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杨思彤
[导读] 现代城市的建设和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单调,人们很难有机会亲近自然、享受生活,更难有机会获得文化教育。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重大。

        杨思彤
        柳州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现代城市的建设和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单调,人们很难有机会亲近自然、享受生活,更难有机会获得文化教育。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结合是各城市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的发展趋势。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柳州市2017柳侯公园改造工程为例,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对其意义与具体的应用手段进行分析,以期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元素;园林设计;实际应用
前 言
        文化审美与自然审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正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是每一个设计人员所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为园林景观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能够对气候、空气等进行调节,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园林景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体现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从过去的实践经验来看,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能够进行有机融合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的文化多元性提升景观设计的创新性,而且能够起到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群众的文化自信力。
1项目简介
        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相关文件,为了打造“一季为主、四季兼顾,一花为主、多花互动”花化彩化植物景观以及公园“一园一品”的美丽精品景观,纪念柳候公园建园百年以来的历史文化脉络,打造精品公园等需求,对柳候公园进行改造。该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北岸,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该公园自建成以来,就始终是柳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里程碑。但由于历史过长,目前公园内相关设施过于老旧,雕塑等已经难以维持美观。因此,亟需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和整改。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由于该公园本身是为了纪念一代文豪柳宗元而建立的,因此非常适宜将传统文化元素总入到整体规划之中,打造兼具现代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意义的公园。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1 传统绘画的应用
        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将绘画作品中的相关技巧与特色巧妙地融入到整体布局当中,根据城市特色和园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改造效果图。图中为纪念墙,可以将各种绘画作品以彩印钢板的形式镶嵌到墙面上。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虽未直接留下画作,但是其诗词中所构建出的相关情景和意向却可以通过现代绘画技术进行还原。例如,其诗《江雪》所营造出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景就非常适合用绘画手段进行复原,并在墙体上进行展示。人们在欣赏这些画作的时候,不仅能够更加直观的领悟到其诗句中的情景,增加对其诗句的鉴赏能力,而且也能够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2.2 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
        建筑物的风格和造型往往直接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基调。柳候公园作为一个纪念性质的公园,为了凸显其历史气息和文化气质,因此适宜将园内的建筑物设计成结合新式审美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如下图所示:
        中国建筑文明发达,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毕的中国建筑体系。而近年来,城市建筑形式单一,艺术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将传统建筑风格进行重现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功能上来看,这些建筑早已超越了“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信仰,用于表达自己的崇敬心理。如图所示,连廊处的门为方型而正面则有圆形屏障,这种方与圆的组合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3 汉字的应用
        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文化未曾断绝的文明古国,在众多文化元素中,中国汉字可谓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汉字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汉字本身的形式多样、涵义众多,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元素。因此,无论是在字形还是涵义上,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都应该对文字加以重视,将汉字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体做法为:首先要求设计者对文字的字形与涵义有深层次的研究;然后,确定采用的字形和文字内涵;最后将这些文字应用到设计方案中。如,在园区内方向引导牌上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来凸显我国传统文字的多样性。在园区内,为了响应“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的号召,因此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对于这些植物,需要添加必要的科普介绍以方便广大市民对其进行了解。那么介绍的部分就可以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说明,而采用哪种字形字体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
2.4 色彩的应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颜色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象征富贵与权力的金色、象征喜庆与团圆的红色、象征希望与生命的绿色等。而在园区内,以绿色为主的乔木与色彩缤纷的灌木共同组成了由自然元素构成的靓丽风景线。而对于人为修建的建筑、雕塑等也应该重视色彩的搭配。基于此,设计者在进行颜色搭配之前,首先应该对中国文化中颜色的意义与内涵有深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搭配将其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之中。在视觉上做到丰富多彩,在文化内涵上做到和谐统一。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搭配去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特殊的文化内涵,以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例如,在园区内建有一定数量的亭台与楼阁。考虑到柳宗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亭子的颜色采用红色与黄色的复合使用。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热情、大气的文豪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建筑本身的厚重感与历史感。
2.5 传统表达方式的应用
        使用传统元素来构建传统文化氛围,归根结底是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来重新打造传统文化格局。那么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表达:(1)合理借鉴。我国文化丰富,不同地理区域内往往具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传统文化。因此,不同区域景观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可以参照一些经典案例中的优秀方式来提高自身设计水平。(2)有所保留。对园区进行改造不能够将原本存在的所有建筑和文化元素都舍弃。而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对于一些年代较远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建筑物和文化遗产,应该加以适当的保留。充分发挥出这些元素的优势,提升园区的整体文化氛围。(3)适当修整。园林景观的原始面貌本身就是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对园区进行改造要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本的景观布局与样式。对于原本布局和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适当修整。修整的原则是尽量不破坏原本具有的景观结构。(4)修葺重现。景观在长期供游客参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破坏。当破坏程度较低时,如果完全推倒重建则不具有经济学。因此,对其进行修葺,重现出当日的状态是一种较好的改造方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越来越大,景观设计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传播手段。园林景观设计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所研究,对其内涵、意义与形式又一定的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从绘画、建筑、文字、色彩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到景观设计中。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提升城市品位。
参考文献:
[1]钱之辉.探讨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J].建材与装饰,2019(35):113-114.
[2]范爱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研究[J].现代园艺,2019(22):128-129.
[3]顾兆欣.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研究[J].现代园艺,2019(21):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