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聪
身份证:12022519860102****天津市裕永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伴随着建筑业资质改革的大潮,专业承包资质逐渐被淡化,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将何去何从,如何迎接新模式带来的挑战,广大智能化工程从业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EPC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
关键词:EPC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智能化建设应从规划设计出发,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流程开展智能化项目立项,坚持以专业有资质的智能化设计公司为主导;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以业主方、使用方、管理方的需求为依据;落实智能化建设范围,以各项规范标准为准绳,进行相应的总体智能化框架定位。
1 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发明显,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智能化建筑工程也正被人们所熟知,例如有线电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这都是智能化工程的体现。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事该方面的企业明显增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形成了极具规模的专业性市场,并且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1]。而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化建筑需要通过三个主要的系统构成,即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智能化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及安全[2]。
2 智能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节约能源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保持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在节约有限资源和建筑材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避免资源及材料的浪费。同时,需要利用新型材料和节能技术,高效运用地热、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以实现对排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不同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降低自然环境破坏的风险,让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得到和谐发展。
2.2 生态保护
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的过程中,要求以生态环保、低碳环保和绿色节能为原则进行设计,以免对周围环境及自然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需要建设和谐的生态关系,让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保障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3]。
2.3 人性化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时,必须充分展现出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关注人们对工作和生活居住的各类需求,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便捷、舒适、健康、安全的身心需求。智能化建筑设计是多种自动化控制体系的融合,可以充分保障建筑项目的服务质量,表现出十分突出的管理能力,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2.4 集约化
智能化建筑设计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集约化特点,需要充分运用建筑自身大空间、开放性的特点,通过集约化设计手段展开空间布局规划,高效利用各类资源,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资源损耗。
3传统工程承包模式
(1)设计单位完成智能化工程初步设计,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进行深化设计。
绝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只是具有建筑智能化设计资质,缺乏建筑智能化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设计单位拿出的智能化工程设计方案只是一个简单概要性设计,并不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甚至于设计功能缺失,不能够满足建设单位实际使用需求。
(2)建设单位针对智能化工程设计进行单独设计招标,由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资质和设计技术能力的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进行设计,再由有技术能力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进行项目的实施。就目前建筑业市场情况看,绝大多数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不具备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资质和设计技术能力,能够同时满足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资质和设计技术能力的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严重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4]。
(3)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专业设计人才匮乏
由于部分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对智能化工程设计重视不足,加上整个行业接地气的专业培训缺失,导致智能化工程行业专业设计人才不足。据了解,绝大多数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都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
4.EPC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
4.1EPC模式下智能化设计阶段管理
在初步设计阶段,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投资概算应配置有经验的专业工程造价人员,且工程造价人员应与施工人员及系统集成公司密切配合,以达到用经济来指导设计,用经济来能动地影响设计的目的,从而实现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项目概算造价人员还应对整体智能化项目系统进行准确估量、核算、查缺、精准定位整体项目的投资目标,有效控制预算在合理范围内,这对后期项目投资、项目周期、工程质量,甚至建成后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都起着决定性影响。实践证明,设计阶段对于整个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概算造价、建设周期、工程质量,以及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工程施工质量逐步提高,以及工程项目建筑管理与国际标杆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接轨,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5]。通过强化设计阶段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进度及质量,提高项目的使用价值,保证项目整体预期需求的落实,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缩短建设周期。
4.2EPC模式下智能化施工阶段管理
在建筑智能化施工环节中,对于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多而复杂、技术先进,对安装和系统调试的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品种多,专业接□多。在实施过程中,多专业、多工种、多家施工单位需要配合协作,设计单位必须进行详细的交底,指导和协助系统集成商优化施工管理和制定系统验收调试标准,当系统设备安装以后必须细致全面地进行调试。只有经过调试运行正常以后,才能交付使用。由于本身智能化系统的实施就是与土建、装饰及机电设备等系统实施交叉进行,涉及协调的环节非常庞大,协调周期长,因此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也非常重要。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智能化专业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在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系统经过优化设计和完善,最终助力所有系统功能在施工环节落地完成[6]。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我国相关部门对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明确制定了规定和要求。智能化建筑施工是建筑行业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全新工程概念。而在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建筑企业根据工程效能、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且结合当前的管理问题展开相应探究。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积极改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效能,并且在施工管理中对管理技术进行革新,提高施工人员所具备的相关业务水平及专业知识,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自主智能化的建筑施工,为人们创造更加优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平.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
[2]方勇.楼宇智能化工程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
[3]刘碧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建筑发展,2019,3(6).
[4]袁辰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方案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38-40.
[5] 潘秀珍 . 信息时代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 [J]. 通讯世界,2019,26(7):45-46.
[6] 李骥 . 绿色医院建筑中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探讨 [J]. 现代建筑电气,2019,10(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