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景园林在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黄盛铭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黄盛铭
[导读] 目前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原有的乡村生态景观不断被现代化元素冲击。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省柳州市  545001
        摘要:目前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原有的乡村生态景观不断被现代化元素冲击。社会对农村的风貌建设要求也从以往单纯的文明、卫生要求转化为融合乡村文化与乡村特色、与城市和其他乡村风貌有所不同的、强调独特性的乡村景观建设要求。在乡村风貌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景观文化元素逐渐融入其中,推动风景园林设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日益追求的自然的生态理念,使乡村景观设计成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内容展开详细分析,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意义


        1 乡村景观的基本内容与运用原则
        1.1乡村景观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地区的人文特色、经济现状、社会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自主形成的乡村文化。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状况,乡村景观具体展现形式和内容存在差异,其构成元素包括当地的乡村人文景观、乡村自然景观[2]。乡村人文景观主要涉及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情况、区域建筑特色文化等,以乡村居民的人文特色为景观内涵;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指乡村的农田景观、畜牧业景观以及房前屋后景观绿化用地。乡村景观的功能:(1) 环境保护与修复。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乡村景观可展现基层农民对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视程度,合理进行乡村景观建设,有助于地区生态系统更平衡。(2) 助力经济发展。通过建设乡村景观,可有效整合乡村的现有资源配置,为人们提供更现代化、便捷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3) 风景赏玩。具有民俗特色的乡村景观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田园风光,构建更人性化的自然环境,充分展现大自然的景观韵味,供游客赏玩旅游。
        1.2将乡村景观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基本定义和功能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作为展现乡村文化特色的景观产物,可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注入创新元素,进一步扩展风景园林设计范围。(1) 经济性原则。在实践设计乡村景观的过程中,应坚持经济性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维护成本,确保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人文自然景观与风景园林景观的融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风貌景观(2) 自然原则。设计过程中,须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特色功能,进一步优化风景园林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地区的水域系统、植物环境和土壤环境起到相应的保护和协调功能,推动乡村景观环境朝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3) 生态性原则。在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中,设计应以建设场地为基础,结合建设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实际规划,将可再生资源和废弃材料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构建良性循环景观系统。(4) 地域特色原则。应对设计场地的植物种类、地形地貌、地区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确保景观元素可以巧妙的融入乡村环境中,避免影响景观的整体观感和感受。
        2融入乡村景观开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节点
        2.1 有效开发当地的自然风光与田园景观
        乡村景观的设计就是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无缝连接:既要保持传统特色,留住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其有独特风味的民俗;又要保留适宜生活居住的特点,让当地老百姓和过往游客能找到家的感觉。乡村的自然风貌不因为现代化建设而受到影响,不因为现代化改造变得面目模糊,更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凋敝,方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在推进乡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规避乡村建设“城市化”、“钢筋水泥化”等不利因素,避免乡村建设千篇一律的开发方式。为了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也为了防止开发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设计必须要立足于乡村既有的田园景观与自然风光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通过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建设,修建更为宽敞、耐用、具有美感的道路,完善当地的交通,电信设施,丰富当地的餐饮娱乐项目,在充分实现当地乡村景观开发的前提下,保护自然风光、促进农业生产。
        2.2充分融入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地区因其不同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人口构成、民族习惯、地区性宗教信仰,乃至其在近现代变革、建设时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都成为一个地区、一个乡村不可分割、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域文化。因此在开展相应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民俗文化,力图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突出当地的具体文化特色。具体而言,应当首先深刻发掘当地的地区特色,探寻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发现既有文化中蕴含文化价值,以此为基础构筑乡村风貌,充分开发文化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促进当地在民俗文化的推动下,开展园林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地区文化氛围。
        2.3以现代风景园林景观手法
        展现乡村特色在进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运用乡村景观元素应结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根本定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如风景园林能够展现现代技术与理念,利用VR影像技术、3D展示厅等方法,为游客提供置身乡村景观的虚拟环境,使人们在感受现代科技的过程中了解乡村文化。风景园林设计以回归自然为建设主题,可将乡村的生活场景、农耕文化充分的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乡村特色,过墙绘、农耕器具等向人们展示乡村景观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借助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乡村景观的过程中,须以乡村景观的原始面貌为本,利用现代风景园林技术和理念展示乡村文化,确保乡村景观可与风景园林理念相融合。
        2.4地方特色工艺的运用与传统匠人的传承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注意多采用地方特色材料与地方特色工艺,避免形成千村一面的情况。用本地的匠人、本地的工本地的材料地域特色的乡村,形成有识别度的“三本”乡村景观。使用地方特色工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审美乐趣,并赋予了乡村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在建设过程中,民间工匠真实的工作展现给大众,让村民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和认知共鸣,使传统工艺浸染了厚重的人文气息。有利于建设过程中传播本地文化,传承匠人精神。
        结束语
        乡村景观是乡村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的综合体,只有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的加持下,有效地开发出乡村景观的美感,才能够真正地满足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并有效地吸引外来游客,吸引外来人才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学思.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9(36):80-81.
        [2]邓小凤.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19(24):53-54.
        [3]刘佳依,周燕,樊磊.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花卉,2019(24):41-42.
        [4]齐敦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2):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