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宏毅 潘梅学
浙江华盛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依托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延伸。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展各项工程管理时,引入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环节工作越发顺畅化,同时也通过在各环节凸显该技术的使用价值,有效节省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进而帮助企业提升核心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引入信息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显著加快,毫无疑问,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如今的信息化背景下,要想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尽管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模式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优化,但整体来看取得的实践成效并不显著,要实现对信息化时代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全方位优化和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相关理论。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开展信息化管理的程度低下
基于信息技术具有先进性等诸多优势,使得其在管理领域获得较大范围地运用,然而,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其开展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并非各管理环节均可实现信息化管理,换言之,一些重要环节还需要通过人工来进行操作。而就部分施工单位而言,多倾向于采取固有管理模式,在管理人员、项目施工设备等均进入现场之后才启动管理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如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收集到相应各项信息,并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同一件事情做两遍,甚至做三遍的情况,既没有发挥信息化管理应有的作用,也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甚至会降低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1.2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偏低
尽管计算机软件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应用,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然而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来说,其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没有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上投入太多的资金,这就致使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办公类软件,虽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站在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前沿性、高专业性管理软件的开发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3项目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
推行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操作技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引入的信息化人才并不多,导致软硬件自身优越性无法获得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再者,部分施工单位仍沿袭人工管理模式,引发信息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等无法落实,导致出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仍较低问题。
2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2.1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内容较多,除包括开展项目管理以及选择相应管理模式之外,还需要建立项目管理组织,分解各个管理职能,以及设计各项具体工作流程。就当前而言,整体搭建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综合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尤为重要,基于确保整体质量的需要,应注重融合多种元素并从这个视角进行入手,相对而言进行现场整体监控就极为重要且关键,为此,在搭建信息化平台时,应及时完成整体建设工作。当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若能完成基础数据与编码设计等工作,则能为整体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整个工程后续发展等也极为有益。
2.2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建筑企业也不例外,现代建筑工程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选拔具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成效。所以,企业应把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各类技术培训活动。同时,还要积极邀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到企业内部召开专业知识讲座,并针对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建议。另外,建筑企业还可通过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合作,为高校的建筑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直接留用,这样就能壮大企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能为信息化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2.3加强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
当前,网络空间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企业在网信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安全可靠替代等专项任务落实,探索建立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保障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依据《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相关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坚持网络安全宣传、技术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加强应急响应保障,积极应对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形势,确保不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预防并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及危害,实现网络的安全、可控。
2.4提高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均衡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且南北、东西跨度非常大,这就致使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显然,这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善上述现状,必须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对各个省市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部分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的区域应适当加大信息化开发力度,并在资金、人才方面增加投入,降低各个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差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在信息化发展、质量及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均衡性,为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5强化顶层设计,提高管理质量
信息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企业在网信建设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强调顶层设计、协同共治和利益共享理念,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信息化管理缺乏统筹规划、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信息系统缺少互联互通等问题,结合“十四五”网信规划制定和落实,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充分利用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系统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为企业经营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新型动力;打通信息孤岛,统一基础数据标准,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促进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管理变革。
结束语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在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科学引领下,中国的互联网和信息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变强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和传统时代相比在信息数量、信息传播速度及其共享性等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要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建筑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工程管理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注重对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提升,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做好对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另外,还要尽可能缩小不同地区在信息化管理发展上存在的差距,确保信息化管理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均衡性。
参考文献
[1]曹小菊,郭广峰,张磊.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2).
[2]王国庆.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居舍,2020(11).
[3]夏东瑞.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