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彬
13022519900107****
摘要: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发展,我国房地产相关行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空间。近些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民众对房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对房屋的建筑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中,其中房屋建筑工程的裂缝问题普遍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对此,我们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这个作为出发点,对其展开深入、详细地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裂缝处理方法;有效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混凝土的性能、裂缝出现前的预防工作、气温的变化等。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拌制而成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材料,就必然沙及到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配比等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水平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在具体进行水泥的选用时,我们在充分考虑周边的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时。还应当充分掌握混凝土的各项施工特征,以此来衡量哪一种类的水泥适合应用于工程当中。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某一种材料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极有可能导致整体混凝土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加之,道路桥梁长期暴露在室外,裂缝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建筑工程行业近几年来获得迅猛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裂缝出现的原因采用合理的处理办法,还要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对裂缝形成有效的防治,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促进建筑工程行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1.1温度因素
混凝土材料几乎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于结构的混凝土25-80MPa,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加,相应的结构出现裂缝的频率会有所降低。但由于混凝土具备热胀冷缩的特殊性能,外界气温也不可能一层不变,若外部的气温骤变,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将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情况。
1.2地基变形因素
地基作为民用建筑结构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基位移问题。若出现该问题,会对地基周边的应力强度造成影响,使得地基出现变形裂缝,这种裂缝将会降低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与稳定性。造成地基出现位移的因素有多种,通常来讲,都是由于地基水土结构分布变化的因素,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对地基的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从而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1.3钢筋锈蚀因素
钢筋作为民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若没有对钢筋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在一定温度的影响下与外界雨水甚至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铁附在钢筋表层,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钢筋锈蚀现象。钢筋表层的锈蚀使钢筋不具备原有的强度,去除锈蚀部分,钢筋的直径会相应缩小,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混凝土结构配筋不足的现象,使混凝土结构抗拉、抗剪能力降低,不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将会被破坏,产生相应的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办法
2.1修补法
对民用建筑结构施工裂缝进行处理,可以使用修补法,其适用于民用建筑外观出现的小面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修补法作为实际混凝土裂缝处理的主要办法之一,施工人员要严格对混凝土裂缝修补进行技术交底,常见的有混凝土浆料抹面法等。修补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快捷,一般应用于影响观感质量但不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施工人员能够快速完成,并且不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承载力造成严重影响,是比较高效的裂缝处理办法。
2.2加固法
加固法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或者施工措施,经过认真审核后方可实施。
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体处理,在混凝土结构周边增设加固支点、给混凝土结构增设预应力钢筋、修补浇筑混凝土等方式,对裂缝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使用加固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抗拉、抗剪能力起到提升作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因而使用加固法可以对裂缝有效修补,加强工程的整体质量。
2.3灌浆法
灌浆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裂缝处理办法,在民用建筑施工中也较为常见,一般对于建筑结构裂缝发生渗水、漏水等问题,无法利用修补法解决时,可以使用灌浆法对裂缝进行有效修补,还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对于无防水要求的部位,选取比裂缝部位大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浆液,采用专业的真空压力装置,将浆液灌注到裂缝中。在浆液固化完成后,再对裂缝的表面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完成深层次的裂缝修补处理。对于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还需用注浆机注入水性与油性相混合的聚氨酯防水材料。
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优质、合格的施工材料。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进行检查,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前期选择材料供货商时,优先选择信誉优良、资金充足、产晶质量口碑好、资质证件齐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3.2对施工材料妥善保管
在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保管。通常来讲,施工企业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在现场搭建施工材料的保管仓库,仓库内保持阴凉、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为钢筋堆放制作钢筋支架。第二,需要将施工材料分类保管,避免施工材料之间形成污染。与此同时,对施工材料分类保管,施工人员在使用材料时也可以快速寻找到合适的材料,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3.3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在民用建筑结构施工现场中,会使用多种裂缝管理措施。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混凝土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督促混凝土搅拌站按时发货,禁止使用出厂超过1个小时的混凝土。其次,应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分层浇筑,一定要振捣到位,快插快拔,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的现象。第三,混凝土浇筑完,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及时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避免出现混凝土失水、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预埋冷凝管。第四,制定严格的现场施工考核奖赏制度,利用严格的考核奖赏制度约束、鼓励工人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施工操作,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第五,秉着考核不是目的,为工程质量服务的原则进行管理。
4结语
建筑工程行业近几年来获得迅猛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裂缝出现的原因采用合理的处理办法,还要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对裂缝形成有效的防治,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促进建筑工程行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属于大体积施工,投资大,耗时久,技术复杂,是百年大计,混凝土除了强度要满足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应该从混凝土的质量、温度控制、养护工作等方面入手,严加把控,延长混凝上的使用寿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使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雅婷.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4):75-76.
[2]张小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1(01):96-97+101.
[3]张云东.建筑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分析[J].居舍,2019(10):86.
[4]吴华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方法[J].门窗,2014(0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