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智慧工地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谭文协
[导读]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越来越复杂,工程管理工作迎来巨大挑战。目前,工程施工中的最大问题仍是质量安全监督,智慧工地系统能很好地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保障施工的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主要结构功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南宁市武鸣区建设工程质量技术服务中心  谭文协  广西南宁   530100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越来越复杂,工程管理工作迎来巨大挑战。目前,工程施工中的最大问题仍是质量安全监督,智慧工地系统能很好地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保障施工的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主要结构功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工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逐渐呈现出规模体量大型化、构造功能多样化、工艺流程复杂化、现场管理精细化等特点。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现场管理混乱、安全事故多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不再适应建筑领域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管理,杜绝各种违规操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成为摆在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智慧工地的概念
        所谓的智慧工地其实主要指的是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工作的实际操作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行信息共享平台、智能决策平台以及安全监控平台的建立,进而有效确保预警机制、后期维护以及实施监督等工作的有效实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确认、建设以及劳务派遣等工作,确保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实际应用智慧工地系统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下列几个层面来完成的。(1)应用层。作为智慧工地系统的核心部门,主要是优化各环节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有效应用。(2)终端层。全方面地对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有效应用,可以使施工现场的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手机摄像头使信息采集工作得以完成。(3)平台层。在实际计算数据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来进行的,能够更好地支撑各平台的运行,为信息间的交互提供了便利。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种项目规模大、数据量多的行业,有着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复杂性高的特点,在实际的管理中所参与的人员数量非常多,地域覆盖范围大,耗时比较长,受影响因素多。在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记录施工的情况及进度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果采取传统方式会导致效率降低。当前,仍然有多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数据采集由人工来完成,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从业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经验,在缺少实时信息互动的情况下,会造成材料浪费及效率降低的问题,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成本等产生影响。另外,受到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收集的信息容易产生误差,导致施工决策失误,带来较大的施工损失。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使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扩大,难度也有所提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目前的管理还达不到实际要求,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查会使监督工作效果减弱,难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监督比较被动,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监理工作一般转化为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实际工作效率比较低。
        3智慧工地建设措施
        3.1科学的规划设计
        不同工地的现场环境、经济条件、建筑形式、参建方技术水平等存在巨大的差异,智慧工地的建设要避免同一实施方案在不同工地上的简单重复。要结合工地的实际条件,在早期做好规划,注重技术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3.2安全管理、施工进度和质量监控
        构建智慧工地应以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为核心。首先,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系统在安装时可以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例如,在大型车辆经常进出的地方、塔吊起重机工作的地方和脚手架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安装智能拍摄系统,对事故频发地进行有效监控,保证施工的安全。其次,智慧工地还可用于施工进度方面,利用BIM系统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方案,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将施工进度发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监测实际的施工进度,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最后,智慧工地系统的质量监控功能对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使用系统进行质量监管可以监测出整个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3.3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智慧化管理
        当前,施工人员在现场管理中,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人员管理水平,还可加强对安全的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登记,将登记的信息在电脑中分类、整理,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找信息,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利用开发、处理大数据平台来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到在各项施工阶段中发生的倒班、工种及工作日信息,使负责人对施工队伍费率及人员的调配有全面的了解。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可查询到加班及危险作业等情况下的数据,将查询得到的结果传输到终端,并且进行自动报警,联动其他的通知方式,避免工作人员产生疲劳工作的情况从而导致安全问题,为施工的安全带来保障,还可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3.4远程监控
现阶段,在施工现场当中远程监控设施的应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方式。通常会在施工现场的项目指挥部当中设立监控室,然后将摄像头装到现场一些重要施工环节以及四周环境当中,如此以来,现场人员在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解时就方便了很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智慧工地当中的远程监控不仅仅局限于现场监控,还要利用云平台、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将施工、建设以及监理单位进行有效整合,让每一个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能够对现场实际情况做到实时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沟通,真正的实现工程项目透明化建设。
        3.5?智能穿戴设备防护系统
        技术手段的完善在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方面也有所体现,包含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安全帽等防护用具。其中,智能安全帽应用前景较好,每个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应当佩戴安全帽。传统安全帽主要具备减震与较高硬度,达到头部防护的目的;而智能安全帽系统主要包含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语音通信技术等,能提高穿戴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除了可以和传统安全帽一样防护高空坠落物体的伤害,还能采集并处理来自施工人员的作业信息。当施工人员处在工地危险源附近时,就会启动内置预警系统,发送警告信息,管理人员也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施工人员,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工地系统可以监测塔吊、升降机、深挖坑和高支模等施工情况,能够极大地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还可以计划并调整施工进度,管理人员劳务和任务,实现材料机械管理、绿色施工监控、智能环境监控和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工地系统可以为工程带来多方面的效益,因此应加大力度建设智慧工地,将智慧工地应用到更多的工程施工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飞,张勇,姚海建.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36):127-128.
[2]肖小庆,陈胜德.“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0):124-125.
[3]王玉霞,姜文俊,于广.智慧工地系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湖南电力,2019(4):72-75.
作者简介:谭文协(1982-),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及技术指导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