6%~12%范围内,以保证水泥的有效使用。事实上,在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水泥的基本成分是保证水泥基本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单位在采购水泥时,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和工期要求,科学制定水泥的单项采购标准和检测标准,以控制建设项目的建筑材料质量。
        1.3检查水泥的质量保证期和生产批次
        水泥检测的实施应参考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认真检查水泥的质量保证期和生产批次,为水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提供质量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分析水泥的质量保质期、生产批次、来源等因素,参考相关单位,合理控制水泥检验标准和单一采购方式,从而相应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水泥检验
        检验不符合化学指标、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其中任何一项技术要求,即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对碱含量、细度有要求的,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水泥不得用于该项目。
        3、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材料检测的方法
        3.1刮模的方向和强度
        检测水泥材料时,应有效控制刮模的方向和强度。对于刮模的工作过程,应科学控制刮模的侧向距离和强度。结合这种控制方法,可以一次有效去除砂浆材料。刮削时要保证水泥样品完整,保证合适的刮削力和方向,否则会直接影响刮削质量。刮削工作完成后,应准确记录和收集一些关键参数信息,以大大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并从数据中支持下一步应用水泥材料的工作过程。
        3.2对比检测方法
        目前,在建筑工程水泥检测过程中,比较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分析标准样品和水泥样品的数据,以减轻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标准化样品成本高,要求多,大部分水泥质量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在采购标准样品时,要从建设部门的实际操作入手,禁止从非法渠道采购样品。



        3.3水泥取样结果的准确性
        在建筑工程的水泥检测过程中,取样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原因是取样均匀性会直接影响到水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水泥可以分两种检测批次,散装水泥500t一个检测批次,取样深度2m以内,确保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袋装水泥200t一个检测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每一编号水泥单样通过0.9mm方孔筛后充分混匀,缩分未试验样和封存样,不得混入杂物和结块。水泥检测前,检测设备的功能、性能、精度应满足水泥检测质量的要求,以保证水泥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将水泥和水按比例混合,并保持恒温恒湿环境养护、恒温环境及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以保证水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测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一致性检测
        水泥稠度通常通过恒定含水量来测试。将在5s~10s内500g水泥试样水中,按照搅拌过程搅拌均匀,然后将水泥浆插入模具中进行捣固和振动测试,根据测试模具测试杆的下沉情况了解水泥稠度,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未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稠度试验过程中,试验前应对相关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进行彻底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水泥的稠度。测试人员应严格遵循标准的测试程序,整个操作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时间越久,水泥水化程度越高,对结果的影响越大,测试准确性越低。
        4、提高水泥检测准确度的关键之处
        4.1水泥凝结的合理科学检测
        在控制水泥凝结时间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照标准稠度加水量拌制浆体,并装入试模中,放入标准恒温恒湿气养护箱中。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测试时间在30分钟后。测试针浸入4mm±1mm时,处于水泥初凝状态,到达初凝状态后,应立即重复测一次,两次结论相同即可判定达到初凝状态。初凝完成后,应翻面180°后保存。测试针在试针沉入0.5mm即环形附件不能再试体上留下痕迹,即到达终凝状态。达到终凝时,应立即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确认结论相同即判定到达终凝状态。在测试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协助金属杆,同时要有效保证金属杆能够自由下落,避免任何物质折断测试针。在临近初凝状态时,应保证在一定的检测时间间隔内,每隔5min(或更短时间)测试一次。当临近终凝状态时,间隔时间适当延长,每隔15min(或更短时间的测试一次。每次测试后应清洗试针。
        4.2重视测试环境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检验中的水泥检验工作,对检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为了避免外部不利环境对水泥检测精度的影响,有必要在水泥检测过程中加强对其环境的管理,以减少检测偏差。例如,为了避免外界空气对水泥性能的影响,需要保证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标准,从而消除外界环境的所有潜在威胁,提高测试水泥的准确性。
        4.3加大检测设备和设施的采购,夯实检测基础
        检测设备和设施是开展水泥检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将性能更好、检测精度更高的设备和设施纳入到实际的水泥检测工作中,确保各项检测工作能够如期进行。那么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就要积极开展相应设备使用技能的培训教育活动,让相应的工作人员快速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然后快速对接,进入新设备的使用状态。第三,要高度重视检测设备设施的维护,根据实际供应商的操作说明建立相应的台帐制度,确保实际设备管理进入精细化状态,引导实际设备使用进入更理想的环节,从而使监控设备设施处于更好的服务状态。第四,设备用户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和校准,以确保实际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在准备水泥检测项目之前,应将实际设备的校准纳入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将这些细节渗透到实际的规章制度中,引导设备用户建立合规意识,然后按照相应的规范实际使用相应的设备。
        结束语:
        建设项目相关人员应重视水泥检测的重要性,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检测工作,确保准确取样,检查设备性能,采用对比检测方法,重视水泥稠度检测和刮浆工作,此外,在清浆过程中适当补水,避免分层,消除环境干扰因素,实现准确的水泥检测,为建设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建明.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59-160.
[2]李聪,张明宇,杨志胡.水泥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分析[J].广东建材,2018,34(1):139-140.
[3]王一品.水泥质量检验及其检测工作质量的控制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20(07):109.
[4]《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