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李彦军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李彦军
[导读] 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运输过程中乘车人和货物的安全以及利益,因此为保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能够提升安全性能,需要对影响安全的问题加以探究,从而保证整个运输环节的效益。

李彦军  612128****09301939  陕西省渭南市  715517

摘要: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运输过程中乘车人和货物的安全以及利益,因此为保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能够提升安全性能,需要对影响安全的问题加以探究,从而保证整个运输环节的效益。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重点研究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有关办法,以期通过本文的阐释,为其他人员研究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铁路;运营;安全管理
        引言:我国目前并未形成系统的铁路风险评估方案,所给出的风险评估办法无法准确阐明铁路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要素,因此将会使得运营风险有所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完善,铁路部门所构建的风险评估以及预测机制更为科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而保障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运营安全管理过程中,仍旧需要基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管控方案。
        1 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简析
        1.1必要性
        在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估系统前,需要依据具有规范性的铁路运营安全管理办法,对其中能够影响安全管理效果的因素加以明确,从而在相关法律的支撑下才能规避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由此,可看出铁路运营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的必要性和现实作用。相关单位应当紧随铁路发展,给出具体的文件和举措,通过将管理标准细化,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接铁路运营的需求,降低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效果,从而进入到对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研究的道路当中,保障运营安全[1]。
        1.2影响要素
        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要素,包括个人主观因素,设备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首先对个人主观要素来讲,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运营人员没能施以正确的操作,对于违规操作的认知程度不够、不能清楚的了解到安全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说明其作风不够踏实、管理不够严格、思想高度有待提升。其次对于设备因素来讲,在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专业技术革新的速度较快。因此有些人员对于运营所使用的设备以及运载工具了解的程度不深,在出现错误操作后不能及时给予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带来了专业和技术应用不匹配的问题。最后由于铁路在运营过程中接触到的环境较为复杂,外界恶劣的条件将会制约行车的效果,进而威胁铁路安全运营。
        2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优化办法
        2.1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铁路安全运营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在研究其他发达国家先进管理模式和手段的基础上,考量我国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对其所形成的体系或系统加以完善。首先应当做到在法规制度上的调整和强化,通过运用安全设备监督检查办法,科学分析高科技设备,借鉴新干线管理模式,从而使得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效能得以提高。日本在新干线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主要由行车调度、综合维修以及救援系统组成,在出现突发事故、设施移动、自然灾害、进入限界等问题时,将其上报到车站综合信息系统当中,进而综合调度中心人员将对此展开问题分析,保障行车运营的安全性能。


我国要将这种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借鉴,并加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2]。通过构建交通信号故障系统等,接收无线信号所传递的信息,并在APN、TIDS、UWB系统的支撑下发挥智能检测技术的作用,进而感知环境数据,使得障碍物和外界环境的特点被有效识别,为中心调度人员给出解决办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要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完成自然灾害检测和预报的工作,通过信息汇总至调度中心的办法,分析和判别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并对此给出相应的管理意见。
        2.2落实责任机制
        铁路安全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庞大运输量和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的背景下,需要就现有的运营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与改革。在制度方面要落实责任机制,通过逐级负责、权力分配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其秉持着安全生产责任的原则,对岗位、分工、专业以及上级领导负责,从而科学界定各层级的责任归属,避免出现责任泛化和虚化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保证层级间衔接的紧密性,需要定期召开部门会议,要求领导人员对目前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给出一定的意见,互通经验和信息,保证将目前制约安全性能提升的要素予以表明,从而在责任和权利相匹配的情境中实现高效运行的效果。为保证责任制落实的效果,还应当做到有责必问、违责必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其在正常工作中是否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对于没能契合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的行为予以惩罚,并将安全检查考核纳入到职务升迁的考量条件内,从而保证管理人员和部门人员能够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单位利益形成有机整体,降低违反标准化的作业操作行为发生的可能性[3]。
        2.3强化设备与技术开发
        科技的发展带动铁路行业的飞升,因此为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保证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的效果,应当加大对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人才,通过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将新型轨道检查车以及故障探伤车等作用于铁路正常运营过程当中,实现横纵向的事故检测目标。此种设备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加入了超声波探伤等多方面的技术要素,使得可对出现事故的车辆进行维修,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由此可在车辆部门设置值班人员提醒其在正常的工作当中,要时刻监督程序和设备运行的效果,而电务部门要致力于研究通信信号设备的工作当中,加入自动化技术,通过远程调度指挥,实现对列车速度和前后车距离的控制。具体技术设备在引入的过程当中也要考虑到原本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效果的要素,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由此可看出具备扩能和安全性能的装置与设备能够实现电气集中列车自动操控和自动闭塞的要求,并且引入抢险救援设备,使得在出现危机时能够对行车进行救援,例如救援列车、牵引车、复轨器等都可达成以上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效果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客流量逐渐增大以及运输量日渐提升的背景下,需要加大对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分析影响安全管理效能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积极研发新型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控系统,从而缩短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南东纬.基于多风险耦合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0.
[2]白莹.长吉高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与韧性评价[D].吉林大学,2020.
[3]贾亚民,聂磊,王海星,刘红飞.中国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体系(CRSMS)架构研究[J].中国铁路,2020,01:4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