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营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作为维持我国城市生态平衡的基准点,现代风景园林必须保证自身的设计性能及其有效的生态学基础,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现就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探析展开讨论,阐述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学应用、原则、理念及方法。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生态原则;应用探析
1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能有效增强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成为城市建设工程的重点目标。在城市生态及绿色城市的整体构建流程中,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效果,作为其基本基础,生态学可以保证生物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完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生态学可以基于物种自身的生理特性及其生活习惯与周围环境实现有机共融。对生物的整体生活环境而言,其生存的生理特性需要一定的有效空间帮助其进行全面成长。此外,也必须对其进行基本食物能量的供给,以便其在后续的进化中可以形成对周围环境某项物理条件的独特需求。运用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将有效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实现全面增强,减轻环境及资源的自有压力,实现全面提升。在后续的建设流程中,综合调控自身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与我国居民自身的生存及发展产生密切关联。
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应用理念
2.1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平衡理论在生态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可以有效协调生态环境的稳定,以保证生态系统达成最佳的整体效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生态平衡理论,可合理应用生态学,从多角度实现全面出发。根据当地的绿地结构及园林区域,实现有效协调,以立足城市未来发展为基准规划,将其融入城市成长建设的环节中。在相关理论中,以“海绵城市”理论为例。“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化及生态平衡的自有原则,使用当地的自然植被,与人工园林有机结合,保证雨水在城市区域中实现渗透及自净化,以保证对雨水资源重复利用,在节省水资源同时,实现生态保护。
2.2互惠共生理论在”互惠共生”理论中,其理论宗旨指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物种之间也存在有效共生。在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种良性的生存关系,互惠共生可以实现物种的进化及生长,可在后续调整中推动双方的全面生存,完成有效共识。在“互惠共生”理论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演示。例如,将山茶花、茶梅等植物和山苍子放在一起,可以全面减少“霉污病”的产生。此外,接骨木的分泌物也能够促进云杉根的有效生长。因此,在现代园林风景设计中,可充分利用共生理论,达成特定风景的构建,但需要注意的是,互惠共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负面影响。在设计中,必须掌握良好的共互惠共生理论,拥有广泛的学习基础,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发展生态平衡。
2.3生物多样理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区域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呈扩大趋势。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由于人类不正当的开采及捕猎,导致物种灭绝,生态资源日益减少,整体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必须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确保不同物种之间的搭配及保护,全面构建有效的生态系统。实现多物种的有机共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有可靠性。
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应用准则
3.1因地制宜原则
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必须全面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保证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效性。宏观观察我国目前的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可知其最大问题为“一致性”。在设计过程中,未能综合考量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设计结果中,出现一定的架空性,无法与各地区的风俗、文化、经济等实现全面吻合。在后续的设计流程中,必须合理、科学地规划现代风景园林区,在保留当地特点的生态基础上,全面激发园林工程的自有功能,完成二者的有效应用,结合生态学理念,为我国居民提供更优美的城市环境。
3.2美观实用原则
首先,全面落实风景园林对其自身的美观性原则,以保证在进行规划流程中可实现其自身的美感。充分加强我国群众对生态园林的认知性及知识性,实现全面应用。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在美观基础上融入生态学理念,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带来清新空气,保证各项设计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4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应用方法
4.1利用地方乡土资源
在建设流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在各地乡土植物生长中,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对某些特定环境已然具备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以此类植物为基准,实现有效搭建。乡土植物最佳优点便是其可以完美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与其他植物群体及生物群体保持良好的共生关系。此外,乡土植物的成活率高,维护支出较少,可以有效帮助相关场地环境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养护,降低后续的维护管理,全面实现“绿色规划”的基准目标。
4.2尊重自然演进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基于生态调控原则实现有效的增进,尊重自然演进。生态物种的进化及其调控原理的基准核心为循环再生,因此,在后续调控中,必须倡导相关能源及物质的有效结合。利用循环机制,使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呈现高度的融合性,综合有效地保证后续全面调整。目前,在场所设计流程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定因素的场所特征,以便维护整体场所的健康。此外,也可以根据地形完成自然演进,尊重其进化价值,在现有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运用自然演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投资成本,避免后续在调整流程中过于追求形式美感,导致生态系统产生后续的不必要损失。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可为我国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建设达到综合要求,实现全面进化。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多角度、全方面进行有效分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化设计方案,保证整体平衡,为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传文,凡华霞.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3).
[2]赵朝旭.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1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