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邱剑平
[导读] 农村电网在整个配电网络系统中占有很高比例,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我国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智方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邱剑平  武汉  430000

摘要:农村电网在整个配电网络系统中占有很高比例,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我国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随着智能电网推广,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得到有效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农网的安全性。但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根据我国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现存问题和现状作出研究,对农村自动化电网的规划提出了一点提议。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智能调度
        引言:我国农网配电自动化工作才刚刚起步,针对我国农村(县及县以下)电网的管理实际,根据目前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网中应用情况,农网配电自动化应集中做好对中低压配网进行监视、控制以及管理,也就是实现配网自动化以及与其它系统的功能、信息共享和技术融合。
        一、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和原则
        (一)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还是传统的架构,地、县调度自动化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独立应用,缺乏信息的高效共享。由于各县电网建设、发展状况不一致,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部分县调已进行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但仅能实现SCADA功能,未能完善PAS、DTS、AGC以及操作票等高级应用软件,且由于人力、物力及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对系统的维护、管理不到位,系统运行故障率高;而部分县调仍未进行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调度工作的开展仍建立在一张图、一部电话的基础上,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
        充分考虑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现状与发展规划,贯彻“可靠、稳定、实用、经济”的思路,在县调自动化建设中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功能和配置应适度超前,保证系统技术先进、结构合理、配置灵活、接口标准,具有较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容错性和安全性,满足5~8年发展要求。2、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电网的发展相适应,与调度管理体制相适应,功能方面以两遥(遥测、遥信)为主,具备实现四遥(加上遥控、遥调)功能,务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3、通信系统建设以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为前提,将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放在优先考虑的设置,兼顾经济实用的原则并适当留有余量。4、系统的安全防护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二、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难点
        (一)有效规划的缺乏
        在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规划有效性缺乏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首要因素是对农村电网规划的不重视,其次是对配电现状的认识不全面,忽视了统一以及整体的建设,缺乏对农村电网的长远规划,于是出现了类似于变电站重复建设和供电导线布局杂乱等问题,这导致了农村电网的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混乱和效率低下。这不仅给电网的安全的运行带来隐患,还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员工存在抵制情绪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和调试的工作量大、试运行期间的维护量大,加之初期成效不明显,导致很多县级供电企业的员工产生了畏难、抵制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员工产生消极、抵制的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而作为县级企业的领导,要明确建设思路,坚定建设决心,经常组织员工参加各类新技术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新技术的原理,并充分认识使用新技术的好处和科技进步的必然性。
        (三)建设资金的不足
        在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实施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建设资金的不足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重视程度的不统一,所以农村电网建设资金的缺乏和不足问题尤为明显,而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不同。建设资金的不足会导致对新农村配电网的不适应,从而出现电网建设的滞后的问题。另一方面,建设资金的不足会出现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直接导致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
        (四)稳定可靠问题
        反映电能质量的三个参数是电压、频率和波形、采用老旧的电话调度方式,调度员只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了解各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数据,再人工进行汇总、分析,花费很长的时间也只能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有限信息、调度员只能根据事前通过大量人工手算得到的各种系统运行方式,结合这些有限的“历史”性信息及个人经验,选择电网运行方式,对电网潮流及质量进行调整和控制,这种落后的调度状态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和人民生活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三、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
        (一)智能调度技术
        新农村建设中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重点就是调度系统,电网由调度系统来控制执行的,它在智能电网的日常维护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它的调度技术,它就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样,是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它还支撑着电力的生产。新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调度技术是以县为单位的,要做到量化,所以要做到实现县级生产和多方面业务的调度,让其可以实现全方面的管理和全方位的展示,从而进一步实现新农村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真正实践。
        (二)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作为跟随着互联网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它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快的。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当中,它可以初步实现两个物品之间的连接,而后的发展形态是人对物的全面控制。在新型农村智能网中,物联网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现有技术可以撑起整个物联网的建设和设计。现阶段,物联网已经可以实现物与物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最终实现人对物的全面控制。新农村建设中智能电网的应用,把传统的低压发电过程,全部实现智能化,为其发电过程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三)远程抄表技术
        远程抄表技术是指数据相互传输,高速通信的技术,它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安全系统和先进设备的控制方法来进行远程抄表,在现有的远程抄表技术当中,它具备自动抄表、查询数据和故障的功能,它能精准的表现出电表所显示的数据,并且进行集中统计和分析。减少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压力,帮助他们智能排查每个用电户的电压合格率和电压质量,以及是否有故障等等,有利于电力企业在系统中实时掌握用电信息以及对变动的进行调整。
        (四)智能配网技术
        现阶段农村电网的建设处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落后位置,整体水平不高。新农村的智能电网建设是现在社会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但是,为了提升它的建设效果,让其建设产生一定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对现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高对于新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清楚问题的根源,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对其进行优化,从全方位出发,有效的降低问题的影响,满足电网运行的要求,以做到最终目的,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农村配网自动化的设计与建设应当因地制宜,以电网规划为前提,以电网结构为依据,与其它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相衔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水平相适应。对于农村电网,辐射型配电线路占绝大多数,选用就地控制方式的馈线自动化则更为实际,这是与城网最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差异化应用模式[J]. 张波,吕军,宁昕,刘日亮,邵志敏,陈奎阳.供用电.2017(10)
[2]城农网供电可靠性现状及展望[J]. 王宗礼,刘苑红,王宏刚,刘伟,韦涛,张伟,陈海.供用电.2018(02)
[3]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探析[J]. 朱文明.电子世界.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