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刘纪宁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完善
        刘纪宁   
        广西建鑫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完善,对住宅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质量取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安全是人们最低需求的基本要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了保证当前的施工质量,应更加重视建筑材料的检测。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需求,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在工程建设中,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要素——建筑材料,对工程建设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工程建设中,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会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劣质建筑材料则会降低建筑质量,甚至会严重威胁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优质建筑材料,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以及整体安全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对于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也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相关人员要想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充分重视,在材料引进之前要做好各项安全监测,同时还要做好后期的管理与存放,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始终处于合格范围当中。
二、进行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一)有效保证施工进度
        在项目开始之前,工程承包企业通常会做市场调研,对当前建材市场的材料生产厂商的信誉、材料质量、性能等进行检测,以此为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了防止在建筑材料的购入中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质检人员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或者大范围检测,以此来降低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的几率,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二)便于新工艺、技术的推广使用
        通过对物料的检测,可以确定物料的内部结构和参数,从而确定原料的分布情况。在引进新材料时,可以通过材料测试了解自己的关键点,使用其他材料,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施工速度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1]
三、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落后的检测机械设备
        目前,许多检测机构仍在使用相对落后的设备。对于传统的检测仪器来说,不能检测新材料,自动化水平也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设备。在建筑材料方面,一般认为是施工的基础,但市场上的材料质量或多或少有被拒收的可能,很多小型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水平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难免令人担忧。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通过功能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2]
(二)检测员较低的技术水平
        影响建筑材料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水平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和施工质量。如果与材料试验相关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不足,将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最终会在实际实验结果中产生一些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
(三)检测取样不符合要求
        建材检验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抽检不符合要求,建材检验要按要求进行。但目前建材样品大多由厂家直接送检,因此抽检原则上不规范,检验结果不准确,结果非常严重,施工方很难掌握材料的综合质量。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一些企业在检验材料时避免更换立柱,对材料的形状检验是一个惊喜,检验人员对抽样的态度也很重要。由于抽样不具代表性,材料质量难以控制。
(四)检测方法不正确
        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和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的差异,应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考虑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即使是同一种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采用不同的工艺,检验方法也应相应改变。比如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水泥,这种材料不仅消耗量大,而且应用范围更广,它可以应用于很多施工环节,而且不同部位的安全强度指标标准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建筑结构所用水泥的强度主要是考虑的,而装饰性建筑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则更多地取决于是否符合标准。

[3]
(五)新材料质量检测水平不高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提供了良好契机,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逐渐被新型材料所代替,新材料的出现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机会,却给材料检测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不熟悉新材料的性质属性,在具体使用上容易进入窘境,如果材料使用不当甚至还会出现安全风险。另外,由于新型材料上市时间有限,配套的检测设施还不全面,这就给新材料的质量检测与评定带来了较大困难。
四、强化建筑材料检测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确定检测项目
        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检测项目应该具有针对性,以此使所有验证参数符合设计标准。例如,在检测外墙和保温材料时,调查人员必须重点关注密度等指标,对于混凝土的检测,应更多地关注其性能方面的强度。此外,还要根据考试目标制定相应的考试计划,使考试有条不紊、有计划地进行。
(二)合理规范取样工作
        在建筑材料的检验中,重点是对被检验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工作是否按标准进行,抽样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行为对材料检验结果的影响。这就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抽样要求,履行职责,确保抽样工作的深入细致,所选样品符合检测要求[3]。另外,不同材料的抽样标准也不同。因此,应根据要求制定取样流程和方法,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和取样应随机进行,特别是当材料样品数量较大时更应保证取样的科学合理。
(三)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
        现阶段,建筑材料种类增长迅速,各方面性能不断提高,一些新材料已逐步进入建筑材料市场,传统的检测仪器已经过时,很难完成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在建筑材料检测中,质检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建筑材料的检测要求,才能为建筑材料的使用质量提供保证。基于此,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多样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并做好后期维修规划方案,以此来确保检测设备的应用有效性。
(四)加强检测人员培养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检测技术和检测过程会对检测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检测质量,以此来降低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具体来说,首先,检测人员在正式开始工作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只有对建筑材料进行了检验,才能进行审计。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提供额外的培训课程,通过专门和系统的资格预审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试验或实践,增强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确保在识别突发事件时,对所有突发事件都进行了适当的考虑。最后,必须为检查员提供职业和道德培训,以灌输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利益诱惑造成侵权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高检测人员的质量,使他们正确对待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工作按规定的顺序进行的安全,提高检测质量。
(五)落实检测监管工作
        对建筑材料的检验监督,确保检验过程科学有序地进行,避免检验过程中的差错和失误。落实建材监督管理:(1)明确监管责任,确保个人真正负起责任,作为约束监管机构行为的手段,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和防止滥用方面严格遵守规定。另外,监理人员必须对材料试验全过程进行监督,如果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试验,找出问题的原因,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方可继续试验,避免人为错误;(2)建立奖惩制度,将绩效工资与一些监管不力的处罚挂钩,反之亦然。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优化建筑材料检测工艺,控制建筑材料质量。作为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建材检测更令人担忧。要不断完善建材检测技术,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人员素质,保证原材料检测的顺利进行,确保原材料质量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探究与对策[C]. //2018年“智慧建造与设计施工”学术论坛(IADC2018)论文集. 2018:3-3.
        [2] 胡玉龙. 建筑材料检测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C]. //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93-94.
        [3]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行业发展报告[C].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暨第八届理事会换届会议论文集. 2011:123-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