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刘功波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刘功波        
        4304811994****2594
        [内容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很多施工单位在这个方面都加大了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人们的通行提供便捷、安全的条件。就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作业的开展来说,需要致力于提高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水平,其中成本管控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要求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管理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控
        利润的产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建设发展的核心,也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在落实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作业时,就需要以成本管控作为核心,在提高企业经济水平的同时产生较高的民生效益。管理人员在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行成本管控时,就需要掌握工程建设施工动态情况,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实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管理时,会受到施工工期、方案及现场管理水平的影响,所以管理人员要以这三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提高施工成本管理综合效用。施工单位需要在确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期之后才能够落实施工阶段的相关工作内容,而施工成本与工期之间相互制约,并且存在一定的关联,当工程施工工期过长或者过短时,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在缩短工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就需要赶工,为了不给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造成影响,就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财力,增加工程直接费用。在工期延长的情况下,则需要增加施工固定费用导致成本增加,所以在工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就会受到影响。管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优化项目建设施工效果,科学按照施工方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可以避免现场施工混乱,甚至可以有效节约施工成本,达到降低市政道路施工成本的目的。尤其是在现场流水施工中,按照施工方案完成每一项操作可以合理利用所有施工空间,在不增加施工资源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本管控效果,当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水平较低时,难以确保各项施工材料及设备等资源的合理应用,容易产生浪费资源的现象,造成成本增加问题。如果施工管理人员能够以高水平管理为现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的保障, 就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还可以避免施工人员产生敷衍了事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项目建设施工有序性,将施工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关于成本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成本控制意识不足。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落实具体的操作时,缺乏严谨的成本控制意识,导致工程项目综合建设施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过于注重施工质量和工期,在施工阶段开展相关操作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最终的施工费用超出预算。
第二,成本控制方法不合理。很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式都不符合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要求,并且很多工作在实践当中流于形式,没有科学按照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完成相应的任务,无法达到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基础要求。
第三,材料和机械控制不到位。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成本占据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总体成本的75%左右,很多施工单位缺乏规范化的材料、机械设备成本控制体系,难以对其费用进行合理控制。特别是在材料、机械设备的市场价格上涨时,成本管理人员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给施工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增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强材料、机械成本控制
        在控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时,首先需要加大材料、机械的成本控制力度,控制这个方面的资金花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效益的产生提供根本保障。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运输、使用、储存等进行科学管理,就施工阶段中的成本控制来说,管理人员能够以动态管理的方式优化综合管理效果,特,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按照定额要求发放施工材料,特别是对于水泥和钢材等重要材料,要经过核查、确认之后才能够发放到施工人员手中。在控制机械设备的成本时,则要按照机械设备日常保养和检修制度对其性能进行完善,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率,避免发生机械事故。
2、优化人工成本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需要由大量工作人员参与完成,在施工阶段耗费的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管理人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优化人工成本控制方式和效果,致力于降低人工成本,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在确保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可以达到施工要求之后再组织其开展实践操作。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流程特点和人员分配要求优化人员配置,落实动态管理,促使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体现自身的专业职能。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让其结合成本管理要求控制施工资源的应用形式,促进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完善。
3、落实责任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让工作人员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成本管理的目标落实每一项操作,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可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让其制定及发布成本控制目标,同时对目标进行分解,将每一项工作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让其可以按照自身的责任范围完成每一项施工任务。责任成本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风险,实现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管理,实现增收节支,同时达到责权利相结合的目的。施工管理人员都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以目标管理方法为主,确保项目建设施工作业能够按期完成,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综合效益的产生提供科学的保障。
4、重视施工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成本管控的要点,其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成本利用进行约束,对于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规范性有较大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开展每一项操作时,成本管理人员都需要重视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合同要求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合理利用,还要以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对合同内容进行科学调整,一经确认不能随意更改,自合同生效直至失效都需要坚持以合同内容作为基准,提高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实效性。
5、全过程预算管理
全过程预算管理是成本管控的重点,每个企业可以按照相应的工程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表格或者系统,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已完工程、未完工程成本数据;从人、材、机、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管理费等方面制定月初目标预算,月中执行、月末收集总结,及时纠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项工作的时间周期,做到施工全过程预算管理,做到施工阶段成本管控实施落地。
四、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要求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加以重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体现相应的职能。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施工单位的经营状况,在施工阶段以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方法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杰.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J].门窗,2019(05):194-195
[2]张建萍,孙 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63-67
[3]史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72
[4]张建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8(07):117
[5]支前程.论如何落实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220
[6]张富红.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成本管理方式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