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武艳光
[导读] 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

4105221986071***3X  武艳光

摘要: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从创新思维训练到学科基础创新,再到专业创新,最后到综合创新,通过四年不断线的全方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综合素养,为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方案,推动应用型高校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创业;应用型高校;探索研究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我国工业实现电气化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在工业、电力、能源、先进制造和智能自动化等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面宽、适应性强,毕业后从事工作领域非常广,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的概念及内涵
        在电气工程中,通常以计算机编程为主要技术支持,对电子、电气信息进行接收识别反应,在计算中心处理后进行相应的动作,确保动作和信息判断的准确性。自动化信息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思考模式,承担人类难以完成的高危作业,可有效排除电气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气工作危险性。自动化降低不必要的经济和资源损耗,提高电气系统自动化和自动化信息技术水平,优化工程作业流程,借助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自身的报警装置,及时预警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高效处理系统的运行故障,提升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经济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很多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都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引进了相关的教育理念,但实际应用并不是那么合理,最终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一般来说,课程需要按照一定的类别来设置,基本上是专业及相关理论保持一致,并不涉及别的学科或专业知识。这种课程体系中更多的是静态课程,不利于学生自学及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达到课程开展的要求及标准,达不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革和创新,以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3互联网时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制定合理课程体系,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相对有限,因此,教师要根据其认知结构的相关理论设计课程内容。认知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真正明确学生所需,构建有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发展的相关课程体系。


为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之间的相互统一和相互结合,构建相对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构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更高层次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习得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课程,详细解读课程内容,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3.2培养目标改革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知识需要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通过自学来补充、完善,因此,在大学期间学会自主学习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充分掌握的基本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重大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对教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潜力无法发挥,内在驱动力不足,需要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否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内容需要由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给学生必要指导,给定相关问题验证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对于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对于部分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分析解决。
        3.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技术在生产作业中逐渐代替了原本机电控制装置的地位。在调整电力生产上,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有着至关重要的特点,能够完成电气系统的平稳运转。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不但可以实现供电系统自主切换的需求,还可以很好地保证供电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转。随着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技术还有别的有关专业技术的大量使用,电气工程还有其自动化高效管控的目标肯定会成为现实。
        3.4产品开发应用
        电气产品的研发,需要研发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能力。其可以根据理论结合实践进行研发设计。在电气工程产品的现实设计时,专业人员大多依据个人经验对产品展开研发,之后监测新品能力,其检测结果是新品能不能进行到下一个步骤之中的重要根据。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仔细分析专业衡量评价指标,认真建设专业内涵质量,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能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竞争力。借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专业特色,突出科技创新与团队协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依据社会需求,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使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体系结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发展后劲与社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程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20(20):144-145.
[2]姜丽梅.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电子世界,2020(14):56-57.
[3]陆向东,向荣华.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科技风,2020(21):7.
[4]王瑛琦,高则夏.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船舶机械设备中的运用价值.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7):39-40.
[5]杨涵.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电子世界,2019(20):14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