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楠
13112219921112****
摘要:当前社会对于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系统被普遍应用于我国建筑市场中。然而当前的智能化系统应用还并不完善,在其进行施工以及建设等方面存在弊端,并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于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进行前期排查格外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排查降低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提高系统检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排查降低材料损耗,减少费用支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智能化检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通过进行当代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不断创新,促进我国基础建设中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现状;?应对措施;
1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现状
1.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结合设计、智能系统、通信等要素,实现建筑基本功能的扩展,提供舒适高效的附加值,满足业主的不同需求,提高整栋楼的整体效益。当前国内外各级专业人士和业主都对构建一个能够提供舒适高效生活的智能系统有着独特的热爱。在此基础下,智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未来建筑工作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时,往往在实际施工过程采用设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整个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模拟不同风格的设计系统;采用自动化施工机械显著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自动化施工机械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互联网收集不同来源的信息,将客户意愿与实际建筑功能有机结合,为业主提供尽可能舒适、安全、高效的建筑设置。
1.2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由于智能建筑包含设备、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因此检测过程主要集中在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连接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系统等七个系统。这七个系统有许多子系统,如电话、电视、广播、网络、空调等,都需要测试。因此,在智能建筑检测系统的利用率提高的情况下其精度和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
1.3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方法
智能建筑识别的一般方法是覆盖检测的所有子系统,本文以系统识别方法BA为例,经过设计、识别系统、技术交底系统分析,全面了解整个智能建筑系统和相关配电盘(包括设计、施工、布线、设备配置),根据系统的不同功能,对各系统进行分类,最后根据中央监测站的三个级别对检测工作进行分类。中央监控设施是对建筑物内中央数据处理设施的检测,负责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报警功能,具体包括停电后是否能恢复所有功能、自检功能、数据采集功能是否完整、数据控制功能是否正确等等。子系统的识别主要是对多功能系统下具有单一功能的子系统进行识别,特别是包括子系统恢复的所有功能的识别,时钟功能的检测等等。现场设备检测主要是对传感器、液位计等设备进行数据检测,确保测量数据在正常范围内,否则,现场设备检测将触发报警信息,并且在程序设置中同时识别每个执行器的动作。
2 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统一检测的规程
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案为工程规划提供指导。
开展智能建筑检测工作,要遵循“严格、系统”的态度,涵盖GB50339-2013规定的所有智能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子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子系统、系统集成、信息网络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等。同时,在进行智能建筑检测工作时,制定的规范还应规定测试内容、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实施大纲,规范各子系统的软硬件性能。为了提高智能系统的检测能力,应采用全过程检测技术,为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2.2 建立统一的检测规定
为了统一国家对智能建筑系统的审计,在法律之下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法律规定统一检查规则,可以全面提高检查的效率和真实性;通过排查建筑物的智能系统检查,从法律角度赋予检测的法律可行性,严格限制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和数据的可验证性、真实性以及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数据的时效性;对于检测问题的惩罚机制进行明确规定,鉴于上述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中遇到的问题应由各子系统的法规涵盖;对整个建筑进行单独分析和鉴定,消除所有可能的安全隐患,在进行排查时将责任确认到人,并让负责人签字。一旦建筑出现重大问题,相关责任人就要为建筑检测工作产生的问题负责。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时会认真负责,努力排查建筑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避免个人责任的产生。
2.3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
智能系统的创建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来实现的,因此很少有职业培训中心。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绝大多数考试专业人员来自其他行业,这意味着从业者不使用考试,对于建筑智能化检测工作往往不够专业。因此,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对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非常重要。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扩大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严格负责地开展试验工作。
2.4 加强监管工作
目前,智能建筑系统识别中的一些问题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引起的。因此,加强监管还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可靠性,促进员工在进行工作时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实施有效的监管制度,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取证工作,可以降低不可控的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关建筑公司可以将监管任务委托给特定的监管组织,加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在进行监管组织选择时,该组织应具有适当的监管资格、监管体系和监管人员,并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客观评估,保护客户公司的利益。
3 结语
智能建筑的普及是时代发展的标志,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了适应智能建筑的发展,相关的示范工作也要有系统的规划。通过对我国现状的分析,对于当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本文中,通过提出用法律手段制定统一标准、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核查过程中落实要求等建议,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化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实际应用时,智能建筑监控系统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建筑方面提供了良好保障,为当前建筑建设的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监测工作,用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志鹏.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63-164.
[2]马国丰,宋雪.基于BIM的办公建筑智能化运维管理设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4):170-178.
[3]周悦.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9,39(6):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