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城市中小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探讨 刘亚伟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 刘亚伟
[导读]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水生态环境,因此中小河道治理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小河道治理不仅能影响排水和防洪,还能直接影响水力资源。

贵州百易建设有限公司  刘亚伟  550002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水生态环境,因此中小河道治理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小河道治理不仅能影响排水和防洪,还能直接影响水力资源。水作为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资源,它的持续利用和有效调控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中小河道急需受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促使水资源的调控性和持续利用性能充分发挥。
关键词: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分析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意识缺失。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项目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来自相关人员对河道治理中生态资源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且没有长期规划城市水利工程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经验,从而导致了城市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效果的实效性较差。
        (2)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资金缺乏。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资金缺乏的主要原因来自相关部门人员对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项目缺乏重视和有效管理,从而导致了许多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技术滞后。现阶段的施工技术为砌石类护坡和护岸技术,规划路线比较单一。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技术滞后使我国在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项目开展过程中无法正确发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生态效果。
        (4)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由于相关人员及主管部门对保护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知,使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问题并未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得到重视,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发生过不少中小河道被占用的情况。水利工程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如若不然将影响河流的水量、面积等方面,从而导致城市河道的污染和治理难度的增加。
        (5)河道管理较差。河道管理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和水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但由于河道管理的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河道的污染越发严重。河道管理较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河道占用率较高,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使河道成为牺牲品;二是河道入口多且隐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由于河道入口的增加流入河道,增加了河水水体的污染及产生富营养化。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措施
        现将本人参建的上海市闵行区苏四期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提供有效的借鉴。作为公司的总经济师和常务副总经理兼管公司工程部和经营部,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经营人员精心编制施工预算。从勘察阶段就介入,做到工程地质资料详细、完整、齐全,对设计经济指标进行比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全程参与。施工阶段精心组织人员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最大化的降本节支。审核工程的方案设计、策划经济指标,技术指导及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控制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及进度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泵闸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考虑在一个非汛期实施。在非台汛期河道施工不影响河道排水,不需另外设置施工导流设施。节约成本约55万元。
        (2)平行施工、流水作业。为便于施工管理及协调,组织平行施工,抢潮汛在同一施工区内各道工序同时安排相应的流水作业。降低相互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效益约80万元,减少了人员管理费开支约20万元。
        (3)建设组合式生态挡墙。建设组合式生态挡墙是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中相对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小河道生态环境和净化水质。


组合式生态挡墙的建造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师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建成的墙面与设计参数之间的误差在±3cm/3m内。建设组合式生态挡墙的主要施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在需要平整的垫层上铺设第一层砌块,接着在合适的位置插入锚固钢筋,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建设组合式生态护坡。为了提升中小河道的防洪防汛能力,改善中小河道的生态环境,可根据中小河道的现实环境来建设组合式生态护坡。在组合式生态护坡施工之前,应当首先清理好施工现场,例如将一些杂草和障碍物等去除干净;另外还要将面层压实、整平,例如一些孔洞和凹陷之处,应先填土后再压实。在正式施工中,应当根据中小河道环境的地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碎石垫层或反滤土工布来铺垫,接着用素混凝土趾墙基础浇筑,最后铺设四联生态护坡块。在组合式生态护坡的正式施工中应当尽量避免缝隙的产生。如果缝隙的产生无法避免的话,应当先填充缝隙,缝隙的填充需要注意使用的土壤、碎石等材料。然后再使用素混凝土进行压顶,注意压顶混凝土与顶部的块体连锁勾之间的搭接长度,以>60mm为宜。最后按照实际的中小河道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来进行种植。
        (5)建设人工湿地和海绵城市。人工湿地是通过利用闲置或废弃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作为人工建造而成的综合生态系统,由人工管控运行。人工湿地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来有效地处理污水,使水资源能循环使用,从而达到防止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发展等目的。人工湿地不仅拥有景观美化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和河道的自净能力。建设海绵城市可以调节城市水循环,减少在台汛期给城市造成的次生灾害,在防洪和防涝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绵城市又可以充分吸收地表水流到中小河道进行排涝或到人工湿地进行水循环。综上所述,人工湿地和海绵城市建设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极其重要。
        (6)进行有效的河流疏浚。河流疏浚作为提升水利工程中小河道的防洪防汛能力重要的施工方式,首先应当根据中小河道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挖好纵向排水沟使水能归槽。接着在槽边堆积土方形成土堙,使河水能通过水格慢慢地排出。清淤作为河流疏浚的主要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清淤计划,首先应当使用挖泥船对河体底层1-2m厚度的淤泥进行有效清理,例如将体积较大的杂物如混凝土块、石块、残桩等清理干净,接着再分层、分片地清理剩下的淤泥,最后将河道里清理出去的杂物和淤泥运走。
        (7)积极应用先进的淤泥快速排水技术。积极应用先进的淤泥快速排水技术能及时清理河道内的淤泥。河道内淤泥的含水量过高,是造成河道内部淤泥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应当使用先进的淤泥快速排水技术来去除淤泥中的水分,避免淤泥形成块结。另外,可使用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来处理中小河道内部存在的软黏土淤泥土层。
        (8)在中小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及水体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植生孔内的回填,砌好每3层的生态挡墙就需要在植生孔内回填200mm左右厚度的种植土。种植土是一种添有肥料的泥土,可根据中小河道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植在其中,从而达到改善中小河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和美化城市等作用。对于有条件的中小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种植,提升城市绿化率,根据护坡结构同时进行景观布置,在水中放置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处理技术加速水体净化。
        (9)根据流域特征进行治理。在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治理中,由于每条河流的流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根据每条河流的流域特征来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案。为了河道治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也可以通过借鉴其他中小河道的治理方式来规划合适的方案。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河道治理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有着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了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应当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生态治理河道除了能消除洪水的隐患外还能有效的蓄能排水,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