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滔
(云南技师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中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作为进行职业教导的主要方式,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人才。伴随着2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目的也发生了改变。目前中国所需要的人才为专业复合型。社会往往不再单单看中一张职业教育毕业证明,而是采取了n加几的毕业模式,一个专业必须要有本专业的复合型证书,而随着各种专业的技能日渐细化,逐渐伴随其诞生了许多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发展大赛。教育部和社会希望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除了培养出更高实干能力的人才以外。职业院校还需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等级素质的培养。建筑类专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重视此类建筑技能大赛和相关课程设计的高效性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完善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
关键词:建筑技能 管理 课程安排
前言:“建筑信息建模”赛项是中国建筑技能大赛的新增赛项,经全国各地选拔的佼佼者同台竞技。参赛选手根据赛项要求需完成“CDE环境模拟”、“建筑建模”、“结构建模”、“模型融合”、“模型矫正”、“模型可视化”六个模块的任务比拼,“建筑类技能大赛”赛项中指定的参赛工具是Autodesk?Revit?。为参赛院校和选手提供工具技术保障。致力于为院校提供师资培训、项目实训、技术研讨和国际交流等支持,为赛事项目提供训练方案,为院校建立赛事实践与训练基地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1.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因素
一项专业和比赛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终点。为了实现技能大赛和课程的融合,在教育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性能和操作动手能力。在职院的建筑类专业教学当中,教师的主要目标应该以培育人才为原则。在每一堂课程当中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与当前任务相匹配的课程目标,不仅仅是以学生未来的就业为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职院的建筑课程当中,cad课程,revit、天正建筑技术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作为指导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明白,课程和教育目标之间的距离感和实际感。学校课堂和社会应用任务之间的差别。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合格的教师应当利用电脑软件开展的相关比赛令学生们对比赛的规模和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传统职院教育的过程,当中首要目的是为了学习素质技能,在相关企业和行业大赛领导的文件关照下类似的方法进行课堂式线下教育,教导学生熟练掌握建筑要求。
2.注重教育学习设置的方式
2.1学习方式
坚持学习一致性原则。加强建筑技能大赛的趣味性和真实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们的参与力度和参与方式。使更多的学生不仅仅以一份工作为目标,更能体会到职院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展开。再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教师仅仅是引领的作用。
2.2学习工具
AutodeskRevit是全球建筑工程行业重要的BIM核心技术工具。自2002年Autodesk正式发布《建筑信息模型(BIM)白皮书》以来,各个国家均据此建立相关标准。Revit、Civil3D、Navisworks等Autodesk系列工具集作为主流技术被全球所广泛使用。Revit不仅在国赛中使用,还在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中与AutodeskBIm?360共同作为“建筑信息建模”赛项指定参赛工具,以实现选手的高水平发挥。
另外,在世赛中的“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艺术”、“室内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技术”乃至“家具制造”等诸多赛项中,Autodesk的Inventor、3dsMax、AutoCAD、Fusion360等都成为重要参赛工具。
2.3学习心理教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课堂学习应该始终致力于国际先进技术和国内职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根据设计和数字技术相关领域(含建筑业和制造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要求,针对课程建设、认证考试、师资培训、赛事参与、学术交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项目等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日积月累的履历和实力,最终才能使学生获此殊荣,站上大赛舞台。当然,大家也应该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要有更长远的规划[1]。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认证专业委员会常务成立设计类专业国际化课改项目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教育战略发展和教育认证的研究与实践。与此同时,指导教师根据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示,正式启动“数字孪生城市建模与应用”职业技能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3.设计环节管理
指导教师在课程开始的设计环节时,需要着重思考项目的基础保障,学生安全,经济保障,备用物资管理。这一系列在课程项目的启动之前就要拟出一个大纲从而做好初步的规划。其中安全的保障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基本责任体现。更是消除了将来可能因为发生意外时影响到的工程进度除去了顾虑隐患。指导教师在项目实行当前应该制定确切的目标完成点,同时注意绝对不能因为抢占课时而损耗了质量,在项目完成的最后一定要设定分项质量把关验证环节。指导教师应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在比赛期间态度良好,工作积极的研究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表彰典型以激励相关其他学生[2]。
4.比赛环节管理
比赛的过程应该讲究时间效率。实效性是课程完成的基本要素之一。除去原先预估的课程时期以外,指导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实际比赛中因为种种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问题造成的延缓,并加以提前设置适当延长。如果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因为这些因素出现的意外没有合格的考虑到比赛过程全局,那么在比赛的最后结果时,会因为延缓学时对学生造成损失,课程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是指导教师维持自身雄厚实力的基本方式。在整个的比赛实施过程当中指导教师应当随时对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项学生偏离原本制定的目标,指导教师必须及时发现订正并修正,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5.提高课程设置与竞赛融含程度
职业技术院校大赛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使全中国的高职生们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的平台,以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提高全国师生们的素质水平,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一个埋实的接触。培养出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过于繁多,纸上谈兵的杂论扰乱了普通的学习时间和学生精神,在课程设计当中,学生往往只注重于比赛的要求做到尽善尽为而忽略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种种问题与变故这种脱节的现象,在比赛中十分常见。
6.结语
中国目前的职院教育,课程设计作为进行职院生职业教导的主要方式。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人才。伴随着2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目的也发生了改变。目前中国所需要的人才为专业复合型。社会往往不再单单看中一张职院生毕业证明。还是采取了n加几的毕业模式一个专业必须要有本专业的复合型证书,而随着各种专业的技能日渐细化逐渐伴随其诞生了许多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发展大赛。教育部和社会希望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除了培养出更高等级的人才以外。职院还需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等级素质的培养。建筑类专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重视此类建筑技能大赛和相关课程设计的高效性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完善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福全. 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建筑课程体系重塑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005(009):222-223.
[2]王靖男.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生态式"课堂教学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266(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