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  刘冀
[导读] 本文在明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重要性的同时,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针对实践中暴露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刘冀
        广西中信恒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对于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来说,设计永远是最基础的工作,而一个好的建设项目设计,同样是工程造价计价、控制工作的开始,只有从设计上开始这项工作,才能够确保工程的建设成本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障施工工期。因此,本文在明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重要性的同时,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针对实践中暴露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工程建设;设计;工程造价
        一、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来说,设计永远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对任何工程建设实践提供指导的关键,只有清晰、科学的工程设计才能让施工队伍明确建设方向。通过分析许多实际项目实践后,许多学者与业内人士都认为,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是一项并不昂贵的必要支出[1],尤其是相对于通过工程造价以及后续控制工作能够节省的建设成本来说,这项工作的作用就更为关键,是企业扩大自身利润空间、减少工程资金风险的关键。
        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工程造价的计价虽然可以在理论上达成最优解,但在实践中却往往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实践必然会在开工后遭遇复杂因素影响,不得不修改施工方案或设计方案,导致项目成本增加[2]。因此,在建设项目设计时,就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因素以及影响进行预判研究,从而通过应急预案实现造价成本控制。比如在施工开始前,先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环境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合理调整;又比如在图纸设计完成后,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也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与设计方案的变更。可见,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开展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能够有效确保工期顺利、控制施工成本。
        二、工程造价控制因素分析
        (一)投资者的影响
        通过回顾近年来各地的见着项目施工实践,不难发现导致成本升高、预算超支的诸多原因当中,投资者是最突出的一个因素[3],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因建材准备不足或基础资料过于粗糙,就会导致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实践过程中出现较大变更,从而提升了工程支出。不仅如此,在实践当中,建设项目设计的部分内容是根据施工工期决定的,如果投资者在没有经过设计方同意的情况下自行要求施工方缩短工期,就会导致工程成本远高于设计中的计价。
        (二)方案设计阶段
        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案的稳定性上,如果施工能够尽量遵循原本的项目设计方案,那么就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而过多的方案变更,也会导致建筑材料消耗、施工队伍工时超出造价,让业主不得不进行额外投资。
        (三)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
        如上文所述,虽然建设项目设计对后续施工有着深刻影响,不过如果能够始终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施工方案来落实建设,那么工程的整体造价也不会上升。不过,许多施工方在实践中往往不能严格遵循项目方出具的图纸、施工方案,而是单方面选择其他方式进行施工,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远超预期。虽然建设项目中设计阶段的成本并不高,但设计本身却与后续几乎所有的施工成本都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建设项目的设计对工程造价与计价有着深远影响,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三、工程造价整体控制原则
        (一)规范工程建设施工标准
        在回顾建设项目的施工实践时不难发现,如果施工能够尽量遵循原本的项目设计方案、以设计方案中的施工方法规范、图纸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就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4]。

但若是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让施工方有机会擅自变更施工方法与技术标准,就有可能会让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所以,在建设设计明确了标准施工方案后,施工方就应该完全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任何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标准、方案变更,都应申请业主同意后、由设计方进行调整,最后才能在施工中付诸实践[5]。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造价优势
        在建设项目设计通过图纸明确之后,就应该对整体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在科学合理的造价水平上完成施工,减少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必要成本,最终实现通过设计来完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目标。
        (三)构建施工造价控制责任制
        为了有效确保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能够在施工中有效落实,就应该构建施工造价控制责任制。具体来说,若是施工方不能够根据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建设,或是在没有经过业主许可、施工方调整的情况下自行更改施工标准、施工方法,就需要为后续超出设计方案中工程造价的成本全权负责。通过这一制度,能够让施工方做好施工自我管理、合理使用建材并满足施工标准,从而规避造价超值风险。
        四、设计阶段的计价控制措施
        (一)引入限额设计方法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限额设计法来控制工程造价。这一设计方法在近年来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计价控制: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施工特点以及投资额作为基础,设计一个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限额总值,从而确保在后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当中,都能够对工程造价精打细算,尽可能在实现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限额总值当中。若是在施工实践中发现成本已经超过控制临界点,就应该重新对工程进行计价设计。
        (二)做好设计变更管理
        尽管设计变更是每一个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最不愿发生的情况,但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建设项目都会出现需要变更设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设计单位应该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需求进行管理,即便在完成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出具设计图纸之后,仍应该派遣专业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观察设计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实现对项目设计的追踪管理,并构建一个可以实时调整项目工程成本计价与控制的管理系统,确保在不可抗力因素作用后,建设项目即便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也可以继续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
        (三)做好项目整体设计
        设计水平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能力。所以,在项目选址完成、出具设计任务书后,设计方就成为了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关键。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应该通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步骤完成设计,而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建设项目,为了确保项目的有效推进、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利益,还需要加入整体规划设计阶段。所以,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以及控制,需要全面覆盖上述每一个设计环节,时刻考虑到建设项目的整体需要,并定期做好设计单位与造价控制单位的沟通交流,相互配合完成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世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J].门窗,2018(03):146.
        [2] 陈艳.关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60.
        [3] 梁少红.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110-111.
        [4] 孟鸿彬,黄奕.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意义及措施[J].新疆有色金属,2005(03):50-51.
        [5] 严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福建建筑,2019(09):11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