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所谓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就是指以保证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与实现建筑工程高品质建成为目的的管理工作。质量监督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多方面的管理内容,相对而言,对建筑的功能性以及建筑主体建成后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如果想要在当前建筑领域占据一定的行业地位,项目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绝对不能马虎,同样的只有在严格严谨的监督管理下,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管理;质量监管;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分析
1.1 质量监督执法不严格
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在法律法规的具体操作层面,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部分执法者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指导工作,导致执法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讲人情、讲人际关系等情况频频发生,给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公正执法。一般来说,质量日常监督工作主要是由相应的监督机构负责,需要经过执法、取证和调查等多项工作来完成。由于此类工作具有专业性以及工程质量具有技术性特点,很多非专业人员无法胜任工作。除此之外,调查取证和执法处罚分离。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或者部门负责,很多处罚申请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失去了具体的监督监管作用。
1.2 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待优化
目前来说,建筑工程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绿色施工标准以及高质量生产标准等的实施,促进新技术与新材料等地推广应用,因此质量监督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情况。如果想要实现对工程建造质量的严格把控,必须要进行监督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优化,提出适合当前生产模式以及方法的监督管理手段,促使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量落实。采用智慧化技术手段能够适应当前的工作情况,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从信息化建造的情况分析,还存在信息化水平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引入智慧化手段,促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创新,提高监督水平,实现监督的意义价值。
1.3 质量监督队伍素质待强化
首先,缺少专业化人才。随着质量监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若想适应高要求的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要积极引入专业化人才,壮大质量监督管理队伍,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其次,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待增强。目前来说,基层质量监督管理站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巨大。作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能够深入工作实践,采取全面有效的方法,扎实落地监督工作。部分人员到思想意识水平不高,缺少责任意识,未能将自身工作与质量监督工作紧密融合,导致此项工作未能落实到具体,常常存在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或者形式化问题,影响监督价值的实现。最后,缺少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筑行业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业,很多新事物的出现会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新挑战。基层工作部门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做好人员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业务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满足当前建筑质量监督工作的需求。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政府的直接监管、规范业主的行为
依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强调政府对建筑行为的宏观调控和提高建筑监管现状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直接管理,严格遵守承包商施工前的资质等级,对施工期间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完成后,验证项目的质量,确定项目的质量。尽量根除施工企业和建筑构配件生产厂家按规定向质量监督机构缴纳监管费用的做法,确保政府建设监督机制真正落实监督职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以行政许可法为武器。各种各样的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壤政策已在各地公布,政治秩序统一,政治秩序众多。特别是要注意监督新的不合理收费,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2.2 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为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监理单位可以定期进行业务评比,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做出表扬和奖励。此外,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学习效果,首先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学习更加便捷可以让其进行网络学习。做到以上要求,更加有利于管理人员监督管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其在工作时可以做到主次分明,有条不紊。
2.3 增强安全质量意识
在工程作业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为了对这两点进行保证,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意识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因为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树立决定了房屋建筑水平,所以可以对专业技术操作人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因为房屋的使用者为住户和业主,所以施工计划要以符合用户的合理要求为目的。此外,为了收获理想的经济效益,可以根据合同内容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帮助施工单位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培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特别培训,同时定期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提升其职业素养,让工作人员的设备使用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做到工程质量最优化。
2.4 有效处理环境污染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尽最大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上,可以先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用车载的方式运输到垃圾回收地点进行丢弃,为了避免对土地和水源进行污染,减少水质恶化,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绝对不可以出现。不仅如此,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等也应该立即做出处理。除了建筑垃圾以外,噪声污染问题在当前来说也较为常见,需要给予重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白天时噪声应该控制在85dB以下,夜间则需要在55dB以下。为了减轻噪声污染,可以从来源入手,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以通过选用性能较好和声音较小的设备来进行工程作业,同时也可以采用相关材料对墙体进行改造起到隔音效果。在施工现场还有一种常见的污染来源,那就是粉尘,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忽视对于粉尘的处理,导致其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应该就粉尘污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可以从两个环节入手,首先是运输环节,为了避免扬尘的情况可以对装有泥土粉料的车厢进行密闭。在泥土粉料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洒水车进行洒水作业来去除灰尘。
2.5 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体系
当前,社会信息化运用较广,但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准整体偏低。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领域也应注重信息化发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使质量监督工作高效、稳步运行。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中较重要的环节,其涉及面较广、复杂性高、操作难度大,也促使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是城市化发展比较重要的内容,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有效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54–57.
[2]何艳.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4):298,314.
[3]张惠贤.刍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J].江西建材,2016(19):296,300.
[4]胡家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关键要素探究[J].居舍,2019(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