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陈智超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陈智超
[导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施工内容,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对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海南三沙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陈智超  海南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施工内容,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对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施工安全管理关口,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效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就在于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达到减少一般事故,杜绝伤亡事故,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1、传统建筑与新式建筑的建造过程及安全管理对比
        1.1建造过程
        中国建筑在造型设计上有了巨大的转变,与之相应的建造过程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显著的变化在劳动力、机械设备安排上。相比现在,曾经的建筑施工场地我们常能看到人潮涌动、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大量的务工人员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涌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助力城市的中高速发展,在当时劳动力是建筑能否如期完成的决定性因素。到了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在城市穿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上下班过程中恍然间家里、单位旁的建筑拔地而起,不多去的新区出现了未曾见过的新建筑,面貌焕然一新,并且在城市换新的过程中,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建筑施工场地劳动人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因为现代化建筑施工,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已摆脱了肩扛手抬的落后生产方式,转向了拥有大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施工设备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更多地趋向于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预先分析、利用新型机械设备辅助施工。
        1.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本质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落实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而安全隐患是安全事故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日常安全隐患大排查持之以恒的原因。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三个方面: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传统建筑建造过程劳动力占主导因素,与之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新式建筑建造过程现代化技术机械设备占主导因素,与之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是从过去到现在共性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长期预防治理的目标。如今,相较于传统建筑形式单一、用材用料常见,施工过程存在着大量的现场下料、加工、安装的作业过程,施工作业措施的搭设主要辅助人员的作业需要,安全管理重点主要针对脚手架、模板支架、环境防治领域重点监管;新式建筑由于建筑形式的多样性、用材用料特色新颖,多样性的建筑用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很难实现,更多地会应用到金属结构来支撑,这时建筑的构配件需要工厂化加工,运输到现场借助大型机械辅助安装,如采用装配式标准化安装外幕墙更多地采用玻璃、金属幕墙,施工作业人员工种也从传统的劳务工人转变为技术工人,安全管理重点主要针对高处作业、大型机械吊装、施工升降机等领域重点监管。
        2、项目施实时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
        2.1建筑材料和机械
        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将对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当施工管理部门控制整个施工过程时,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严禁将不合格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使用了许多机械设备。管理员需要科学地管理和维护这些机制。施工人员需要正确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规范,确保没有违法操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不完整的安全监控系统
        随着更多公司的进入,建筑市场变得越来越饱和,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建筑公司对安全建筑采取“无关紧要”的态度以降低建筑成本。每个施工环节都提供全面的安全性。监控系统始终处于不完整的基本状态,有些公司甚至不具备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意识。另外,当各种监管者管理这些公司的建设时,由于缺乏监督专业知识或缺乏时间考虑具有多个角色的安全管理过程,因此管理效率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安全监控是一种正式控制,在出现问题后立即充当负责人的角色,并调查在实际施工期间威胁到施工安全的各种因素。不利于后续的施工安全监督和施工过程。
        3、强化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有关措施
        3.1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人员素养的缺失,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为了实现安全的建筑生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建筑企业要注重人员素养的提升,把人员因素对建筑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方面在招收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适当提升用人标准,不能一刀切,根据人员的意向岗位,对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简单的考察审核,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坚决不能进入工作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人员拒之门外,初步的减少人员因素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在人员确定以后,要对其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筑企业一定要细致地对人员进行培训,在上岗之前,强化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建设工程的施工中。另外,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企业要定期给工作人员打“预防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精神上的松懈,产生施工漏洞,在一些危险施工段开展之前,管理人员要把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对工作人员讲解这部分施工内容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的强化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项目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制度同样重要,制度的完善性与管理效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制度出现漏洞,安全管理工作必然会受到直接影响。基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方面需要大力的制定管理制度,保证其完善性,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要利用制度对整个建筑生产过程进行强力的约束,尽可能规避建筑生产风险,保证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预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发生风险的时候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制度在制定完成以后,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制度的执行情况会关系到了建筑生产的效果,如果制度制定完成而不能有效执行,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对人员进行管控,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包括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等,发现渎职人员或者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引发事故的情况,要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作用,消除人员侥幸心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做好安全监测工作,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人员需要提供完整的安全培训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施工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为提高安全监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芳兰.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9):152-153.
[2]杨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35.
[3]郑岐隆.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119.
[4]沈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卷宗,2018(7):227.
[5]刘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4):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