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招投标管理引入大数据分析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农华昌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加深,信息化越来越发达,各种形式的数据越来越多,人类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也应运而生。在招投标活动中,电子化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大数据矿山”,若能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广西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农华昌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加深,信息化越来越发达,各种形式的数据越来越多,人类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也应运而生。在招投标活动中,电子化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大数据矿山”,若能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科学利用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在招投标领域构建数字治理新模式,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招投标管理带来新契机。
关键词:招投标工作;管理模式;电子招投标;问题分析;应用建议
        引言
        招标投标这一模式,是很多行业在进行项目委托时选择的一种方式;对于不同项目,在进行招投标时有不同的标准,评标过程也有着相应的方法,可以这样来说,招标投标属于一种交易方式,并且在国际上都适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展开工作,招投标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招投标向着电子化的方向发展,为招投标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1应用范围
        1.1拓宽科学化服务渠道
        比如,通过对项目投标人参与项目情况来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定向推送招标采购的综合项目信息,汇聚区域范围内招标所需的文件数据,为招标人编制招标需求、招标文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2确定投标价格合理性
        比如,在抽取预算标本和材料价格时,综合招标采购成本、市场因素、政府指导价格,可以形成一段时间范围内工程材料变化曲线,评价政府指导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中标价格的分布情况,能够还原并监测市场主体的行为。
        1.3构建交易行为数据库
        研究参与方的行为关联度,分析整个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违规信息,拓宽监管部门的监管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格兰杰因果检测技术,深入探讨交易金额和宏观经济要素的关系,通过交易数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通过模型优化和数据跟踪,发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交易金额的关联性,把握布局规划,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2电子招投标管理模式的优势
        2.1可以更加透明地了解招投标的全过程
        分析传统招投标模式影响的大体环境,了解到在这一工作展开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因素较多,很容易发生由于信息更新速度与需求不一致的现象,从而致使各环节无法紧密地衔接,为招投标管理创造了困难。自从电子招投标模式的出现,利用信息化平台,以此为基础可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并在招投标工作开始之前对其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安排出来,并通过信息平台将招投标的信息进行公布,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紧密的衔接起来,以此推动招投标工作的变得更加规范、公正。作为投标单位,只需登录电子招投标的平台,将其信息录入,通过系统的审核,实现项目或者商品招投标的参。
        2.2招投标环境变得更加公平
        分析传统的招投标管理工作,通常由建设单位带头进行招投标工作,并进行管理工作,或者是委托相应的代理公司,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招标代理机构与招标单位的紧密联系,在交流过程中总是会将自己有意向的投标单位向代理机构透露,随之代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甚至会发生阻拦其他更多优秀对手的报名,为内定中标人创造条件,这对于市场竞争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无法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


而随着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招投标模式的出现,招投标平台公开进行报名,并公开标书价格、内容,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公平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可有效地避免内定中标人这一情况的出现,帮助竞争市场重新恢复公平公正的环境。
        3电子招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要想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保证其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可以说只有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秩序提升上去,才能够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其更加健康积极地发展下去。分析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它基本上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传统招投标模式下作用的招投标活动所配套的管理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由于电子招投标是近几年才衍生出的一种新模式,很多工作都处于摸索的状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再加上电子招投标模式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有关部门的工作量,导致管理工作中职权不均衡现象的出现,由于工作量不平均出现的矛盾屡见不鲜,管理绩效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3.2标准有待统一
        为了能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有序展开,我国政府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虽然这些法规已经明显规范了市场的管理与运行,但仍有一些顽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标准无法统一就是一个典型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电子招投标模式的诞生,推动着招投标工作的前进,也迫切需求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标准。
        4应用对策
        4.1建立指数平滑模型
        通过汇聚的交易数据,建立宏观调控数据体系,发布权威指标。比如,以建设周期为水平项,以钢筋、水泥、砂石等大宗材料用量为误差项,创建单指数模型Yt=Lt+Et,预测分析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数据。又如,以各类工程造价的历史态势为趋势因子,建立双指数模型Yt=Lt+β×t+Et,预测下步走势,帮助政府在投资项目估算中提供决策参考。另外,分别以企业竞争力、劳务用工量、企业基尼系数等各类数据为季节性因子,建立三指数模型Yt=Lt+β×t+St+Et,为政府提供相关领域的运行动态监测和产业安全预测预警等信息支持,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能力。
        4.2深化诚信体系建设
        实时汇集分析交易数据,记录投标人和代理机构在招标采购活动中的行为,形成信用记录并上传到云端,为其进行信用“画像”,其所有行为都将成为信用评判的关键变量。由于大数据征信数据覆盖面广,能较好解决传统征信方式数据封闭、不够完善、容易失真、人力资源成本大、实时性差等困难。借助大数据对信用信息进行深度挖掘,采用分布式或并行计算技术,从录入数据到输出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算法完成,杜绝了人为的主观判断,能够保证信用评价结果快速真实准确,有效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对于招投标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转变。电子招投标模式的出现,属于传统招投标模式的升级,对于招投标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流程的合理管控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项目公司,在进行电子招标时,应逐渐完善相应的制度,不断地优化平台的架构,并提升平台的安全性,针对电子招投标管理工作中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完善,建立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进行资格审查、招投标文件的审查等工作上,应提升其严格程度,仔细对比每一项内容,保证其公平性,使电子招投标的流程可以顺利地进行,进而创建其完善的电子招投标管理模式,促进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雅静.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与管理,2019(1):32-33.
[2]聂毅.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4):79-80.
[3]郑蓉.浅谈招投标管理新模式电子招投标[J].中国设备程,2019(23):203-204.
作者简介:农华昌(1984-),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大专,主要从事招标代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