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探寻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付宗清
[导读] 城建档案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城建档案展现了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进步

        付宗清
        通辽市城建档案馆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城建档案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城建档案展现了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进步,合理发掘城建档案的文化价值,使其转化为推动整个城市建设进程的巨大动力,是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城市文化传播;作用
1城建档案管理及开发的意义
        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规模的建筑物,在城建档案中都能了解其建设详情。由此可以看出,城建资料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实践证明,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为打破尴尬局面,城建部门要统筹规划、精心布局,应深入分析市场,把握发展方向。一方面,推进数字化建设。现阶段,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4.5%,并保持良好上升态势。计算机技术已覆盖各个领域,为创新档案管理及开发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提升档案利用率。档案资料既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未来发展的指引。通过翻阅档案资料,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走弯路的次数。总而言之,只有让档案资料从沉睡中醒来,才能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确保合理规划、高效建设。
2城建档案中的城市文化
        2.1景观文化
        城市景观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建筑物、道路、绿化系统、公共娱乐设施等是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为了让自然景观更好吻合人工景观的发展、建设需求,一般会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并搭配一定量的人工景观,提高其观赏价值和作用功能。城建档案需要记录所有的城市景观工程,且档案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表、影像资料等,能够对城市独有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和风貌特征进行准确记录,与其他城市空间之间形成显著的区别和差异性。
        2.2历史文化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后才能够逐步成型,部分历史重镇已经有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从某种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不断进步的表现。城建档案涵盖了对城市历史建筑群的详细记录,将整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不断留存,并形成了城市独有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后人预留了回忆的空间。从宏观角度来看,城建档案记载了整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以特定的资料形式进行保留,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再现与传承。
        2.3民俗文化
        从功能角度来看,城市本质上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而民俗文化源自市井生活,是对城市居民真实生活的反馈与写照,衣、食、住、行等均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今的城建档案也包含着大量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料信息,这些信息是对城市民俗文化的反映和表现。例如:在城建档案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类别中,包含着详细的城市工业与民用建筑资料,而这些资料是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场所的一种描述和记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建档案将持续增加民俗文化的内容,并将整个城市的记忆与特色详细记录、永久保存。
3城建档案管理对城市文化传播的作用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城市建筑物都拥有着较长的生命周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重新规划,城市的部分建筑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也有部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筑,被人们保护,留存至今。而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陷入现代城市的包围之中,导致建筑物中的生活和文化印记逐渐消失。从某种角度来看,城市建筑是作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而存在,但城市中已经消失的建筑却不应该被人们轻易遗忘,这是整个城市共同的记忆。

城市历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于塑造独特的城市魅力、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留存下来的城市历史建筑一般是以景点的形式存在,而城建档案中的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均可以让城市居民了解城市建筑的发展变化,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让城市居民共同见证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在本质上也是对城市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而城建档案对城市文化的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建档案作为传播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让广大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划历程、城市人文建筑等。此外,城建档案还是修志编史工作的重要资料,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全方面、多角度、多视野宣传工作的开展。
4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
        4.1多角度征集史料,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史料征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为了达到充分宣扬城市文化的根本目的,档案管理者需要不断尝试多种途径去征集史料,丰富档案信息内容。首先,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综合性史料征集手段,将广泛征集、重点征集、域外征集等多种手段联合使用,且保证史料内容的多样性与广泛性,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等均是征集的基本范畴。其次,城市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不断进行工作创新,要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料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史料征集渠道,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史料征集工作当中,共同为史料征集出谋划策,以提高史料征集的效率。最后,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档案管理体系,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扩大数字化技术的使用范围,加快传统纸质档案向数字化电子档案的转变速度。
        4.2利用当地媒体资源,多渠道传播城建档案文化
        想要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价值,就必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如今的媒体传播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首先,对于城市的媒体工作者而言,其需要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城建档案文化传播当中,并将现代传媒思维应用其中,为城建档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导向基础。其次,城市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以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媒体为主开展宣传工作,并采取专栏、专题、专访等多种不同的方式,从而增强城建档案文化的传播效果,持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从某种角度来看,城建档案的记录对象为城市,城建档案的主要服务人群则是城市居民,这也意味着地方媒体将城建档案文化建设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市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充分认可地方媒体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拓展城建档案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
        4.3创新档案管理理念,打造城建档案精品
        档案编研是目前档案管理的常用手段。在信息化时代下,城市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树立信息化思维,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编研体系的完善程度,构建完善的编研体系和信息反馈制度。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城建档案数据库,融入网络数据共享机制和个性化档案机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单位和企业参与其中,开创全民参与档案编研的良好局面。随着整个城市人民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城建档案的认识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于打造城建档案精品。
结束语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志红.关于城建档案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城建档案,2020(11):107-108.
[2]李锦杰.论城建档案对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36.
[3]刘春梅.论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前哨,2020(03):88-89.
[4]孙万彤.浅谈城建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档案,2020(01):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