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优化中编码系统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陈国林
[导读] 传统的仓储管理效率相对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错误。
        陈国林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570100
        摘要:传统的仓储管理效率相对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错误。此外,人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已经落后当前时代发展。本文对仓储管理优化中编码系统运用进行分析,现如今已经步入到网络时代,通过计算机技术,采用编码系统制作出数据条码,将其粘贴纸仓储设备上,能够提高其管理效率。新型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体现了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为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仓库管理;编码系统;智能仓储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制造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在不断进行生产销售。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激增,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仓储管理的压力。目前人工仓储管理的效率较为底下,在管理过程中浪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制造,不利于制造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仓储管理优化中编码系统进行分析,以便开发出新型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一、仓储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部分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在仓库内部存在较多的企业物资、原材料和产品等。它们的规格形状各式各样,需要管理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此外,物资在出库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能够有效提高出库效率。例如仓库内的物品过多无法快速找寻出库物资的具体位置,不利于提升出库效率,浪费了大量时间,从根本上使得仓储管理低下[1]。现如今,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发展,通过网络技术能够随时获取仓库内的物资具体位置,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仓库。
        通过设计较为全新的仓储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仓库管理的效率,对管理中的入库、信息录入、盘点等一系列操作管理进行了优化,节省了部分时间。此外,通过条形码技术,不需要人工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的效率,优化物资摆放顺序和位置。通过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最终能够完全实现可视化管理,促使仓储管理有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一)原系统存在问题
        仓储内部的物资相对较多,种类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原材料、没有完全加工的半成品、成品等。人工对仓库进行管理,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在仓储管理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入库设备验收问题
        部分企业需要生产大型设备,而大型设备的生产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本的数量、种类相对较多。由于仓库的面积较为固定,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入库时不能妥善归纳整理集中放置,因此只能将其分别放置在仓库内部的各个区域。仓库内部会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而大型设备的生产周期较长,若材料放置时间较久,仓库内部管理较为混乱,极有可能无法判断材料的所属关系,不利于设备的管理,降低了整体的服务质量。
        2.在库设备查找问题
        设备在入库后还要经过一系列较为繁琐的操作流程。首先需要进行物资盘点,目的是定期或临时了解库存物资的实际状况,并对其进行清查、清点。还要经过配盘发放等一系列管理流程。由于仓库的内部空间较小,管理人员为了节约时间和工作强度,在设备出库时,会将剩余的物资整理集中,而移库会破坏物资原有的摆放,如果没有重新对其位置进行记录,在一段时间后管理人员无法找寻需要的设备,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断了企业生产规划。
        3.在库成套件设备管理问题
        部分设备规模体积相对较大,无法快速有效将其运送出库。因此,为了提升出库效率,在出库作业时,工作人员通常会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子件分别运送出库。在运送过程中没有经过详尽的规划编码,导致设备和子件不能及时对应组装,在一定程度上使仓储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4.业务信息共享问题
        依靠人工对仓库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只能通过管理人员的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较大的失误,不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使得入库的质量和效率较低。此外,设备在仓库内部的位置需要管理人员单独进行记忆,而人脑的记忆较为有限,可能会出现遗忘现象。况且,当管理人员临时有事,没有在岗,没有其他的替代人员对仓库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处于停滞瘫痪状态。
(二)新系统达到的目标
        为了能够提高仓储管理效率,解决原有人工管理的缺点,需要开发出一套较为全面的仓库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能够自动对仓库内部数据进行记录管理,尽可能减少人工操作,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真正实现仓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网络架构设计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仓库的智能化管理。由于外部互联网较为开放,而企业内部存在部分较为机密隐私的数据,使用外部网络可能会造成企业机密隐私泄露,对企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采用局域网,能够有效规避数据安全性较差容易泄露问题出现。
        该系统的数据服务器和IWMS服务器连接至核心交换机上,通过核心交换机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功能,将其通过路由器分别连接至收货区、原材料库存区和产线中,采用无线局域网络与PC机连接,能够有效实现仓库管理的智能化。此外,该网络的稳定性相对较高,若出现故障时易于维护,因此可以广泛应用在企业仓库管理中[2]。
(二)应用架构设计
        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为交互层,它是系统中优先级较高的层。用户的请求指令通过系统能够传递到交互层中,交互层能够对其进行解析访问,将信息处理完毕后传送回用户。第二层为业务逻辑层,其中的内部结构相对较多,包括系统管理、仓库管理、收货入库、物料管理、AGV配送和产线作业六个模块。它是整个系统结构中的核心层,能够逐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第三层为数据访问层,在其中有着较多的数据库,它的优先级相对较低,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底端部分。其中MySQL能够有效存储系统中产生的数据,并进行备份。
(三)数据库详细设计
        1.条码设计
        条码中包含着较多的数据信息,将其粘贴至设备材料上,能够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其中条码设备包装由两部分所组成,即外层信息条码和内层信息条码,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外层条码包含着设备的名称、箱号、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规格等,此外,还需要将设备入库的具体时间记录在外层条码上,它的表现形式为一串数字,数字的组成为入库日期加流水号组成[3]。内层信息条码中包含着验货信息等其它数据,通过内层信息条码,能够准确得知设备包装箱层数。为了能够更好的找到设备的位置,在设备上可以贴放位置条码,通过扫描位置条码能够有效识别设备在仓库存放的具体位置。位置区号的表现形式为:区号-层号-跨号的位置规则。
        2.树型设备编码
        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出库较为频繁,在每次出库后管理人员会进行集中整理,使得剩余设备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不利于仓储管理透明化。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可以采用树型设备编码,能够有效的将设备和条码进行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仓储管理效率,节省了出库时间。可以采用设备包装箱关系,通过物料清单能够实现可视化仓储管理和设备结构树。在其中加入包装条码便于设备出入库。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将仓储管理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效率,对制造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本文对仓储管理优化中编码系统运用进行分析,对仓储管理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使我国的经济提升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飞,孙延明,赖朝安.新时代工业4.0背景下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策略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广东经济,2019(03):72-81.
[2]李定川.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市场战略发展分析[J].智慧工厂,2019(01):55-58.
[3]甘咚宁.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现状与行业发展的思考[J].物流工程 与管理,2020,40(03):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