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杨其雄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杨其雄
        身份证号码:42010719751003****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并使其得到较为长久的发展,需要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大众多元化、人性化需求的技术。基于此,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my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o innovat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ke it develop for a long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existing resources to create a technology that can meet the diverse and humanized needs of the public.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发展;施工技术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不再满足于过去对衣食住行的需求,社会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便是“住”,即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是优质建筑的重要基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因素会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规划。对土木工程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整体而言,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一直比较传统,并且一些施工技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会限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遇到特殊问题是很难解决,尤其是技术性问题,只有技术提高了,我国土木工程才会不断进步。要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在施工单位中,只有对土木工程技术加以创新,多引进一些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购买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将二者的优点完美地发挥出来,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以提升。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原则
2.1 科学化原则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实践出真知,任何创新工作必须都要“有迹可循”,必须都要来自于实践当中,最终也必将运用在实践当中,并不是提出一个假想理论就是创新,也不是稍有变动但无实际运用就叫创新,必须要将创新工作运用在实践当中,将其转变为切切实实的生产动力,并且能为建筑企业、建筑行业乃至真个社会带来货真价实的优点益处,这样的变动才可称作创新。如果创新工作缺乏科学性,就很容易让创新工作停在表面,经不起任何推敲,换句话来讲,这些年来如果没有科学性的创新,我国建筑工程仍停留在原始的人力运输时代,当下的运输方式对比传统人力运输便是创新,只要能够真正优化工程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源效益等,都可称为创新。当下广泛应用的挖掘技术以及高层升降的运输模式等都源于科学性的创新,而我们要做的便是为创新赋予科学性,将创新工作运用到事件当中,并将创新工作转化为生产原动力。
2.2 全面化原则
        创新工作不仅仅要优化某一环节,应该在在土木工程整体施工环节中都要有所表现,要起到连锁效应,从某一环节影响到之后的环节,创造出更强、更优质的创新效果,通过施工技术的创新,加强施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工作与汇总工作,再结合新兴技术,在最大化的降低施工所需成本造价的同时建造出最为优质的土木工程。


2.3 整体化原则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务必要科学、合理,具有绝对的稳定性,必须要摒弃传统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管理理念及施工技术管理效率,最大化的避免传统施工技术下停滞不前又浪费资源的尴尬局面重复上演,而要在保证土木工程暗示竣工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质量,并且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要明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目的,是要在完成土木工程的基础上推动自身乃至建筑行业的发展,真正为建筑行业起到推动与促进的积极作用。还要保证创新工作稳定如一,不能某个阶段较为稳定而某个阶段不尽人意,必须要从一而终,在整个施工环节中都起到了优质的效果,不断为建筑企业创收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策略
3.1 在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应该在预应力方面开展工作。预应力进行钢防护后,能够包裹材料进行防护,后期投入混凝土也不会有妨碍。施工时启动设备后,就应当实施预应力技术。工作人员应当考虑到,预应力在施工时能表现出的最大限度,根据极限状态下的数据,对于应力进行改进,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时的最大负载情况。以此确保土木工程的零件不会被损坏,后期即便是出现裂缝也不会影响施工进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
3.2 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灌注技术也应当及时创新,根据钻孔技术的要求,企业应当给予技术支持。钻孔技术在关注环节是最基础的一步,要求工作人员提前做好机器清洁,确保设备的清洁度,符合施工条件后才能使用测量工具,经过精准严密的测量,确定钻孔技术。工作人员既要保证钻孔的一致性,还要不定时进行钻孔调试,确保钻孔过程的顺利。如果出现卡孔或坍塌,需要立刻停止施工,根据故障情况分析具体原因,解决设备内部问题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后期使用灌注技术,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需要确保泥浆能够完全填充,一旦发现漏洞,后期补充也要保证其紧密度,确保地基施工质量。
3.3 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创新
        完成前期步骤后会进行深坑基支护操作,企业应当深化这项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前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勘测施工地质,不同的地质实行不同的施工方式。如果环境较差,需要进行钉桩灌注,通过预应力技术提高质量水平。目前城市地下发展复杂,地下铺设线路较多,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记录好地下的管道和光缆铺设。对建筑物地下的岩土和地下水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深层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为深基坑施工做好各种防护。另外,在设计支护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之间的吻合度,设计方案是否与其它施工方案相符,确保深基坑支护能够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3.4 钢筋施工技术的创新要点
        钢筋作为土木工程整体的支撑主体,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没有钢筋,土木工程将无法正常运行,而钢筋施工的技术要点,则源于钢筋埋地数量的严格把控,严格控制钢筋数量,合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钢筋数量,对钢筋埋地数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工作,以此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密切关注钢筋的型号、规格,加强钢筋的管理方式及储存模式,为了避免钢筋出现氧化、腐蚀等问题,应该要尽可能保持储存空间的干燥程度,整体而言,钢筋的创新工作较为容易,但也不可马虎,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储存空间的干燥管理,延长钢筋使用寿命,确保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
3.5 混凝土施工环节的创新要点
        新时代科学进步衍生了不少的新型材料,虽然这些新型材料有着传统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导致这些新型材料并不能得到大面积的普及,因此,当下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仍然是混凝土。要想提高混凝土质量就必须关注到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配比工作不得马虎,必须合计科学合理的计算数据来配比;第二要关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搅拌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材料混合在一起便行了,要想提高混凝土质量就务必要关注这一步骤,利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其三,浇灌工作也需要密切关注,浇灌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如离析现象,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避免小差错对后续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土木工程由许许多多的施工环节组成,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最终都会对土木工程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不同施工环节有着不同的创新目标,我们要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创新,进一步促进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基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林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51-252.
[2]王彬.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门窗,2019(10):75+79.
[3]孙大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