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谷良
彭州市丰乐学校 邮编:611938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由此可见,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我们不能光看教师教得如何,而应着重了解学生学得如何。只有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灵活,教师“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
引言:现如今,理论讲述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小学教学课堂,事实上,教育者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日后学习的效率就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展自主学习教学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方式。本文从真实的情况出发,对如何自主学习课堂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利用情境开展课堂,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想法
情境可以马上将学生引入真实的场景中,因此,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创造巧妙的、易于理解的情境。例如,教师在开展 “分数加减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李华在家举办了一个生日聚会,其中,李华的好朋友张明、小丽和小灵都去参加,李华妈妈将李华的生日蛋糕平均的分成了八份,李华吃了两块蛋糕,张明吃了三块蛋糕,小灵和小丽分别吃了一块蛋糕,问,李华,张明,小丽和小灵一共吃了几块蛋糕?这些蛋糕是整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块蛋糕?剩下的蛋糕是整块蛋糕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一情境,学生马上就能认识到分数加减法能够应用在哪些地方,同时,这一过程也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最终的答案,通过学生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有方向的探究和思考才是有效的自学过程,由此可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必不可少。其中,课堂上的自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指引方向,同时,也能够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条件,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 “长方体(一)”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寻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并带到课堂上,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几个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和探讨最终的答案,即“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面与面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长方体的面都是什么形状?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与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手中的长方体寻找答案,并得出长方体的基本性质。再比如,教师在开展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几张纸,其中,这几张纸有六条竖向折痕,即,这张纸被均分成七份,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几个计算式,即“4/7÷2=?,4/7÷3=?”并要求学生通过手中的纸思考计算式的结果,同时,要求学生用黑笔画出计算式结果所占的纸张面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意识到一张纸分出的小长方形就是整张纸1/7,四个长方形就是4/7,其中4/7÷2就是将四个长方形分成两份,其结果就是两个小长方形,即2/7。当学生面对第二个题目时,会发现四个小长方形不能平均的分成三份,当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即“从另一个方向分割是不是也能达到目的呢?”学生经过老师的提示就能想到可以从横向折叠出三条折痕,即将整张纸横向的分成三份,之前四个小长方形也被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就是4/7÷3的结果。整张纸被分成21个更小的长方形,4/7÷3占据四份,即4/7÷3的结果就是4/21。
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扩展学生的思维
小组讨论能够使的学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为其他同学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能够找出自身存在的思维误区和错误,进而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开展 “分数除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五年一班正在上体育课,其中,有六名同学在踢毽子,这些同学是整个班级的2/9,你知道五年一班共有多少人吗?”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个题目的结果,有的学生想到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答案,即,可以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将这个长方形平均的分成九份,其中两份标注为2/9,并表示这代表踢毽子的人数,由此可知,1/9就表示三人,那么整个班级就是3×9=27人。还有的同学想到可以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由跳绳的人数是班级的2/9可以得出,五年一班的总人数×2/9=跳绳人数,即2/9x=6,x=27,x就是五年一班的总人数。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交流,最终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能够明白不同思路和不同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踊跃。教师可以依据以下集中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第一,利用情境开展课堂,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想法。第二,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第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扩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米贵武.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方法分析[J].新智慧,2020(10):94.
[2]刘文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创新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82.
[3]区杏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