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直螺纹连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李鑫宇1 黄金城1 赖小晓2
[导读] 适用于主筋直径φ≥22mm的钢筋笼,地质条件较差区域。
        李鑫宇1 黄金城1 赖小晓2
        1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250038419910120**** 重庆 266100     
        
        [摘要]:在璧山区御湖桥及连接道路工程中,在御湖水域内有长达30m的桩基,受施工环境条件影响,该部位钢筋笼分段制作,钢筋笼通常采用焊接连接或者绑扎搭接进行连接;采用焊接连接耗费时间,且竖向焊接质量难以保证,采用绑扎搭接钢筋笼宜变形脱落。而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不仅将钢筋笼连接时间缩短,而且节约钢筋。适用于主筋直径φ≥22mm的钢筋笼,地质条件较差区域。
        [关键词]:钢筋笼  直螺纹连接  高效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一、施工难点
        1、纵向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由于纵向钢筋在无法转动的情况下进行连接,施工难度较大。
        2、节段钢筋笼制作成型要求高、特别是加劲箍成型质量;钢筋笼的刚度要求高,否则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极易变形,影响钢筋的对接,甚至无法对接。
二、施工工艺
        加劲箍采用定型模具进行批量生产,以确保成型质量。
        主筋采用金属带锯床切头,分根进行套丝,其中节段钢筋笼底部钢筋车全丝+1丝,上部车半丝+1丝。将直螺纹套筒安装于全丝之上,并外漏1丝。采用保护帽盖于半丝螺纹上,待钢筋笼安装时取下回收再利用。
        钢筋笼在胎具上按照由下自上的顺序分节段加工。下节段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将上节段主筋对齐下节段主筋(上下节钢筋笼主筋贴紧),依次将主筋焊接于加劲箍上。并挑选一根主筋在上下节钢筋笼上焊接一根小钢筋作为标记,以便吊放钢筋笼时准确确定上下节段的连接。在连接区段上下节钢筋笼预留约0.8m长不缠箍筋,并在上节钢筋笼底部预留该部位的箍筋,待钢筋笼安装时在进行缠绕。
        采用吊车将首节钢筋笼放入桩孔内,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作横担。然后采用吊车下放下一节钢筋笼。根据标记将钢筋笼对齐,缓缓调整位置,将钢筋笼对齐,然后将上部接驳器套入下部钢筋笼2~3丝,然后调整位置,将钢筋笼划分为4个1/4圆,分别调整位置连接四个大角。待所有钢筋都对接正常后,然后采用管钳将接驳器扭入下节钢筋笼中。然后依次循环,钢筋笼连接完成后,焊接吊筋,通过护桩拉设十字线调整钢筋笼位置,将钢筋笼下放到设计标高。
三、工艺流程
        (一)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选择合理位置选择加工场地,配备金属带锯床、直螺纹钢筋滚丝机、钢筋笼缠丝机、力矩扳手、通规、止规等设备和仪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剥肋刀和滚丝轮以及滚丝机冷却液等,及时更换。钢筋笼制作前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二)直螺纹钢筋制作
        采用金属带锯床将待车丝的钢筋切头,然后按照交底和钢筋直螺纹加工指导牌采用直螺纹钢筋滚丝机进行车丝,每根钢筋加工完成后采用手持砂轮机再次打磨端头,确保丝头平整,堆码至半成品区,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三)加劲箍制作
        根据施工图确定钢筋笼加劲箍的直径,采用钢筋弯曲机配合模具制作加劲箍,模具需要数次调试后方可达到预期目的,加劲箍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成型后堆码至半成品区,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钢筋笼制作
        首先加工钢筋笼最顶部节段,将工人手持加劲箍,将加劲箍垂直于主筋放置,并焊接于主筋之上,重复此操作,按设计间距将所有加劲箍焊接于该主筋上,加劲箍焊接完成转动钢筋笼按照设计间距依次将主筋焊接于加劲箍之上,焊接完成后制作下一节段,下节段钢筋笼制作的要点是确定第一根钢筋为标记钢筋,并在上一节段做好标记,钢筋直螺纹连接处端头顶紧、对齐,然后焊接后续钢筋,重复上述操作,制作钢筋笼制作完成
        (五)钢筋笼吊装
        桩基成孔后采用25t吊车,首先将底笼放入孔内,采用横担(放置于加劲箍上,且放置水平)将钢筋笼放置竖直;然后吊装下节钢筋笼,后续钢筋笼采用两点对称吊装,吊点设置于加劲箍下主筋之上,确保吊装后钢筋笼保持垂直状态,然后缓缓吊至待连着位置,以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标记作为连接点,将上部套筒扭入下部接头2~3丝,然后调整钢筋笼位置,将上下节钢筋笼接头处钢筋均顶紧、对齐后,将四大角均扭入下部接头了,采用管钳将所有接头均进行连接,然后将螺旋箍筋下放后安装完成,下放钢筋笼,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全部节段下放完成后,根据测量数据与设计标高焊接吊筋将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标高,然后灌注混凝土。
四、直螺纹连接的特点
        1、采用滚压直螺纹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在地质环境、作业条件较差的地方尤其适用,以往施工中常常因为钢筋连接耗费大量时间而导致桩孔出现塌孔,导致钢筋笼无法下放,导致钻孔灌注桩桩身不完整,形成二、三类桩,甚至严重的产生断桩。
        2、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质量高,性能稳定;相比于焊接连接,由于施工现场环境较差,且均采用竖向焊接,接头质量难以保证,且焊接完成后须待接头冷却后方可下放,否则接头性能将大幅降低。
        3、滚压直螺纹接头施工速度快,大幅缩短钢筋笼下放时间,在地质较差的地方,尤其适用,钻孔完成即可下放钢筋笼,及时灌注混凝土,确保成桩质量。
        4、采用滚压直螺纹接头节约钢筋,相比于焊接和绑扎搭接,均可节约钢材和人工费用。
        钻孔灌注桩采用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可以大幅缩短钢筋笼下放时间,确保成桩质量;通过对比分析可节约材料费用与人工费用,并且缩短工期。
        参考文献:
        
        (1)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J/T 163-2013)
        (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