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许晓静
[导读] 合理选择和利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才能提高公路运行稳定性,才能满足国民出行需求以及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许晓静
        13082419901010****

        摘要:合理选择和利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才能提高公路运行稳定性,才能满足国民出行需求以及国家质量标准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分析当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管理,达到优化路桥建设质量,提升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 路基路面存在的问题
        1.1 路基不完整
        作为路桥工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路基路面施工效果决定着我国路桥工程建设整体情况。目前我国路桥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不过在施工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路桥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当前我国部分路基路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存在下沉、裂缝、断裂等问题 。
         1.2 路基路面不平整
        人们日常对路桥施工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路面的平整度。如果在施工阶段能够加强路基压实工作的控制确保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那么可以将后期不均匀沉降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有助于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如果没有充分做好路基路面压实那么容易出现路基稳定性降低、沉降增加等不良问题,影响行车安全和路桥使用寿命。
        2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 路桥路基防护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地层的平整状态,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施加反作用力来保证地层处于平衡状态。路基在使用中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周围环境会对其产生侵蚀,危害路基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路基的使用效果,需要引入路基防护技术,有效解决路基坡面的岩土风化、地表水冲刷等问题,充分保证路基坡面的稳定性,从整体上为路基边坡稳定性提供保障。当前石砌筑是常用的路基防护技术。在路基坡面防护施工中,用混凝土预制块在路堤边坡位置进行砌筑,并且借助带窗孔的连片良好处理路堑边坡。混凝土喷射和挂网防护也是当前路基边坡防护中常用的技术,针对易风化岩石有着良好的防护效果。
        2.2 路桥工程建设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常常会遇到软土地质,如果没有合理处理很容易导致桥头搭板和桥梁伸缩缝处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为了避免沉降造成的路基路面不稳现象出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软土施工方案。当前常用的软土处理技术包括置换法、灌浆法、挤密法等。如果软土地基的厚度在3cm以内可以采用置换方法,用稳定性好、强度大的材料置换软土地质,将地基的稳定性提升。在土层位移问题上,可以充分利用土工格栅技术,避免不均匀应力出现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2.3 路基填筑及路面摊铺技术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桥工程质量的好坏。作为路桥工程中关键部位,路基路面施工关系着整体建设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2.4 搭板设计
        通常按照如下三点要去控制板坯长度。其一,为了避免道路结构受到沉降问题的影响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可以按照1/300至1/200的标准设置过度搭板倾斜角,从而保证在无法及时处理沉降问题时加重垂直坡度。其二,对板坯长度进行合理控制,需要保证板坯能够和另一侧基座相接,从而保证压实土壤或者重合于背面间隙。
        2.5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排水的有效性与公路使用寿命、后期的使用质量安全都有着直接影响,路基整体性能会直接受到含水量问题的影响。


         3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管控
        3.1 清理施工场地
        在开展路基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清理施工现场,将碎石、植物等清理干净,避免随意丢弃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其次,在完成杂物清理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保证材料能够顺利进场和铺设,避免坑洼对后续施工产生不良影响。最后,保护或者移栽施工区域内的植被,防护好施工区域的建筑物,按照规定时间施工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
        3.2 准备施工材料
        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准备施工材料。采购人员要深入研究工程施工进度、所用材料设备等,制定采购计划,和施工管理部门做好沟通,然后开始正式采购。对于采购的物料和设备,要严格检查其质量是否达标、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转,避免劣质材料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中设备停转。质检部门需要通过抽检测定材料的质量情况,对于不达标的材料及时和采购部门和施工管理人员沟通。同时,库管员要做好材料的保存,根据材料特性进行分类保管,尤其是水泥、钢筋等特殊材料,要注意放在干燥的位置保存。管理人员还要记录好材料的领料、退料等情况。
        3.3 对裂缝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设计路桥基层结构时,结构要有足够的稳定性,收缩性要小。质检人员检测质量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在缓凝剂、减水剂等都是控制裂缝时经常采用,添加剂的使用要严格遵守使用标准规范。同时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监督管控,尽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降低发生裂缝的概率。
        3.4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中要重点做好质量控制。首先在填筑路基之前需要通过实验分析原材料的质量,做好其力学性能、物力性能、含水量等各项参数的实验检测,确定各项参数是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路基土的质量受到原料土质、回弹模量的影响。在开始路基施工前需要测试材料的含水量,保证材料的最佳含水量,从而优化后期压实度,实现压实度的合理控制。
        路面施工时同样要加强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路面作为路桥工程中施工的重点,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材料不均匀、施工工艺缺陷、路面沉陷等问题的预防控制。混凝土施工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混凝土厚度和硬度要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标准、实际施工需要进行确定,同时要做好材料配比控制,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反应限度能够达标,从而将路面的抗压性、耐热性、耐损性提高。
         3.5 优化施工工序管理
        合理的施工工序是保证高效完成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保障,如果施工工序错乱那么会对施工建设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施工工序合理,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合理安排各项工序,记录好每道工序施工过程,做好各个项目和工序的质量检查,只有质量达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作业。此外,应当每日召开例会,由各负责人就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应和总结,便于管理人员调整管理措施。其次,施工工序管理力度的强化。在准备阶段就将每个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做好各个工序工作的布置,构建监管制度,激励负责人主动完成工程建设和质量控制。最后,加强技术交底。将全过程施工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等都明确交代给所有施工人员,让每位员工都能够了解各个工序,从而保证有条不紊地开展施工作业。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结果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出行安全。在施工中,应当加强技术管理,提升技术应用水平,推动路桥事业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成栋.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21):265+267.
        [2]李赋俊.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