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陈亮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陈亮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整体式建筑体制。由于各部门不断出台不同的政策,虽然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逐渐稳定,但高昂的成本问题让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望而却步。装配式房屋利用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发展迅速,逐渐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实际工程应用。

4109281981090***15  陈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整体式建筑体制。由于各部门不断出台不同的政策,虽然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逐渐稳定,但高昂的成本问题让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望而却步。装配式房屋利用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发展迅速,逐渐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实际工程应用。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非常典型的优势,其建设周期较短,整体操作流程也相对简单。但是,装配式房屋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仍然存在工程造价高、社会接受度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体系等诸多弊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装配式建筑是将工厂均质生产的组装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而形成的建筑。预制施工法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建设项目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与传统的建造模式成本巨大、施工时间长的特点不同,装配式房屋以其符合时代发展水平和人们期望的优势而受到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青睐。推广装配式建筑模式可以显着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解放部分劳动力。
        1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重要性
        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装配式房屋不仅具有能耗低、污染少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社会效益方面。它们可以反映明显的特征。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人们发现在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而且影响人们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会造成许多负面后果。如装配式建筑板材、模板等,均在工厂内直接加工,在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同时,保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体现经济效益是有益的。装配式房屋在建造时,不仅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在正常情况下,传统建筑行业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多为人工,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投入。过多的劳动力使得无法有效管理劳动力成本。装配式房屋数量的增加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缩短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装配式房屋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2.1施工期影响因素
        在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各建设单位必须制定建设项目的中长期建设计划。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必须采取有效的规划措施,同时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建筑材料。应制定多项活动,如存储、施工附件的连接和施工计划、适当的管理计划,以加强项目的各项准备活动,同时确保项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可能的时间。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的调音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计划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执行和推进。最后,在施工前阶段,应针对项目可能引起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急预案,以便在项目出现问题时有效控制相关影响因素。
        2.2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保证管理人员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有效发挥。管理人员直接负责整个装配式房屋建设项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很大必须对新时代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实践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履行好管理职责,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今的管理者大多缺乏专业能力,自身的职业素质也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他们在管理思维上落后太多,不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不承认主动学习。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严重时会发生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
        2.3缺乏关键技术
        对于装配式建筑,相应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分装和构件装配工艺方面。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过程中普遍存在操作复杂、零件多、质量保证困难等问题。除紫外线外,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标准法规极为匮乏,相关系统的建设也相对滞后。至于政策,虽然有了初步的指导方针,但总体的政治框架和规划尚不明确。
        3提高装配式建筑管理的相应对策分析
        3.1加强工程管理学习和人才管理
        首先,必须认识到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应谨慎开展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职业能力和责任感符合标准要求。为现有管理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组织培训活动时,要实现多才多艺的培训,目的是让管理者有自我提升的意识,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主动。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与职业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定期派管理人员到院校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管理实践,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3.2装配式房屋不同施工阶段安全规则的完善
        需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不同的预施工方案,特别是在预施工阶段,需要对预制件的设计、装配、运输和储存等多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制造的组件。此外,还应对从事各类工作的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能培训,使施工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确保装配式结构设计能够从相应的建筑内容进行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效率。同时,它增加了安装过程的效率和可靠性。此外,预制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必须考虑到各种建筑材料,有效地存储相关的存储要求和存储管理问题。许多建筑公司对预制构件的了解不够,这导致了施工过程差异化建设问题,特别是不足存放建筑材料,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违反施工质量,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增加施工成本。
        3.3工程技术的更新
        装配式房屋在建筑物的一般形状上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其各自的规格和质量评估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建设部门应对其施工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相应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深入控制和分析,并设立相应的技术责任部门,逐步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工程条件的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
        3.4在协调方面
        在协调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计划阶段,应根据自身管理计划的内容,对项目的初始目标进行分解,从而有效地明确任务的特征,使任务的特征得到有效的明确。整体组织控制效果应在未来。同时,要统一各建筑单元的基本职责,加强对服务管的管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达到良好的装配式房屋建筑效果。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启动会议的形式部署相关项目管理任务,确保企业职能内部监督得到有效落实,提升底层建设效果。此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PDCA管理要求,有效控制目标与目标的一致程度,确保检查和汇总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以提高和平衡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影响。目的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如今,虽然我国的装配式房屋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导致发展滞后的问题,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房屋也将获得长远的发展,最终实现居民对高品质建筑的美好愿望。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要积极关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紧迫问题,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管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可以提高通过各种建筑技术、管理方案和管理规则,进一步优化和更新项目的施工作业内容,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阅微.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139-140.
[2]贾敏.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工程与建设,2020,34(02):352-353.
[3]胡兵.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3):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