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新疆克拉玛依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4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境内河流众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但堤防防渗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目前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0引言
这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也进一步的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但目前堤防防渗问题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因此就需要对我国目前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1堤防防渗技术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堤防防渗技术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时间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该项技术的研究上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工程堤防防渗方面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逐渐完善我国的防渗技术,并应用于我国水利工程当中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目前我国堤防防渗施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这主要是由于在材料采购阶段因个人利益,采购了不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从而造成水利工程完工后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因此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应采用透明公开的方式进行招标,从而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标准;二是防渗透手段过于单一,由于我国在防渗透方面技术水平不足并缺少相关经验,这也导致我国现有的防渗透手段过于单一。而水利工程防渗透施工本身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单一的防渗透手段很难满足工程的防水要求,进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三是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存在问题,由于我国水利工程早期比较缺乏防渗工作的经验,直接导致工程建设完成后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同时又由于我国早期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存在压缩成本的行为,水利工程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渗透现象,威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四是水利工程自身的因素,水利工程再建设完成后往往不会出现渗透现象,而是经过多年使用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的耐久力逐渐降低,进而出现了安全隐患,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渗透现象;五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早期缺乏建设经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经验和相关设备,更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这也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并未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了渗透问题。但总体上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的渗透问题不仅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探讨防渗技术存在的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
3堤防防渗技术的优化措施
近几年我国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么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就要更加重视工程的防渗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身技术水平。因此本文对目前的防渗技术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3.1加大研究力度
防渗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防渗技术,就需要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做好数据信息的统计工作,为接下来的防渗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为了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施工企业应提前制定应急方案,以便能够更加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三是提高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让施工人员认识到防渗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尽可能采用多种防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工程渗漏问题的出现。
3.2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涵盖了多个施工部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也能更好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并在今后管理过程中总结经验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因此本文在管理制度完善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由于防渗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施工企业一方面应提高施工人员的招聘标准,保证所招聘的施工人员具备相应资质,另一方面应定期对企业内的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保证施工人员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目的;二是激发施工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并引导施工人员将所学到的专业技术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为以后防渗技术的创新发展积累经验;三是施工企业应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对参加培训人员找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测试,只有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才能投入到防渗施工作业当中。
3.3完善监管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建立并完善监管制度,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遵循行业标准,同时也保证施工企业所选择的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同时有效的监管制度,也能保证日常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并要求施工人员依据规章制度施工。因此完善监管制度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4新型防渗技术的应用
随着防渗技术的发展,传统防渗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因此就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防身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引进新型防渗技术以弥补自身技术水平的不足,本文对目前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防渗技术进行探讨。一是水泥搅拌桩防渗技术,该项技术是利用混凝土与堤防土层相结合,并在堤防中形成完整的土柱结构,土柱之间相互连接既可以形成高质量的防渗墙,又可以提高堤防的防渗性能。该项技术的应用从整体上提高了堤防的稳定性,减少了外部因素对堤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但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应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发挥出该项技术的最大作用。二是帷幕灌浆防渗技术,该项技术是将提前调制好的浆液灌注到土层中的裂缝或岩石中,也可以在原有的土石结构上进行钻孔作业,再灌注浆液形成连续的防水帷幕,从而提高堤防的防渗性能。该项技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较小,同时可灌注的深度较大,可以渗透到地下不透水的岩层当中,对地下水的防渗作业也有较大的帮助,目前该项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未来也将会成为我国水利工程防渗作业的重要解决方案。此外,该项技术在应用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进行勘察,还要在施工现场提前进行灌浆实验,以保证所调制的浆液比例符合工程需求,并达到理想的防渗效果。在工程结束后还应该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目前主要检测的手段是进行压水试验,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补灌,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防渗效果。
4结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但工程竣工后经常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水质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而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很难有效解决我国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因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娜.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20, 000(003):123,135.
[2]许丙星.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环球市场, 2020, 000(007):288.
[3]谢琳琳.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 江西建材, 2020, No.259(08):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