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彤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平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在配电线路的工程建设运作阶段,需全面秉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准则,关注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切实将配电线路品质工作全面做好。并运用相对严谨的工作态度来深入应对配电线路中产生的相关故障问题,将科学化技术作为运作的基础,运用有针对性的举措将问题进行全面解决,为电力供应系统的平稳化运作给予基础的保障。全体电力工程人员都需要深入关注配电线路的品质问题,同时也需要从国家层面增进对配电线路品质问题的探究度,将更多先进性的技术与专项资金投入到其中,对配电线路的建设品质给予基础保障,如此才可为我国电力领域的长期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识别与诊断
引言
电能的供应与经济的发展的存在密切的联系,电力能够为各类高新技术设备提供能源,使其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电网的全覆盖建设,相关的电力资源调度的优化改建也在逐步开展。配电线路作为直接联系用户、传输电力的最直接环节,起到连接着用户和电网的作用。配电线路分布范围广,几乎长期裸露在露天环境中,受环境影响较大,时常造成配电线路故障,导致配电线路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1配电线路故障类型
1.1短路导致电力问题
出现最多的情况是短路故障,对电力运转来说短路故障较难排查,产生的因素不仅仅是极端天气和人为导致,还有大气污染物或酸雨等硫化物的长期腐蚀,以及自然氧化和老化等。虽然电路老化多导致小面积的电力故障,但时间久远后,地区出现多个小面积故障时会使电力维修工作增加。再加上短路排查需要细致寻找,以及部分线路更换,将导致难度增加,如不能提前进行配电线路运检就会使短路处理时间消耗巨大。
1.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作为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严重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根据当前具体实际情况,造成电路接地故障原因包括三个。具体主要体现在:(1)外力破坏:例如冰雪覆盖、线路遭到雷击、大风导致树木压塌配电线路。(2)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接地故障。例如,配电线路质量未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规定,绝缘子、变压器长时期运行,容易出现断裂及老化等问题,从而造成接地故障。(3)人为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不规范,给线路造成损伤。鉴于此,为了降低故障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配电线路的绝缘故障所造成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3雷击故障
雷电故障是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之一,它的出现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雷击故障主要发生于夏季雷雨季节、空旷地区或山区,云层中电荷聚集过多产生的放电现象,云层中携带的电荷属性与地面是异性,因此互相吸引,这也是造成雷击的主要原因。在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传输电流,这就会使线路表面出现辐射场,个别导线、设备尖锐处在空旷地带往往会更加容易吸引雷电。当发生雷击现象的情况下,将会造成线路、设备损毁,甚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周围设备着火燃烧,严重影响区域内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
2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诊断的方式介绍
2.1监测定位
对配电系统中的核心线路以及大概率会出现故障问题的区域,对专业的探测器开展规范化的安置,科学化运用分项探测器对零序电力定位故障区域开展动态化的检测,此种方式便是监测定位。全面运用此种方式可有效实现对电力线路参数的深入化检测,运用电力线路参数的变化对故障所产生的区域开展判定。
同时,运用此种方式监测故障问题也需对监测装置进行标准化的安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技术与成本投入等环节带来了难度,并在今后的维护工作开展中带来极大的阻碍。
2.2被动式定位
此种故障诊断方式核心是运用阻抗法、行波法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被动式的故障区域精准定位,这当中运用阻抗法通常会受到线路承载压力数、路径阻抗等的较大影响,不过却也有成本投入相对较少的优势特征;运用行波法对故障问题开展检测的阶段其精准性相对突出,不过无法第一时间把控故障的精准性。
3电力配电线路故障的应对措施
3.1接地故障应对措施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造成接地故障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讲是因接地保护体系的平衡遭到破坏所致。在当前问题的影响下,导致解决结构的绝缘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造成线路的短接。在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中,需要预先测量需要检测线路的电阻值。在实际的故障排查过程中,在未发现明显断线的前提下,可采用分段试送逐段隔离的方法,缩小故障范围,最终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消缺。当前10kV配网中,站内开关及配电线路分段开关、非界开关已逐步装设单相接地保护告警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设备通过识别零序电流值大小,判别线路负荷侧是否有接地故障,起到警报、跳闸的作用。即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下,该线路段上的警报器会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息或直接跳闸。
3.2做好危险点的检修控制
(1)要做好方案设计。在对配电线路进行大修、技术改造或者小修中,负责人一定要深入现场,明确工作任务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和控制防范措施。(2)做好交待工作。工作前要由工作负责人认真讲解检修方案,尤其是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这样可以保证检修工作人员心中有数。(3)做好检修工作。根据配电线路专业检修点多、面广的特点进行现场巡回监察以及定位监察来保证危险点的控制措施落到实处。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督促检修人员进行控制。(4)认真执行停电和验电规定。在配电检修时,工作人员不能擅自改变接地点或少挂接地线。少挂接地线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临时改变接地点虽然不一定在技术上出现问题,但是反映出在执行工作票制度上不够严谨,长此以往会导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而助长工作人员的随意性。
3.3超负荷故障应对措施
超负荷故障是由配电线路中电流过大所致。其中超负荷故障预防措施目前较为单一,即电流值穿透、热成像法等,通过系统电流峰值、发生时间确定、线路测温确定等方法,能够对线路超负荷位置做到全面了解,为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基础。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对卡脖子的线路采取增加线径、对载流量不足的开关、刀闸采取设备更换的方式开展维修工作。必须意识到线路本身的温度对绝缘层的影响十分重大,要采取措施避免绝缘层电阻值下降后所造成的隐患,与此同时应当注重检修过程中的施工工艺,避免线路接头施工工艺不良引起发热,对后续设备发热情况分析会造成误判。
结语
配电线路品质的保障是配电系统建设运作的关键所在,倘若想要切实保障配电线路运作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则需创建起较为完善的管控与建设方案。在配电线路开展建设运作的阶段,需全面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开展准则,将安全问题始终放在首要位置,对配电线路安全化建设给予保障。只有配电线路品质得到了充分保证,才可更好提升电力能源的运用效率与品质。配电线路运作阶段故障问题时有发生,所以需增进探究此类故障的识别与诊断,同时解析故障问题产生的缘由,从而运用有针对性举措提升配电线路运作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周俊良.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配电运检管理措施[J].科技风,2020,03:180.
[2]王蕾.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检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47+149.
[3]殷杰.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