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李冰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李冰
[导读] 在多年的发展工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烟台岳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李冰  山东福山  265500

摘要:在多年的发展工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而建造技术的革新使高支模施工技术被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工程数据的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搭设高度高、跨度大,以及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大的建筑物,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同。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要充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执行高支模操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引言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日益广泛地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这项技术与其他技术进行对比,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承载力和适应性,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高难度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它有着特别严格的技术要求,要遵守相对应的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结合整体工程的施工特点确立相对应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和规范,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有序操作,进而呈现出理想的施工效果。
        1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中国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用地不断减少,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城市中出现了大量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工程施工作业顺利开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建筑工程中的高空作业服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该工作环境中施工,施工风险系数较大,因此,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这也对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以及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较高要求。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通过对支撑模板的应用,可以独立建设建筑结构,并且在施工中,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独立模板都具有不错的承载力,这一方面使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更加方便,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遇到的各项质量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在工期竣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在应用时的稳定性,使建筑工程结外形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应用需求。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2.1测量放样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重点考虑现场测量放样工作,这也是直接决定后续高支模施工安装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测量放样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势必会影响高支模施工安装的准确度,甚至会在后续长期应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高支模施工安装前,需进行全方位测量放样,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规范落实,采用专业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保障各个点位准确可靠。在测量放样工作完成后,往往还需针对各个点位和标高等关键信息进行复核,解决潜在的偏差隐患。在放样时,也需确保其清晰度,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模糊和混乱问题,要求能清晰指导后续高支模安装施工作业。如果在高支模施工前因为外界因素导致出现模糊问题,则需重新进行测量放样,避免出现随意安装处理的行为。
        2.2高支模安装施工
        模板支设之前,需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并将木屑、水泥、渣土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在梁板端部要至少预留出一个清扫口,当内部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封闭处理,最大限度上保证施工质量。此外,还要在模板上均匀涂刷一层脱模剂,便于后期拆模。如果施工缝表面比较粗糙,要先剔除混凝土浮浆,直到露出内部石料,并用毛刷清理干净。模板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详细检测,保证模板的质量、平整度、强度等都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回填土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采取分层回填施工的方法,回填一层,夯实一层,有效规避工程出现沉降问题,避免相关安全隐患。


高支模安装施工之前要严格检查好各类材料,避免钢管出现生锈变形等问题,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要坚决淘汰,同时检查好钢管的规格、型号、质量性能等足够达标,这样才能投入应用。除此之外,要针对支撑体系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如果出现松动,要切实做好加固,避免坍塌。使高支模施工规范性进一步提升,施工操作更加规范,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委派专业人员对整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严
        2.3凝土浇筑
        混凝土是高支模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主要包括的原材料有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人工砂石骨、减水剂等。在对施工中采用的水泥和掺合料选择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选择的材料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提高最终建设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前,要用水浇透模板,而且要对入仓温度、碾压次数进行控制。浇筑作业要分层进行,一般来说每层混凝土厚度要控制在0.34m左右,并且要管控好混凝土泛浆、压实等各项指标,提升混凝土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对工程进行保温,采用蒸气加热砂石骨料时,在加热前可以采用水蒸气对建筑工程中采用的砂石骨料进行与人处理,也可直接利用热水完成相应搅拌作业,通过对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控制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处仓口时的温度,提高混凝土性能,这对于提升高支模施工时的应用性能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
        2.4高支模支撑体系验收
        为最大程度地提高工程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应加强每个关键施工工序的安全管理力度,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检查。在支撑体系的有效搭接后,首先要自主检查施工质量,确保高支模安全稳定后,再进行更专业、细致的质量检查,保证全部施工工艺都符合规范要求。高支模搭设完成,在检查验收时必须有工程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部门、施工班组长共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保证高支模安全性,应严格按照高支模脚手架搭设方案和规范检查,并应满足以下要求:检查脚手架斜拉杆,锁销打紧并平行于立杆;横杆的锁销垂直于横杆;检查各杆件的安装部位、数量、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脚手架的立杆、横杆、斜杆的搭钩、锁销、楔形销处于锁定状态。
        2.5高支模拆除要点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需重点考虑后续拆除环节,避免在高支模拆除中出现异常问题。为优化高支模拆除效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①高支模拆除时间需进行确定,避免因拆除时机不当,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高支模拆除时间应遵循土建施工状况,尤其是对相应混凝土结构的凝结状况,更是需要实时关注,以此了解是否具备拆模条件,避免过早拆除模板,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为了更好地确保高支模拆除作业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应尽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再进行模板拆除处理。只有在梁板长度达到8m时,才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75%时予以拆除。②高支模拆除作业还需要重点关注拆除顺序,保障拆除更为合理有序,避免在拆除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高支模拆除作业应严格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基本顺序,一般的拆除顺序为: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如此也就可以确保拆除作业更为顺畅,避免在任何节点上出现混乱,同时还能较好保障拆除作业人员的安全。在高支模拆除过程中,同样也需对现场严格管控,确保现场得到实时监督,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避免因为高支模拆除不当影响到周围安全性。
        结语
        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要提高对各个施工环节的重视,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最终建设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可用性和应用性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J].建材与装饰,2020(05):137-138.
[2]苏琦.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238.
[3]李浩.建设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