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蒋孟超 尹思琴 蒋寒
[导读] 酒后驾车事件频繁出现,酒后驾车风险越来越高,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要重视酒后驾车这一违法行为。

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蒋孟超  尹思琴  蒋寒  河北金融学院

摘要  酒后驾车事件频繁出现,酒后驾车风险越来越高,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要重视酒后驾车这一违法行为,本文以酒后驾车事件为起因,对酒后驾车风险、特征进行分析、对酒后驾车行为提出应对策略,降低酒后驾车的风险需要全民引起重视,大家共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重视酒后驾车事件,避免风险发生。
关键词: 酒后驾车;应对策略;预防控制
        1 酒后驾车的案例
        据央广网报道,2020年6月17日下午5点,徐州交警路边设卡检查,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加速倒车,撞上路边树木,后又倒进路边水沟。经调查驾驶人因喝喜酒酒后驾车且不是初犯,驾照仍在暂扣期。见交警检查,慌忙躲避,结果开进沟里,造成车身损坏严重。
        2 酒后驾车的风险
        2.1行政处罚风险
        案例中的驾驶员在驾驶证暂扣期间酒后驾驶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规定由公安交通部门约束醒酒并且要进行罚款2200元、吊销驾照还有15日的行政处罚。
        2.2保险公司的免责风险
        案例中驾驶员因躲避交警人员的检查加速倒车后不慎开进沟里,车身损坏严重。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酒后驾车。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驾驶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不给予赔偿,驾驶员需自己承担事故费用。
        2.3 刑事责任风险
       案例中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造成他人伤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案例中驾驶员破坏了公共资源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3 酒后驾车的特征
        3.1酒驾的影响因素
        3.1.1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较轻,驾驶员不重视
        通过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酒后惩罚力度较轻,69.8%的人认为酒驾不绝的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过低",驾驶员可以接受惩罚措施,才会以身犯险。                      
        3.1.2驾驶员的侥幸心理
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的驾驶年龄一般是在5年以上,驾驶员认为自己对车辆和道路的足够了解,认为交警不会每时每刻都在查酒驾,自认为可以躲避检查,但随着酒驾引起交通事故的件数越来越多,交通部门加大了对道路的临检,驾驶员失算。
        3.1.3公众接受的酒后驾车教育不足
       驾驶员在进行机动车驾驶证考试前对有关的驾驶知识了解较少,随着驾龄的增长,书面知识没有完全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所以导致驾驶法律知识盲区。
        3.2酒驾的危害性
        3.2.1对机动车的操控能力降低
        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因酒精的麻痹作用导致对车辆内部操控系统把握不准,反应不迅速,对刹车油门使用错误,易发生交通事故。
        3.2.2对路况的判断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
       驾驶员因代驾不能及时到达或者所到目的地距离较近就会选择自己驾车,但酒后容易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在面对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和开车的速度不能完全掌握。
        3.2.3视觉障碍
        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导致驾驶员对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敏感,在行驶路程中,容易发生撞车事故。
        3.2.4心理素质差
        喝酒后的人容易放松,精神不紧绷,由于酒精的原因往往不听人劝导,一意孤行地去试探,但在驾车中容易走神,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4 酒后驾车风险的应对策略
        4.1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教育,避免风险
       在获得驾驶资格证的考试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考试的监管力度,防止作弊行为发生,正确的驾驶行为是保证公众安全的必要条件,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的生命健康着想。
        4.2执法部门要加强对酒后驾驶人员的监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车这一目标的实现,随之而来的是事故的出现,交通执法部门要在道路必备关卡,设置安全检查人员,加大对酒驾人员的排查力度,减少风险发生。
        4.3完善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风险
        国家对于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法律制定的完善程度与发生酒驾事故的次数息息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公众要知法遵法,杜绝酒后驾车行为。
       4.4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在调查中显示,公众认为酒后驾车惩罚力度较小,驾驶员可以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惩罚力度欣然接受,这是错误的,国家要加大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惩罚力度应相应的提高,违法成本的提高,违法行为会减少。
        4.5政策支持
        酒驾行为的出现,车载酒驾控制装置的安装可以有效的控制这一违法行为。在公众购车时,国家应有政策支持,对这一装置制定优惠政策,推广车载酒驾控制装置,控制风险。
        4.6增强心理资本,杜绝酒后驾驶发生
        通过教育培训、心理疏导,提升心理资本,不断提高相关知识、技能,提高自控力与不同情境的应对能力。包括通过酒精、酒驾危害及如何防控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深刻体验酒驾危害,主动回避风险。
参考文献
[1]海赟.谈酒驾的防控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 ,1(26):74-77
[2]王嘉文.完善饮酒笃车管理体系问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9 ,2(上):54-57
[3]隋双戈.酒后驾车的防控探索[J].风险管理,2019(3)
[4]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解读酒后驾车现象[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1
[5]高扬.预防酒驾看美国怎么做[J].汽车与安全.2018,(1):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