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  邓旭
[导读]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430040
        邓旭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430040
        摘要:为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步入专业、规范发展的快车道,就必须深入剖析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且以问题成因为突破口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法,提升岩土勘查技术水平。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勘察过程中,一旦出现勘察不全面、资料不标准、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就容易增大勘察结果的误差,进而影响到工程后期施工。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勘察前期工作不到位
        岩土工程整个勘察工作是由多个复杂的勘察工序组成,为了更加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地质条件,勘察人员需对地质条件展开由浅入深的勘察,虽然勘察工作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整个过程包含的勘察工序非常多,实施起来非常繁琐,所以在正式勘察前,需根据勘察目标和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但是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有些勘察单位经常出现准备工作不充分、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勘察人员缺乏对建筑工程深入全面的分析,未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进行相应的勘察,而且存在岩土勘察规划不合理现象,岩土勘察成本未落实到具体勘察工序上,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难以真正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浪费资源,还容易导致勘察结果不准确。
        (二)信息勘察技术运用存在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先进的勘察技术,科技的发展进行,为勘察技术、勘察设备及勘察材料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助力。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的推广使用,对提升勘察工作效率、避免勘察误差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后就目前的勘察工作实际来看,有些勘察单位勘察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实际勘察工作不同步,无法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相关要求。再加上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较小,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未能真正发挥出应用的效用。
        (三)勘察资料不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其准确性,比如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将会破坏岩土结构,而地下水原有的动水压力极易在周围环境发生改变时而失去平衡;自然条件的变化等,这些要素如果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未能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从勘察方式上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很可能就会导致获取的勘察资料不全面或不标准。有些岩土勘察单位为了缩短勘察周期,减少勘察期间的成本投入,所采集的勘察资料未结合具体的施工流程开展,这样很容易导致勘察资料的缺失。同时,一些需要重复取样的环节,勘察人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或省略此环节,就会增大勘察资料信息的误差,从而也就无法真实反馈勘察场地真实的地质状况。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全面落实岩土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是集多种专业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并且勘察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勘察方式、勘察人员专业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将降低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前,就需全面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从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首先,勘察技术人员需结合勘察工作实际明确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的勘察流程、标准的勘察规范等,并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此为落脚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勘察工作计划。其次有效协调各部门与各工种的工作关系,促使各部门和工种之间能够高效协作,保障各工序能够有效衔接,协调并进,为岩土勘察作业各工序规范有序的运转创造条件。最后,综合考量岩土的基本性质,科学选取最恰当、最合理的勘察技术与方式,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勘察仪器、设备与辅助材料,这样才能保障所采用的勘察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取得理想的勘察效果。


        (二)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要想切实发挥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效,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结合勘察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最佳适用且较为先进的技术,加强对勘察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技术管理,并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检验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由专人负责对整个勘察过程的监督控制,以便了解整个勘察工作动态,依据具体情况对勘察方案作出优化调整。GPS、TEM、GPR等先进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应用,使得勘察工作效率和勘察数据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比如GPS技术属于地质调查中常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不同区域间资源藏量差异的准确勘探,并且在无线信号和卫星定位等技术的支持下,将勘察结果可以快速准确的反馈给智能接收端,技术勘察人员可及时获取相关数据。有些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勘察现场进行场地模拟,相关人员通过观看显示器就能全面直观的观测到现场的信息资料,还能以各项地质资料为基础构建数据库。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式不是所有的勘察资料都能以数据库的形式反应出来,所以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预先创建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保障所选取技术的实效性。
        (三)注重勘察资料的完整性与标准性
        岩土工程勘察所需的资料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地形地貌信息、地质结构特征、地下水文条件与建筑特征信息等都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资料,如果这些勘察资料满足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那么就会为勘察作业的良好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勘察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规范性的工作流程,遵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原则来开展,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为了保障地质资料的全面性,可将地层按照岩土特性进行合理划分,只有细化地层,才能依据工程项目特征科学分析岩土特征,从而得出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
        (四)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岩土勘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责任心及工作态度与勘察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关系,现代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勘察单位要重视对岩土勘察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在职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技能演练,同时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养,通过培训使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使他们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严谨的作风投入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去。
        (五)建立健全岩土工程勘察体系
        随着市场体制的深入推进,社会各行业的分工逐步走向精细化,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各类行为规范,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从而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要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具体职责,只有将责任和目标具体细化到每一个人头上,才能充分发挥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而规章制度在给勘察工作指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岩土工程勘察体系能够满足现代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结合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前瞻性的思维做好对各种勘察质量问题的防控,以此不断提升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邓腾.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1):41-42.
        [2]王经国.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20,(12):329-330.
        [3]汪清.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决策探索(中),2020,(1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