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丹苗
舟山佳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工程的建造质量。建筑智能化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目前此类工程的建造技术还不成熟,建设中存在一些影响建筑质量的通病。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筑智能化的含义,其次从线缆工程材料的使用、电子产品支架的标准、接线箱内的界线方式、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及中心机房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该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最后从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控制施工质量具体措施,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我国相关部门对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明确制定了规定和要求。但是,由于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图纸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技术功底不到位、现场管理人员执行能力较差等各种因素,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不断发生,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有着严重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质量并不高,管理方法也较为落后,管理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建筑行业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确保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并且相关建筑工程单位还要根据智能化的特点来进行规范,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入分析各类施工的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确保建筑施工单位的顺利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1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管线的铺设
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就是管线的铺设,这对于整体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管线的铺设存在不认真或者技术不够娴熟的情况,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例如在铺设煤气管线时,倘若铺设人员的技术不娴熟,并且对于钢管壁的厚度等各种问题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铺设管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铺设,并且注意管线接口接地的问题,不能因为方便,不考虑钢管之间和金属盒之间的距离,而全部使用同一个直径的钢管,这就会导致铺设接地效果极差。此外,在铺设PVC管道时,要进行埋墙或者埋地处理,施工人员一定要测量好相应的深度,若深度不够的话,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导致PVC管道裸露在外或者直接出现在地面外侧,这会导致管线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容易在其他施工的过程中被损坏。
1.2执行器和传感器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中会涉及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有较高要求。施工单位在安装前,并未展开细致的规划,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未给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预留充足的空间。在安装过程中,未根据安装的规定执行,无法充分发挥传感器、执行器的功能,造成采集数据不全、运行出现误差。
2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虽然智能机器人不受外界影响,可不间断、不出错地工作,但需要在人工设定的框架中工作,只有程序精准,机器才不会犯错,机器犯错即是大错,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解决该问题根源是人。广大建筑施工人员必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主动转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有针对性地参加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与实践。需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幼儿、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的教育,提高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激发整个民族的人工智能创造能力。
2.2重视计划性管理
成功的项目管理中,计划管理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施项目的时候要按照整体的管理计划,并且在章程和计划的指引下编制多个管理计划。无论什么项目,在执行之前都要有非常详细的计划作为前提条件,这样的指导才具有目的性。比如在国际项目的实施中,采购或运输等都比较耗费时间,甚至迁延几个月。若不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随意进行采购,会对工程的进度有直接影响。所以计划性对于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管理与执行的计划。
2.3选址和布局
建筑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利用大数据实现各方面信息的无缝集成。在建筑物的选型和设置过程中,利用BIM软件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了集成,为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在开发使用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建筑时,如在设计工作中的选址,充分考虑到工作场所的人口变化和人口流动以及其他因素,如家庭收入,综合数据分析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贴近城市、安全行业的公司,并能有效地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营销的科学知识。智能建筑空间布局,公共建筑合理谨慎空间布局,使用大数据量技术分析消费倾向,提出智能建筑空间布局建议,使用OASYSMASMOTION软件可以模拟建筑空间布局,总体配置看是否合理。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项目网站建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捕捉到特定地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人口分布在分布期间的变化。
2.4设备安装工作
设备安装的情况关系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决定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1)安装前安装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设备具体情况、安装的流程与细节,保证设备安装工作可有序开展。(2)设备在搬运的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过度振荡导致螺丝松动,尤其是精密设备更应保证设备的完整度。(3)如果无法顺利安装,应及时分析原因,不可粗暴安装,避免导致受力不均匀,损坏设备。(4)在安装结束后,应对成品进行保护,尤其室外安装工作未竣工前,须做好设备的防水、防雨工作。
2.5做好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耗时长久且施工项目复杂,因此现场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变大。施工单位要根据智能化建筑施工的特性,并结合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智能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智能化建筑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地形以及制定的相关施工方案,设立相关的施工部门,并且依据各个施工部门的职责进行施工划分,将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责任细化到人,从而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部门要提前对进入施工地区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及时对使用中的智能化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并且及时检测运行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其次,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实际施工情况,倘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就应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应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行业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应及时进行整改。在施工前应做好图纸交底工作,保证实际施工与设计一致,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调适及安全管理等工作,竣工阶段应做好验收工作,加强材料管理、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洪祥.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砖瓦,2020(09):175-176.
[2]郭彩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J].信息周刊,2019(33):1.
[3]邹丹.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区域治理,2018(49):209-210.
[4]朱丹华.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