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郭丽撒
[导读] 随着当代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人们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供电压力持续提升的同时如何有效强化电力系统的供电性能,并做好配置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郭丽撒
        13042919850322****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人们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供电压力持续提升的同时如何有效强化电力系统的供电性能,并做好配置建设显得非常重要。作为电力系统的供电基础环节,电缆敷设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施工管理环节,只有在配电工程建设效益基础上才可以保障电力安全、高效、低损的运输。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综合建设水平,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电缆敷设施;敷设技术;
        电力配电工程在具体电缆敷设期间,因为敷设施工的地点、环境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缺陷,导致施工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对此,需要及时对配电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并基于配电工程施工需求,强化对施工的基础准备工作,明确电缆施工的相关标准,在电缆敷设期间高度重视重点事项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综合水平。
        1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概述
        对于电力配电工程项目而言,电缆敷设主要是指从配电箱走向用电设备或另外一个配电箱的走线方式,涉及到的敷设施工技术并不相同。结合电力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需要及时选择不同的电缆敷设方式,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电缆线路的需求会增加。为了进一步提升供电网络运行效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电缆应用环境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结合时代变化不断更新选择方式,在电缆选择期间需要高度重视电缆电压及电流管理,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电缆敷设方式,按照负荷预测结果明确电缆敷设面积。电缆敷设属于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经常会应用到相关建设技术,电缆敷设属于电力输送电路走线连接方式。在走线方式连接期间,可以及时将电缆敷设应用技术实施到电缆架设当中。普遍情况下,电缆敷设技术在具体施工技术方法方面涉及到隧道、电缆沟埋、走管、直埋以及暗沟多种类型。在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期间,需要基于具体的敷设需求制订详细的敷设技术策略,并在敷设施工中,全面落实电缆敷设的基础工作任务。
        2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施工准备工作
        在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多方面基本准备工作,下面基于几点基本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分析判断:(1)电缆型号。配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明确电缆型号,并全面分析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选定的电缆类型,选定的电缆施工型号期间,需要及时明确电缆的质量,判断其是否可以满足电缆施工的技术要求。
        3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3.1 直埋施工技术
        直埋施工技术属于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手工技术,在直埋电缆期间,需要先明确电缆直埋沟的建设工作,同时判断电缆的敷设沟内部是否存在杂物,如果存在杂物,应当及时清理。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电缆的直埋沟内部拐角的分析,预防拐角位置电缆在敷设期间出现外表损伤表现,导致电缆应用存在隐患。除此之外,电缆在直埋期间,需要在电缆直埋沟当中设置滚轮,保障滚轮带动的基础上,为电缆应用传输提供保障。电缆直埋的滚轮安装距离普遍需要控制在5 m左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滚轮带动效果,提高直埋敷设效果。
        3.2 电缆沟埋施工技术
        电缆沟的敷设施工技术和直埋施工技术方式基本相同,但是在施工中差异性施工技术应用表现在电缆的铠装层安置应用方面。电缆沟在敷设施工期间,需要针对电缆防护措施,应用铠装层与金属支架提供双层防护处理,从而在双向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确保电缆运输安全性。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电缆沟埋的处理工作,不能将电缆沟建设得过浅,规避电缆地下防护管理问题,同时也不能过深,促使电缆架设的节流效果得到保障。
        3.3 架空电缆敷设技术
        在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做好专业化的施工处理。对此,在具体施工中需要需要有专门的施工保障,普遍情况下采用架空电缆施工技术,是为了满足电力运输的空间需求,此时需要在电缆施工期间将电缆的横截面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即35 mm2,从而使电缆的辐射横截面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在施工期间,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辐射横截面,使其满足技术要求,有效地控制施工管理技术措施。在架空电缆的敷设施工中,需要高度重视对曲线半径的控制,使其维持在可波动范围内,从而有效保障电缆敷设安全性与高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电缆架空施工中线路数量,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6根左右35 k V电缆提供能源输送,从而满足电力输送的电力传输需求。
        4 电力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优化策略
        在电力配电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敷设施工综合质量,施工中需要注重各个方面的质量问题。当前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安全问题。电缆敷设施工主要是以地下、高空为主,这一种敷设施工方式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同时地面施工中也可能会因为地质结构的不稳定而导致安全事故。(2)效率问题。效率属于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的基本因素,在具体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较差,导致电缆敷设施工遭受严重约束。(3)操作问题。施工操作中因为人员本身、施工环境和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整个敷设施工隐患较多,整体施工难度较高。对此,提出以下两条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落实多方面施工细节管理
        首先,大电流电力电缆在发生旋涡问题时,电力配电工程电缆的敷设方式非常多,所采用的器材也各有不同,涉及到钢支架、钢质保护管、电缆卡。对于不同材料的敷设,假设出现了闭合回路问题,很容易导致涡流。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在电力电缆卡兹与钢绞线之间应用绝缘层进行隔离处理。其次,电力电缆防潮问题,对于中压、低压电力电缆的故障问题,普遍是以电力电缆接头故障为主,故障的原因在于内部的密封性问题比较差。对此,在施工中需要有意识地强化电力电缆的接头质量,并做好中间接头堵塞的控制问题。最后,需要做好电缆外围保护措施,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期间需要做好专门的保护,外围保护应当采取重要的防护性措施,在电缆内芯周边做好安装保护套,借助保护套实现对隐患的消除。
        4.2 优化勘测与调试技术
        在施工中需要针对性地优化勘测工作,进一步提升电力配电工程的电缆敷设准确性,并在具体施工中尽可能采用各种机械设备,例如电子勘测仪。与此同时,在电缆敷设施工中需要注重施工人员对于电子勘测仪的应用,在电缆敷设施工期间可以应用电子勘测仪获得准确的地质结构,在获得精准信息后及时为电缆敷设、沟槽开挖等提供支持。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基于现场敷设施工技术,并做好专业技术落实好施工管理,在施工准备期间,需要及时明确施工电缆的型号和横截面,做好电缆敷设施工设计工作,并注重敷设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明确应用直埋的方式还是应用电缆沟形式。另外,还需要在敷设期间注重施工技术的需求,做好电缆敷设注意事项,并对电缆敷设的维护管理工作和现场施工中接线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电缆敷设技术与管理措施,从而提升综合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晓辰.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高压电缆敷设安装的施工与管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8):223-224.
        [2]?周凌.配网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分析[J].Building development,2020,4(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