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的合理应用 蓝王建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蓝王建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我国其它行业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超高层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塔吊的选型、布置和定位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施工部署的核心内容之一。

广西建工大都租赁有限公司 蓝王建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我国其它行业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超高层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塔吊的选型、布置和定位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施工部署的核心内容之一。除了考虑钢结构安装方案、工期的要求、作业半径等,还需要对定位、安装等进行考虑,塔吊的安装拆卸也有很大危险性。加强对超高层建筑中塔吊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塔吊,从而更好地促进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发展,满足安全经济要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塔吊;合理应用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都显著提高,这也意味着塔吊起重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由于施工项目复杂性不断提升,大型塔吊起重设备的应用风险也明显提升。
        1塔吊的相关概述
        塔吊是很多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能够在复杂的作业中垂直运输各种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从塔吊的构成来看,主要包含了金属结构、作业机构与电气控制结构三大核心体系。其中,金属结构包含塔身和塔基等,作业机构以起升、回转和变幅为主,电气控制结构包含发动机、控制装置和照明系统。正是由于塔式起重机的特殊构成与功能,借助于塔式起重机来完成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各项施工作业变得更为高效,更加安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塔式起重机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中,形成了以塔式起重机三大基本结构体系为运行核心,通过工作机构的区别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提升了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
        2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的合理应用
        2.1塔吊使用管理
        为了加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的使用效率,需要对塔吊的使用管理进行分析,这包括多次和单次吊运的时间计算,从而对塔吊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进行细化统筹以及合理安排,从而减少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导致工序无法顺畅衔接,或者因为塔吊使用分配不足,导致窝工情况的出现。在具体操作上,由于超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各种施工专业,比如土建、机电等都需要使用塔吊,导致专业施工队伍众多、工作交叉、塔吊争相使用、利用效率低。所以需要对塔吊的科学合理使用,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开展统筹管理,以提高塔吊的利用效率。例如塔吊管理部门负责塔吊的使用管理,而安全部门负责安全监控等,并且各个施工队伍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行塔吊使用申请,塔吊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合理协调,在审批通过后,施工队伍根据审批使用塔吊作业。在塔吊的保养方面,制定定期维保计划,提前进行申请,根据计划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如果遇到天气问题,由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调整安排各个专业施工队伍另行开展垂直运输作业。由于夜间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塔吊的作业主要安排在白天,所以要尽量提高白天塔机的使用,在夜间提前为第二天做好备料工作,以提升塔吊白天的作用效率。此外,需要协调加工工厂的加工以及出货的顺序,以配合塔吊的高效使用,比如让柱、梁等成套发货进场,但是不能用塔吊进行卸货工作,而是要求加工工厂使用汽车吊进行卸货。除此之外,也需要安排专门的机械管理人员负责操作管理,针对塔吊顶升的情况,或者是附墙安装的影响,也应该提前几天做好组织安排工作。通过对塔吊的使用管理以及材料加工到货、施工队伍等的调配,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同时,提升塔吊的使用效率,节省工期和费用。



        2.2塔机安装措施
        吊装爬升架。在现场组装爬升架,将吊具置于该架体处,启用吊车,以缓慢的作业姿态将爬升架吊装至第二标准节外侧。从爬升架的结构组成情况来看,其设置有活动爬爪,将该部分置于标准节基础节上部的踏步处,随后将顶升油缸安装到位,将液压泵吊装至平台的一角,紧密完成各项连接作业,再检验其运行状况,若存在液压泵运行精度偏低或是稳定性不足等异常状况,则需随即采取控制措施。安装回转支承。上支座处有四个连接耳套,将吊具挂于该处,吊起回转支承总成,在该条件下将下支座的连接套对准标准节的连接套,若无误则以缓慢的速度下落。启用顶升系统,在其支持下顶升爬升架,直至该装置能够与下支座连接耳板接触为止,此时设4根销轴,起到固定的作用。
        2.3基于ICT技术的塔吊安全管理
        1.利用BIM技术的数据集成功能,建立施工现场布置的三维动态模型并进行实时更新。利用BIM平台数据交互功能,可以直观地掌握施工现场各类建筑物及设施的布置情况,实现对施工场地的动态管理。2.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框架搭建自定义的神经网络,对物体进行检测分类,实现不规范作业行为的检测、现场工人及物体的实时定位监控。引入目标检测算法,通过端对端的算法,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直接将现场视频或图像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就可以得到目标的种类及位置信息。目标检测领域的算法已经从双阶段的算法(RCNN-fastRCNN-fasterRCNN)发展到更快更精确的单阶段算法(YOLOv1-v5)。在工程应用研究领域也已经有学者提出一种名为video2entities的新颖框架,该框架将通用知识图谱当作先验信息结合零样本学习(zeroshotlearning,ZSL)技术多次迭代去发现新的实体,再更新到知识图谱中。其研究表明利用ZSL技术可以在传统目标检测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未知目标的检测任务,有效提升目标检测算法的学习能力。
        2.4塔吊拆卸工作安全要点
        在施工项目具体开展过程中,塔吊拆卸本身就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环节,不仅存在较高的施工难度,同时其施工量也更大。所以在实际进行拆卸环节中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以下问题的关注:在进行塔吊拆卸前,应该按照项目工作要求提前进行施工方案和细节的编制,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有效进行技术交底。在企业工程项目部,还要有效设置安全员或是技术员岗位,充分发挥这类人员在现场施工中的监管作用,从而为塔吊拆除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要对拆除单位的施工资质检验进行有效查验,保证拆卸单位能提供相关行政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因施工单位自身能力不足引发的安全事故或是隐患。在对塔吊进行拆除之前,还要按照实际出厂要求和内容细节进行作业方案和质量标准的编制,在企业技术人员完成审批后可以将这类方案直接当作作业技术方案进行应用,保证全体参与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的有效开展。当拆除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要有效进行安全防护用品的穿戴,特别是在高处进行施工作业时,更应该保证安全带、安全帽等设施的佩戴,从而在操作规程和工艺理解流程中能认真执行工作。
        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高度的不断提升,超高层建筑的体量和规模也随之攀升,建筑造型布局也越来越灵活和复杂,塔吊的应用频率也大幅提升,所以塔吊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效率,其运作也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品质,所以相关工程人员需要对塔吊的类型和布置等进行全面的考虑,掌握核心筒的布置变化和承载力,在满足施工的相关需求和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涛,魏伟,马广生.工程建设中塔吊安全使用的应用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1):186+188.
[2]罗英,李星.浅析超高层建筑施工难题及技术[J].四川建筑,2020,40(6):234-236.
[3]刘生.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