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潞河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质量管控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提升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路面施工环节,在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后,有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综合性能,在改善路面平整度、保证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等方面均大有裨益。
1道路工程中提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必要性分析
沥青路面的建设对我国道路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提升道路的安全舒适性,促进我国道路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另外,道路在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施工技术,增强道路的安全性,对于人民群众自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不合格,就会经常出现各种交通事故,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较大的风险,比如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合格,造成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开裂问题,对驾驶人员的判断产生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正确反应,造成交通事故,甚至部分路面存在坍塌的现象,对行车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升道路的安全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故障的概率,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2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2.1提升路桥基层顶面的施工平整度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层顶面的施工平整度会影响沥青面层的平坦程度。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路桥基层顶面的平整度,为后续沥青层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人员应做好路基的控制工作,保障路床施工的平整度,再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直到完成沥青面层的施工。完成路床阶段的施工后,施工人员应通过摊铺机进行基层的摊铺工作。工作人员常运用平地机、推土机等进行路桥基层施工作业,该施工方法会影响地基的夯实度,降低后续沥青面层的施工平整度,施工技术人员应避免应用该施工方法进行作业。
2.2混合材料配比技术
在施工初期就要做好原材料的挑选和准备工作。挑选内容有混合材料的质量把控以及配比方式的把控。科学的配比实验能够挑选出最具抗压性和韧性的混合材料进行施工。因此这也是路桥施工需要进行的第一步研究。先将选好的原材料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实验室中进行配比和研究,研究结果过关就可以继续之后的操作。在这期间需要根据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对应的配比,配比之后要持续性地搅拌让其充分的融合,否则实体的互斥性会造成后续施工工程中材料的不稳定。相关混合材料的配比质量问题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就能够得到质量稳定且实用性很强的混合材料。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混合配比技术是基础性也是关键性的环节所在,根据施工地区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同可以适当做出灵活的调整和改进,但总体来说,施工材料的保障是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保障的基础。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以试验所得的数据为基准,组织摊铺作业,期间加强对松铺系数、摊铺速度等指标的检测与控制,使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到位,不可产生拖痕或断层等质量问题。2台摊铺机呈梯队联合作业的方式,前后相距5~10m,维持相同速度行驶,避免设备碰撞。摊铺期间遇雨天或是下层表面存在积水现象时,不允许组织摊铺作业。沥青混合料运抵现场后加强质量检测,温度在110℃以内或是遭雨淋时均不可投入使用。碾压期间按常规方法处理横纵接缝。摊铺机维持匀速行驶状态,应保证沥青路面不存在波浪等质量问题。摊铺速度稳定在3~4m/min,施工现场与拌和站积极沟通,协调好生产作业的关系,由拌和站及时生产混合料,避免停机等料或沥青混合料产量过剩的情况。
因特殊情况而停机时,应锁紧摊铺机熨平板,以免其下沉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质量问题。气温超10℃时,应保证停机时间在10min以内;而停顿时间超30min时,需通过冷接缝的施工方式处理接缝。每班摊铺前需预热熨平板,使其温度至少达到70℃,在此条件下组织摊铺作业。
2.4沥青碾压技术
沥青碾压技术是为了稳定和扎实材料,利用压路机的大压力,在将路面碾压平整的同时检测其实际的承受能力。在沥青路面铺设完毕后,就需要开始进行碾压,不同沥青道路选择的压路机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碾压之前,需根据该道路实际可承受的压力选择压路机。在碾压时要确保速度的平均和重量的平均。对压路机的碾压次数以及碾压速度都要进行设定,因为该沥青路面还未真正成型,地面较为脆弱,压路机的压力过大或者不够平均都有可能对路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常规路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控制在3km/d,这样的速度能够照顾到路面的细节问题,在确保整个路面碾压结实的情况下还能够进一步的平整路面。碾压技术需要考虑到初次碾压和二次碾压,因此施工过程中最好进行详尽的道路施工记录,这样在关键时候能够确保其问题有所追溯。
2.5透层粘层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若想有效降低路桥路面施工作业时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施工单位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路缘石的施工管理及防护工作,避免出现溢出等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在铺设沥青时若想保证其均匀性,可采用多次喷洒方式,并确保第一次沥青的喷洒能够完全渗透,同时针对遗漏位置需及时进行补充,其次,还需根据沥青的凝固情况及时撒入石屑,该方式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
2.6表面层施工技术
(1)对表面层的放样工作进行严格把控。详细的分析具体的路面施工方案,明确各个控制要点,并对表层样线进行科学设计。表面层的施工作业应以此作为放线标准,同时还要根据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放线的测量点,放样工作必须与表面层施工的技术规范相适应;(2)提升沥青施工的质量。在对透层和黏层进行施工作业时要精准地计算出沥青施工中所需要的各项参数和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来提升沥青施工中参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其不出现遗漏或洒布不足的问题,避免沥青的过分渗透。
2.7裂缝处理
沥青路面有四种常见裂缝情况,分为横向、纵向、龟裂、块状裂缝。横向裂缝主要是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路基的压力超过了路面的承受范围;纵向是沥青摊铺过程中压实度出现了问题;龟裂主要是由于超载车辆反复交替变化;块状龟裂则是由横向、纵向裂缝交错,形成了较大面积裂缝。路面一旦出现裂缝现象,施工人员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补救处理,防止水等液体渗入路面内,造成更严重的路面损害。对于面积比较小的裂缝,要将裂缝处理干净后灌入沥青进行填充,如果裂缝面积较大,就需要对原有沥青路面进行重新摊铺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工程项目中,沥青混凝土层的施工作业较为重要,严格把控各施工环节,提高施工作业水平。同时,应采取科学的管控方式,完成沥青混合土层的施工作业,确保路桥工程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方松涛.对于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18):204.
[2]毛健民.关于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20(10):70.
[3]郁志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技术应用的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1):78+80.
[4]贺书云,周世鑫.沥青路面绿色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S1):1378~1381.
[5]赵飞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