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现场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董鹏涛
[导读] 在我国的交通结构中,道路和桥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的实际效果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施工部门必须根据特定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技术。重点是抓好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路桥建设整体水平,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6125011987061***37  董鹏涛

摘要:在我国的交通结构中,道路和桥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的实际效果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施工部门必须根据特定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技术。重点是抓好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路桥建设整体水平,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现场;技术要点
        虽然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技术还相对落后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现阶段我国的路桥施工技术可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路桥施工人员仍需继续研究和探索,改进路桥施工技术,使路桥施工技术能够长远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动力。
        1施工特点
        1.1项目投资大
        一般来说,路桥工程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更高,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越高,工程竣工质量就越高,所以不要减少对建筑材料的资金投入。此外,施工过程中往往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扬尘,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造成噪声污染,污染周围空气。这就需要相关的建筑承建商购买一些降噪设备,并注意环保防尘措施,这些设备和措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压力。
        1.2工程周期较短
        大多数道路工程对工程的工期都有特定的要求,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快完成道路施工。一是工期越短,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缩短了公路工程的工期。其次,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往往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造成噪声污染。同时,它污染了周围的空气,对居住在工地周围的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危害。仅靠施工人员的努力并不足以缩短工程周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增加大型施工设备。但是,这种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会占用部分道路,阻碍道路运输,进一步证明了道路工程建设时间应进一步缩短,项目对施工场地周边的负面影响应尽量减少。
        1.3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桥梁的结构特点,除了对道路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在建造桥梁时,必须考虑桥梁的各个方面,提前设计参数,严格按照桥梁设计进行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质量问题。
        1.4地理因素
桥梁的重量通常较大,因此在建造桥梁时往往需要使用桥墩支撑。因此,在桥梁建设的早期阶段,通常会在桥下浇筑土壤,这增加了项目周边的地理因素要求,如果施工现场附近的土壤比较松散或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分,那么工程的复杂性就会增加,工程的资金投入也会增加。
        2路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制备技术分析
        首先要明确各种材料的配比,结合施工,混凝土是不同材料混合并经过一定程度的水化作用而形成的产品。在不同材料配比下获得的混凝土的性能也不同。因此,各种物料的配比必须完全混合,防止混合不均匀,防止由于拌和不均匀而影响混凝土使用强度,继而导致混凝土构件内部出现孔洞及沉降不足问题。同时,应根据路桥路面的设计确定砂浆的配比,并对结构加固进行适当调整。为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十分注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工程计划,严格选择材料型号和性能指标,特别是水泥材料及其在施工中的掺量越多,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越明显。通常,在制作更高性能的混凝土时,通常需要添加中型或者偏中型型号的水泥材料,并根据配方进行调整。此外,水泥的加入量和水化程度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也很重要。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粘合剂。因此,水泥的凝结速度直接影响凝结混合过程中的时间和技术如果固化时间短,可能会导致结构内部出现问题,如果固化时间较长,可能会延误工程。因此,必须仔细了解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比和混合的细节。



        2.2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仔细研究搭板设置的技术。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形式: 综合考察压力的影响和车辆在塔板长度范围内对路面的影响,使路面的弯沉变化在可控范围内。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使用保留的反向坡是合理的。桥台与搭板相互搭接的部分需保证两方高度相同,连接板与路面的部分应略高于设计标高。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必须根据道路和桥梁的沉降差异来确定。第三,明智地选择安装方法。板与支架之间可采用水平或垂直锚固,使用水平锚固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支座的强度等级。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的结构要求,通常用这种锚固技术。其次,合理运用台后场筑技术。在填筑路桥台背路基时,施工部门往往选用土工合成材料,这是因为这种材料制成的地基表面具有很强的磨合和咬合功能,有助于地基土壤的盈利扩散与转移,进而改善填充物对结构的影响,抗变形水平可以提高结构的断裂韧性,控制下沉。如果用软土建造地基,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地基加固。
        2.3路面压实技术分析
        压实路基和路面时,要严格控制摊铺速度与压路机压实段长度的一致性。考虑到路面压实时经常出现沥青粘轮现象,可适当向压路机表面喷洒少量水,防止粘连过大。当沥青混合料表面未充分冷却时,请勿放置重型设备或将油料或矿料洒在其上,以始终保持表面清洁。碾压路基时,夯板的振动作用可以增强路面的压实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综合考虑混合料的具体性质、施工现场出场时沥青的温度等因素,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合理的碾压段长度。
        2.4外加预应力加固技术分析
        在开始预应力安装工作之前,必须对结构中使用的锚栓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工具的质量和功能,尤其是配合较粗的钢筋螺母和螺杆,并仔细观察每个螺杆及螺母。针对水平筋与斜筋为两根粗钢筋为型钢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将斜筋和水平滑块固定,滑块的位置很重要,应在垫板部位选择临时的支架,利用临时支架进行定位,在水平筋一侧向上穿入,确保水平筋两端丝头长度是一致的,最后,应仔细检查滑块的位置,并注意预留滑动量。另外,在张拉锚固过程时,为降低拧紧螺母的难度,应拧紧两个水平螺母,确保水平筋的中心与滑块的锚孔位置对齐。
        2.5路桥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了道路施工的质量,它影响着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关系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修路时必须注意路桥建设的强度和可持续性。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抵抗外力,需要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桥梁抵御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防止出现明显车辙、严重变形和下沉。
        2.6道路桥梁质量问题
        公路桥梁建设需要进行施工前的检查工作,以确保桥梁能够建成。工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公路桥梁的建设和施工现场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对该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严格研究,同时设计。桥梁结构主要由腿和脚组成,分为几个部分。头部的设计在宽度上分为几个部分,必须考虑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公路建设工程设计基本上是标准的标准渡线施工。在一些特殊领域,可以对应现实和社会要求,特殊要求可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目前我国部分道路桥梁质量存在问题,对我国道路桥梁的使用构成巨大的安全威胁。
        3结论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周期较长,技术完善,影响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部门必须对工程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地选择施工技术,掌握技术问题,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各环节的技术应用水平,确保路桥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尚金.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55.
[2]赵东文.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