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于艳茹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于艳茹
[导读]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融汇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样技术的新型技术方法,并在现代科技的创新推动之下实现技术改造和升级,给机械生产制造提供更大的便利,有效冲破传统制造生产当中的瓶颈。

1306331987101***27  于艳茹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融汇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样技术的新型技术方法,并在现代科技的创新推动之下实现技术改造和升级,给机械生产制造提供更大的便利,有效冲破传统制造生产当中的瓶颈。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工业生产行业获得了长效发展,也提高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力求最大化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达成智能制造目标当中的优势作用,拓展机械设备的功能,节约生产制造的成本,提高综合生产效率。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
        引言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工业制造已经从自动化开始向智能化转型。人类即将迎来工业4.0,实现自动化制造向完全的远程控制转型。工业4.0这项原本被德国定为未来十大项目之一的战略,随着智能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很快在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的工业行业中掀起了一番波澜,对人类第四次的工业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机电一体化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已然成为未来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对一个国家工业的进步和国力的强盛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机电一体化中智能制造的优势
        1.1交换优势
        对于智能制造系统而言,信息处理的可靠来源即为数据信号,其能够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高速处理,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对智能制造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的根本目的。不仅如此,一旦不具备足够的信息信号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支撑,则机电一体化也无法实现正常运转,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系统信息处理的精准性也会受到影响。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科学利用送音器,有助于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更为准确的信号供应,同时进一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1.2模型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具有十分良好的模型优势,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整体智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其提供更为持续稳定的技术支持。与传统控制系统不同,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更高、结构更为明确以及应用范围更广等。目前,我国智能制造系统在技术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其在模型上也获得了很大突破,通过模型和技术两方面的不断突破,推动智能制造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
        2机电一体化的运用价值
        该技术是将机械技术同微电子技术融合起来形成的新型技术手段,它不但包含了这两种技术的特点,还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使其朝着智能方向发展,在进行智能制造时,就全面引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该技术也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该技术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多的,把它运用在工业生产中,有利于提升工业生产的针对性,并使其快速地、准确地做好任务。但是在运用该技术时,取得明显效果的则是智能制造行业,基于该技术的使用,人们能够借助计算机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开展模拟实验,不但能极大地降低对人力及物力的使用,还可以提升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其次,该技术的核心主要是信息技术,并由其进行主导,但是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对智能制造而言,它不但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可以同别的技术进行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科学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但可以帮助智能制造的发展,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奠定技术基础,还可以推动我国工业更好的发展,使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策略
        3.1传感技术运用
        伴随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当下的生产活动对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现如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企业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快了智能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结合度,使得二者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创新空间。在促进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的进程中,传感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可以通过优势作用的发挥可以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获得更为理想的综合效益。传感技术的显著特征就是灵敏度高和精准性强,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外部信号,对于机械设备的影响概率,也因此大大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进步。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当下的智能制造当中,可以大大提高创新活力,助推生产改革。传统的传感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所以在推广这一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构建传感器网络系统,建立信息间的有效传输。
        3.2数控技术运用
        机械制造在国家经济事业的长足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影响力还在进一步发展当中而不断扩大,同时还在国家的工农业建设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角度进行分析,数控生产领域是最早推广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领域,同时数控生产活动对于智能控制系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也因此增加了技术运用和改进的需要。在数控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完成对生产环节的有效管控,也可以通过对数据模拟、信息处理等技术进行使用来确保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在当前的机床生产实践活动中,数控技术就可以在模糊智能控制以及在线诊断的支持之下对机床生产工作进行引导,确保各项设备生产活动的精准度。另外数控技术还可依托计算机软件构建三维动态画面,为三维操作目标的达成创造优良条件,也让生产流程更为真实,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立体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质量。
        3.3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的终极阶段,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终极目标。人工智能技术是新工业革命的依托,也是工业制造竞争力的核心表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制造系统的柔性、信息量、自动化程度,使得机械制造系统能够模拟专家的智能分析、判断、构思与决策,从而自动适应机械系统的制造与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具有自适应系统及外部环境的能力。其中智能控制器起到关键作用。智能控制器由自动感知信息与处理、数据库、规划与控制决策、认知学习、控制知识库、评价机构组成。控制器除能控制系统本身外,还可以控制传感器、执行器及其他被控对象,以防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运行造成干扰。控制器在控制理论基础上模拟智能,实现对制造系统的智能控制。
        4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各项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整体的智能制造水平必会持续提升,因此未来人工智能、人机一体化以及超柔性及其组织将成为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利用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利用计算机将人类的智能活动进行模拟,从而代替人们部分的脑力劳动;就人机一体化而言,其是智能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容易在短期内实现,能够对人有更好的辅助作用,最终实现人和智能机器之间相互协作、平等共事;就超柔性及其组织而言,随着智能制造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将最终具备接近生物的特征,此时的智能制造系统即类似于人类专家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结束语
        随着当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率逐渐提升,传统制造生产模式已逐渐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更推动了智能制造快速实现多样化的生产形式。经济高速发展是必然的发展结果,更是综合性的科技技术体现,在生产和发展历程中会融合诸多新型科技技术,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当中的应用也促进了综合集成,快速完成整体优化,从而加快了产业改革,并且在快速革新和推进中为生产企业谋求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青.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7):187-188.
[2]韦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解析[J].电子世界,2021(04):22-23.
[3]王永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21,52(04):167-168.
[4]黄小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21,52(0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