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准确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孙静娟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孙静娟
[导读] 近些年,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事件经常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网络中,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孙静娟  身份证号码:  13233119770603****   河北  石家庄

摘要:近些年,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事件经常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网络中,引发全社会的关注。食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就要对食品进行检测。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就要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减少不利因素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视频检测的因素,寻求恰当的方法,确保食品检测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关键词:食品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确保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是保证检验检测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样本的采集、操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仪器的准确性等等,一旦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没有安全保证的食品流入市场,进而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有害食品,增加食品安全的稳定性,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市场规范,杜绝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检测的必要性
        食品检测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不断提高食品检测的技术手段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食品检测,不仅可对食品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还能检验食品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而从根源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食品检测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控的手段,通过进行食品检测,可筛选出不合格的食品,使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食品类型多样化,导致食品质量出现的问题也有了多元化趋势。因此,科学有效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不仅可以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也能让食品行业健康安全的发展。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监控和管理技术手段有很多。在多种类的检测技术中,食品检测是对食品质量安全最主要的监管手段。理化检测技术可从对食品成分进行科学判断与分析,使食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食品检测是对食品质量安全管控的最直接办法,能充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2.1样品与环境对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检测人员在抽取相关样品时,若没有对药品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就可能影响到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环境对食品检测结果同样起重要的影响。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因素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检测人员要保证食品检测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并了解各个环境指数的含义和内容,在检测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
        2.2人为的影响
        食品检测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作,检测人员需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如果检测人员在实验工作中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如检测人员管理松懈、违规操作、缺乏责任感,使工作得不到落实,从而影响食品检测的结果。检测人员不专业,对操作不熟悉,操作流程不够规范,也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出现误差。若检测人员技术能力差,对先进的检验技术不了解,甚至会使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提升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有重要作用。
        2.3实验过程的影响
        食品检测过程中,要遵守严格性原则,食品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质地优良,仪器设备要精确校准且操作过程要避免误差等。食物的成分比较复杂,实验过程中样品的分析处理比较麻烦,需要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来强化试验控制,但复杂的实验环节容易出现纰漏,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再加上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控制不够严格,就难以保证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市场上食品的安全性。



        3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的举措
        3.1加强样品管理
        食品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采集过程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样品数量要满足检测的需求。避免样品被污染。取样完毕后,要及时对样品进行包装,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要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对固体样品进行检测时,可在其表面喷涂相应的物质。对粉末样品进行测试时,需通过无菌处理的方式实现混合与测试;对液态样品进行测试时,需提前对样品进行摇匀处理;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进行测试时,需对样品的均匀性进行合理控制,并在正式测试前对样品进行过滤处理。检验人员通常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并保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取样,这样才能避免杂质污染样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加强人员培训
        食品检测机构需要定期地给检测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工作。首先,需要确保每位检测工作人员都明确检测工作所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最为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检测工作规范要求》《食品药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等。培训工作需建立严格的培训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检测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评估,将培训结果应用于检测人员日后的晋升考核中。开展食品安全检测还需要聘请不同能力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检测工作。例如,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作业中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检测设备开展定期维护检修工作,对于食品报告审核人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数据,发掘出食品在安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等。
       3.3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食品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法规和规章规定了食品检测步骤,并规定了对违反法律和规则的惩罚措施,这对食品检测人员起到了警告和威慑作用。除了加强立法,使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外,还应严格根据法律法规,针对并督促相关个体,例如,当公司食品检验不合格时,应严格限制出售的食物,并持续关注不合格产品;与此同时,还要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采取适当行动,严厉处罚不良行为,以严格控制食品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3.4对检验环境进行优化
        由于检验环境直接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分析具体的环境条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控制。对物理检测和化学检测而言,温度造成的影响极大。如果采用电容方法进行检测,需保证实验室的温度在20℃左右。要制定完善的测试解决方案,掌握相应的测量标准,并及时对温度进行校准,对温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5对仪器和试剂进行有效的管理
        要选择合适的仪器与试剂,才能保证最终的检验结果准确。要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维护,保证其检验的精准度。可根据试剂的特征选择相应的存放方式,严格保障试剂的有效性。检验人员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时,需明确检测项目,确保其与项目相对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部分化学试剂会有一定期限,需明确试剂的保存环境。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饱”已经不是人民大众的要求,如何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提高食品安全已经迫在眉睫。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有害物质的查处水平,增强相关职员的培训强度,确保检查结果可靠,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严格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与健康。
参考文献
[1]胡鹏飞.食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研究[J].中国食品,2021(4):126-127.
[2]李剑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食品,2021(2):126-127.
[3]刘振泽.察右前旗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问题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