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晔
河北荣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071051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一种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检测数据和结论是对工程质量的一种直接反映,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判的最有力的依据,其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做好样品管理工作是检测工作规范的工程检测的前提条件,严谨的样品管理工作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工作中加以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检测 样品 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样品的管理,是由样品本身应具备的“三性”即真实性、有效性、代表性所决定的,而这“三性”又决定着样品检测报告是否合法、是否公正、是否客观。所以,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检测样品管理,直接关系到其自身能力建设、相关机构计量认证和内部程序管理等环节。样品的管理是否有成效,还关系到试验室检测工作能否清晰顺畅的运行,试验室的检测工作效率能否有效提高。以下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样品的规范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样品质量保障体系
为妥善管理和控制好样品,保证样品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样品管理制度,建立从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或清理等关键程序的质量保障体系文件,按照 “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规章守则,对每一个环节都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样品执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在样品质量保障体系文件中,第一要建立样品的受理、核验、登记、分样、标识、发样、留置,封存的管理办法;第二要明确样品管理中各项人员的权力和职责,执行严格的问责制度,谁工作谁负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据可依,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第三是要对每一批次样品的全部工作流程实行跟踪记录并由负责环节的工作人员签名标注,为追根溯源、执行问责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为样品量身定制唯一性标性
样品接收是样品检测工作的关键流程,在接收样品时,工作人员要与委托方一起对样品的规格型号,外观形态,样品状态等信息进行确认并填写核样记录,由双方进行签字确认,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对样品进行编码,样品的编码就如同身份证一样,一个样品终身一个编码,具有唯一性,它是样品在检验、留样、保管和归档过程中的固定代号,这唯一的样品编码也为盲样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制订严格的盲样制度执行管理办法
1. 盲样制度是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公平的核心体现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范》(GB50618-2011)明确规定:检测试件应有清晰的、不易脱落的唯一标识。试件接受应按年度建立台账,试件流转单应采取盲样形式,有条件的可使用条形码技术等。盲样制度的建立,有效杜绝了实验室检测人员伪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检测过程中样品信息的有限性,保证了样品检测过程中数据来源的客观公正,保证了对提交检测样品的委托单位之间的公平性。要对所有试验室人员进行盲样管理培训,确保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岗位人员,确保每一位试验人员对盲样管理都能熟练操作,保证盲样管理的科学性。从样品接收、标识、保存进入到检测环节时,实验室检测人员只能领取的检测样品标识和样品规格,杜绝送样单位人员与检测人员的直接接触,对检测结果实行实测实报,绝不弄虚作假,确保盲样制度对检测工作的产生实际成效。
2.盲样制度的含义
GB50618第5.3.1条规定:检测机构的收样及检测试件管理人员不得同时从事检测工作,并不得将试件的信息泄露给检测人员。
所以关于盲样制度的管理,其要旨就是明确收样人员和试验人员是独立的分开的。在一系列的试验流程中,收样人员负责对样品进行编号并对检测室发出检测通知单,通知单只显示样品编号,不显示委托单位的其它相关信息,试验人员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样品是来自哪家单位。盲样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在盲样制作过程中,发出检测通知单时务必清除委托单位、被抽检单位等有关信息;二是在样品流转入检测室时,样品的唯一标识编码和状态标识务必贴于样品规定的部位,连同检验通知单移交给检测室进行检测;三是样品检验通知单中务必要涵盖样品的唯一编码、规格型号、检测项目等基本信息,检测人员通过检验通知单进行检测。
3.盲样制度的操作流程
收样人员按照有关盲样制作管理办法进行盲样制作管理,样品的基本信息由收样人员掌握, 样品贴上唯一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贴,连同样品检验通知单移交给检测室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只掌握样品的唯一标识和检验状态,检测人员只负责提供数据,由校核人员确定检验结论,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
四、做好检测样品的保管工作
1.检测样品保管是样品管理的关键部分,是认证的审查要点之一。
检测样品保管是样品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认证的着重审查内容;管理的规范性对于检测结果、样品复核、仲裁检验和试验室能力认证具有重大的影响,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客观公正性。
2.应建立规范的样品间
为确保样品在接收,核样,标识,出入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丢失和损坏的情况,应建立规范的样品间来存放样品,由样品管理员负责保管。对有特殊需要的样品,如混凝土和砂浆的标准养护的试样,还需建立专门的标养室,由样品管理员负责记录标养室的温湿度记录和标养试样出入标养室的台账。
3.严把样品出入库关
对样品的出入库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所有样品出入库都应有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样品的编号,样品名称,规格品种,样品的状态,出入库的时间及样品保管员和样品领取人的交接签字等。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每一环节的交接时间和签名来查看检验的原始记录。确保每个样品都有据可查。
结语:
1.样品的管理工作是检测工作流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是通过计量认证的重点审查内容,是检验结果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的基础。因此,高度重视样品的管理对于提高检测中心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样品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关系到检测中心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样品管理工作实行了“制度化、程序化”,才能进一步“规范化”。事实就是制订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提高检测中心检测能力起着统领作用。
2.对检测样品的管理实行问责制度,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增强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将样品管理的规章制度与具体的制度执行者紧密联系起来,保证了样品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的有效性。
3.盲样制度的建立客观公正地体现了样品质量信息,为样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合法性、公平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立航.高层建筑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6.
2、祖青山. 建筑工程实验室检测技术要点,建筑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
3、丁士昭,商丽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