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王强学
[导读] 本文着重就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发展荷兰豆产业的优劣势,并就如何推动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武定县插甸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王强学  651606

摘要:本文着重就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发展荷兰豆产业的优劣势,并就如何推动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荷兰豆;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荷兰豆,又称蜜豆或蜜糖豆,属豆科豌豆软荚豌豆变种,可作为食用幼嫩鲜荚、鲜荚粒为主的豆类特菜[1]。荷兰豆最早起源于中亚、地中海和埃塞俄比亚等近东地区,属长日照植物,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可栽植于排水良好的沙土壤或新垦地中。在我国荷兰豆栽种时期随着不同地理区域而不同,通常情况下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播种,而在北方地区一般春耕、夏收,也可利用于早春和秋季栽培。
        近几年,武定县制定并实施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优先推广特色蔬菜产业,特别是在插甸镇以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荷兰豆产业,有效地推动了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本文注重就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优势
        (1)在土地资源优势方面,插甸镇位于武定县中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7km。国土面积320km2,山区面积占97%。全辖镇12个村民委员会142个村民小组,127个自然村,总人口23609人,6503户,其中农业人口 22861人,非农业人口人684。全镇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傈僳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7%  。插甸镇林地总面积2.445万hm2,公益林面积1.342万hm2(其中:省级公益林10454.33hm2,国家级公益林797hm2,地方级公益林2166.65hm2),商品林面积0.836万hm2。可见,插甸镇实施荷兰豆产业具有极为雄厚的土地资源优势。
        (2)在自然气候优势方面,武定县插甸地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为:冬暖夏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降水丰沛,干湿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2度;年平均降水量999.7mm。年平均日照数2326.2h。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金沙江谷地热量丰富,东部高原、坝区次之,东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形成北热、南暖、东西凉的分布格局。呈现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的景象。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日照丰富 ,气候温和 ,有利于蔬菜生长。全县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小,适合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2]。
        (3)在荷兰豆种植技术和产品品种优势方面,随着近些年插甸地区农业科技部门对荷兰豆生长特性、产品特点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结合了国内荷兰豆主要生产区域的种植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的、适宜的插甸地区荷兰豆种植技术。该种植技术充分融合了荷兰豆播种技术、搭架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采摘技术等。此外,在插甸地区荷兰豆新品种引进方面,逐步扩大了该地区荷兰豆品种,现已形成了包含小荚荷兰豆(合欢荷兰豆 66)、中荚荷兰豆 、大荚荷兰豆 (食荚大菜豌 1号、甜脆豆)等品种[3]。



        二、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劣势
        目前,插甸地区在发展荷兰豆产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或问题,具体表现有[4]:
        第一,插甸地区当前整体耕地产出率相对偏低,部分耕地种植了马铃薯、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致使在荷兰豆种植面积方面受到明显影响。该区域中配套的水力资源和相关设施对荷兰豆种植保水、保浇灌、保肥等特殊生产技术要求水平偏低。
        第二,荷兰豆种植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化农业推进也逐渐增强,而农民在科技能力和效益意识方面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的发展。在种植过程中,许多农民习惯于传统种植方法,难以适应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种植管理要求,这种情况下导致该地区荷兰豆种植效率显著下降,种植成本明显提升。
第三,目前插甸地区荷兰豆种植模式仍沿用一家一户式生产方式,产业化荷兰豆种植模式尚未形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严重限制了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是荷兰豆产业化种植资金较大,技术要求高以及对耕地面积和劳动力需求多等。
        三、推动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针对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为推动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
        第一、加强插甸地区荷兰豆种植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增强其效益意识。在武定县建立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体系引导、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推广荷兰豆先进技术及应用,进而不断提升插甸地区荷兰豆种植技术整体水平。
        第二、不断提升插甸地区荷兰豆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条件、落实标准化生产、打造高标准菜用荷兰豆示范区,以推动其市场拓展。在插甸地区建立相应的荷兰豆协会,以协会形式主推该地区荷兰豆产业化发展模式。
        第三、加强武定县《菜用荷兰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定》,不断完善相关规程,通过宣传、培训、大力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创建插甸镇荷兰豆绿色食品品牌。
        第四、加快插甸镇荷兰豆产业升级,创新发展,转变传统家庭式种植模式,逐步推动荷兰豆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选择、培育适宜种植的菜用荷兰豆新品种,提高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注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菜用荷兰豆生产、销售、贮藏、加工,推动荷兰豆采收机械化发展,积极引进和发展菜用荷兰豆加工企业。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发展具有其独特优势和相对发展劣势,应着重就其存在的劣势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插甸地区荷兰豆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润福,高原夏季荷兰豆新品种筛选[J].北方园艺,2014(07):33-35
[2] 贺生瑞,侯芳莲,互助县荷兰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8期,382-383
[3] 罗兴会,许燕,谢林慈.巍山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382-383.
[4] 周利长,乳源县大布镇绿色荷兰豆出口现状及对策[J].长江蔬菜,2010(1):55-57
[5] 王永锋,新乡市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1(4):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