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
重庆市江津第八中学校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找到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就头疼,部分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他们其中又有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盲目记忆,导致陷入学了忘,忘了学的恶性循环中去,这种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只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痛苦。对此,为了帮助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本文将展开关于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讨论,探寻真正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为高中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引言: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高中数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有必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找出他们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再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高中数学的学习主要分为预习,学习,复习三个阶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展示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扎实基础高效学习。教师也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他们面对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出现消极,低落等负面情绪,及时加以安慰和开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看待分数和成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
通过综合分析,发现以下几点是造成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1.高中数学知识点多且抽象
高中数学知识点数量多且相互联系在一起,每个知识点通过文字叙述传达出要点,即使有图形加以辅助说明,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抽象,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在刚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在后续数学课堂上难以提起学习兴致。当教师讲课的时候面对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打瞌睡,或者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他们就会下意识地逃避,更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课后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在本就缺乏自觉性的情况下,更加不会主动学习和复习数学知识点。抽象数学知识会提高学生记忆难度,部分学生努力记忆后,过一段时间就遗忘了,这样不仅会打击到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还会让他们落后于教师的教学进度,数学成绩下滑,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我怀疑,丧失学习动力,从而直接放弃数学学习。
2.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找到科学合理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做课堂笔记的时候,部分学生习惯于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没有重点,也没有层次,在查看笔记的时候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想要的内容,复习记忆的时候也很容易产生知识点的混乱情况。还有的学生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使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尤其是在考试前,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短暂记忆,然而在考试中他们或许会因为紧张,害怕等情绪而忘记背诵的知识点,而答不出题。造成这些情况的发生也有教师的原因,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复习方法的讲解,在学生使用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时,也没有加以纠正和指导,因此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
3.受学习心态的影响
学习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经常性出现紧张,害怕,敏感,脆弱的心态。部分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教师应当在考前对她们进行情绪梳理,放松他们的心情。部分学生过度重视分数成绩,认为一次成绩的下滑都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从而对自己丧失自信心,教师应该及时纠正他们的心态,教导他们科学看待分数变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时,容易出现烦躁情绪,教师应当教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1.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开展跟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游戏,比如用两根绳将两位学生的手腕交叉绑在一起,如何在不解开绳子的情况下将两位学生分开。通过这个小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主思考能力,寻找到解决办法,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适当地拓展课外知识,比如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名人事件,也可以收集一些趣味数学问题。
当学生出现学习疲劳,课堂气氛低迷的时候,通过展开问题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有利于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致。教师还应当积极为学生推荐数学竞赛,让热爱数学的学生保持激昂的状态,获得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为其他学生发挥出榜样作用,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致。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劳逸结合,过度学习的方法不可取,还有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风险。
2.传授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主要分为课前预习,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都应该为他们传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先熟悉简单的基础知识,对课程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后面的重难点学习做好铺垫,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不会或者是重难点的地方,应当做好笔记,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就会有先后顺序和重点,能够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要捡重点来做笔记,方便复习的时候查看翻阅,有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向教师或者学生问清楚,而不是盲目的自我学习,试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理解知识点。复习是巩固知识点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加强监督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工作,对于新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吸收。或者通过让学生做课后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部分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放慢教学进度,单独安排教师或者学生单独进行辅导。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有自己的错题集,将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错题集题收集起来,着重复习,以防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思考时间进行头脑风暴。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方法,再通过课堂交流分享思考结果。教师应当培育学生养成做笔记和制作错题集的习惯,有些学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点,过了一段时间就遗忘了,复习的时候没有笔记引导,很难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学生在复习时要善于利用课本目录或者大纲来进行复习,课本目录是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概括,依靠它可以有效开展数学复习工作。学生在做笔记时也应当有框架结构,方便复习工作的进行。对于重点或者难点的数学公式学生可以记在随身携带小本子上,在平时等待排队,课间跑操的空余时候拿出来记忆,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4.及时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
数学学习是一件漫长而枯燥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沟通交流,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当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对于成绩有所下滑的学生,应当树立他们正确看待成绩和分数的观念,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他们自己真正的实力。部分学生成绩下滑也要及时找出原因。如果是考试前情绪的影响导致成绩下滑,教师应当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排解学生不良学习情绪。如果是学习方法的不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步较大,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手段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这样还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诉述,高中生应当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数学学习,虽然数学知识点多且抽象,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摆脱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主思考,敢于挑战自我,有困难要及时向学生和教师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崔君柱.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1(13):101-102.
[2]彭宽仁.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学习策略探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杜春香.谈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1(10):95-96.
[4]郑青梅.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
简介:胡华 男(1991-)重庆 本科 中学二级教师 重庆市江津第八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