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问题及处理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陈俊年
[导读] 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物资供应充足性而对物资采购、物资使用、物资储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物资使用、组织、协调和控制计划的一种体现。

        陈俊年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300450
        摘要: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物资供应充足性而对物资采购、物资使用、物资储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物资使用、组织、协调和控制计划的一种体现。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入,我国多数企业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强对于现代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并将其视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保障。物资供应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1加强物资管理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想要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从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企业物资方面的管理,制定出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带来助力,还可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企业正常的运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企业内部开展物资管理工作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如确保各个物资管理工作环节责任到人,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加强员工培训能够优化企业成员的素质,确保物资管理工作成果符合时代发展前沿,优化人力成本。除此之外,内部物资管理工作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稳定压倒一切”,对于内部物资管理工作来讲,稳定也是其工作的重点,朝令夕改不得人心,内部物资管理工作的稳定是企业稳定经营的基础,而社会的稳定发展则需要各个企业的稳定发展来保驾护航。因此,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日常经营、实现持续性发展需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整体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关注的内容,对于社会的稳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优化措施
        2.1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化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是企业创新的前提条件。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以保障企业基本生产为主,而新型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则需要侧重于风险控制、市场管理、合作关系处理等多个方面。而在制定物资供应管理计划时,则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生产需求,尽量在保证物资供应充足的基础上,避免物资剩余。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构建信息化物资供应管理体系,加快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通,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企业需要构建与自身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创新采购计划和物资配送,并要注重物资供应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
        2.2加强供应商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合作时间长短划分为长期供应商和短期供应商,故供应商管理的标准也需要包括长期管理标准和短期管理标准两种类型,要根据供应商的特征和合作周期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管理及评价方法,以确保可以找到理想供应商。从某种角度来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的采购质量、节约采购资源、确保物资供应充足。除了要合理选择供应商之外,还应当科学选择物资供应渠道,并在交货期、售后服务、价格和质量等多个角度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化的评估,且还应当考虑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2.3采取采购轮岗制度
        岗位轮换制度是一种常用的人才能力训练、人才培养的方式,其目的是提高人才对于多个岗位的认识程度,一般用于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岗位轮换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故在实际当中的应用较少,但在采购岗位应用轮岗制度却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问题。首先,是利益问题,定期更换采购岗位可以确保企业对于采购工作的掌控力度,避免个别员工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其次,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协调程度,有利于增进企业其他部门对于物资供应部门的认识程度,减少后续工作中的摩擦。最后,是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帮助企业发现更多具有潜力的人才。
        2.4构建物资供应信息系统
        首先,供应商管理系统是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包括动态信息管理和静态信息管理两大部分。动态信息涉及到了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货物供应效率、价格水平等;静态信息则以供应商的资料信息和档案等内容为主。其中动态信息最为关键,且动态信息是企业判断供应商质量的关键依据,同时也体现出了供应商业务能力的变化。但是,动态信息数据的总量较大,且较为分散,需要较长时间记录,实际采集的难度较大。
        其次,构建垂直统一的库存信息管理体系是保证物资管理现代化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在于明确企业供需管理、控制物流成本、调配及分散管理库存。企业一般会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对同一物资采取多渠道供应,这也意味着企业物资供应方面的市场竞争将具备深层次的特征,有利于企业把控物资质量和成本。而管理库存体系的应用则可以明显控制采购成本、储备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
        最后,企业需要构建统一的物资编码管理体系。物资编码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用计算机系统来对物资进行识别,这也是实现信息化物资管理的基础。从某种角度来看,物资编码相当于物资的“身份证明”,每一种、每一份物资均具有自己的独立编码,而物资编码体系的构建,则不仅有利于企业把握整个体系的业务链,同时,还可以明显控制各个业务环节的业务损失,实现信息化管理。
        2.5企业集中管理模式
        现在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在优化自己的物资管理模式,过去的物资管理比较分散,无法统一对物资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估,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摒弃了传统的管理办法,开始实施集中管理,尤其是针对批量较大的项目。当然集中并不适用于所有物资项目,如果物资金额小、数量少,企业是可以实施灵活管理的,这更能够提升物资管理的效率。比如,企业采购的办公电脑就可以实施集中管理,此类设备数量不会少,单价金额也高,完全可以应用上集中管理办法。
        首先,物资由采购部门采购回来后,应当由固定物资管理部门接手进行管理,所有的采购信息都要完整记录下来,如果有部门要领用,管理部门应当要求领用人进行登记,领用的类型、领用的数量都应当记录清楚。物资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管理部门应该对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记录,可以由部门人员进行说明,或者直接使用物资进行抽检,主要目的是要记录物资的损耗情况,这样可以看出物资的使用周期以及质量,有利于采购部门进行性价比对比,如果发现本次采购的物资报损率较高,或者实用性不是很强,采购部门就可以酌情更换下游的供货商。应用了集中管理,就能够对物资的领用情况、贮备情况等进行梳理,真正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效益。
结束语
        实践证明,现代化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物资供应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在保证企业基本生产经营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利于帮助企业把控市场信息,规避风险及规范物资供应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春蓉.基于现代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4(05):174.
[2]郭友友.现代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98-99.
[3]袁凤志.基于现代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3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