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周斌彬
[导读] 摘要:当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尤其是中职教育。
        三门技师学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100
        摘要:当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尤其是中职教育。电气专业是比较热门且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之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以工学结合为背景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先是分析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之后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专业人才的续期不断提高。工业快速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是比较基础的专业教育,电气专业教师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电气专业学生的发展,提高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全能型专业人才。
        1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
        1.1缺乏师资
        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质量,由此可知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前提[1]。然而当前阶段绝大部分中职院校都普遍存在缺乏师资的问题,且从教师聘用方面分析缺陷较多,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通常都选择综合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学校,这也是绝大部分中职院校缺乏师资力量的主要原因。二是中职院校教师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且福利待遇不好,优秀的教师通常选择各方面薪资待遇高的学校。三是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师整体综合能力不高,无法满足新时代电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要想培养优秀的教师,前提就是具有强大的师资,这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2]。但受到缺乏师资这个问题影响,中职院校无法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1.2教学条件受限
        现如今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比较常见的问题为缺乏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说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电气教学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电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二是中职院校很少有机会获取社会资金,电气专业设备购买资金紧缺。三是中职院校面积小,很难建设专业的专业实训基地、设备教室等等,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新时期电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部分中职院校综合能力不强,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1.3学生学习态度不正确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认为所处的院校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就算是同一专业不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差距较大,因此在学习上并没有全身心投入[3]。二是学生还未踏入社会,没有意识到该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无法明确规划自己未来的就业生涯,无法全身心投入专业课的学习中。
        2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对策
        传统的电气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体系不健全、教育理念单一、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不稳定等问题,教师要正确看待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
        2.1优化教育体系架构
        中职电气专业教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提高学生技术实践能力,优化现有的教育体系架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设计电子实践课程时加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自我职业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电气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自主学习电气设计相关的能力和技巧。教师设计电气专业课程时应结合电气行业技术人才需求和电气行业技术,深入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职业规划,构建完成的课程体系,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学习计划。首先,教师设计教学计划时应立足学生基础能力。比如第一年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等,在教学中设定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统一攻克理论知识任务。其次,综合电气专业的实践课程。

比如学习了电机电工技术、编程控制器等知识后笔者带领学生深入工厂,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顶岗实训中深化对理论知识内涵的了解,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4]。
        2.2完善教学条件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院校不仅要加大力度建设硬件设备,而且要建设实训基地,以电气专业课程为基础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并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实验机器,完善组装、调试设备并定期维护等等,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先进且稳定的环境中加强自我实践技能。电气专业教师在实践环节中要立足项目化教学,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理论知识,将学生带领到实验室中,在学的过程中做、在做中学,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互相分享自己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中职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学习的中后期教师可以立足工学结合背景设置综合课程,以学校现有硬件设备为基础融合不同方向的电气专业知识,发挥现有实验应激设备的作用,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保证贴合实践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专业指导[5-6]。
        中职院校电气专业课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电子电路、电工学等等,教师要在设计综合课程时融入变频器、继电气、可编程控制器等等,调动学生探索积极性,理解理论实践中不同元件发挥的价值。综合项目操作和实践中学生反复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务实基础,学生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对学生实践应用无疑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素养的了解,培养学生优良的工作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熟悉企业规则制度,提高学生品质,使学生在日后就业中明确方向并坚定信念。
        2.4加强校企合作
        电气专业教师工学结合背景下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落实工学结合目标[7]。因此,中职院校应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在明确电气专业培养人才指向性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更好的单位加强与中职院校的合作。比如电气体转岗实训时学校可邀请电气相关企业到学校配套安置实训设备,学校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内可以随时掌握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电气专业知识与技术方面的更新,加大实训力度,逐步完善课程设计。
        结束语
        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对电气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必须改革中职电气专业教育。工学结合背景下电气专业教学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教师应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江丽.关于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电子制作,2017(3):98-99.
        [2]杨素果.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7):215-216.
        [3]王蕊.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J].山西青年,2020(5):235-235.
        [4]陈子威.关于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187-188.
        [5]杨彦娟.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332-333.
        [6]张国武.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11):158.
        [7]杨素果.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J].孩子天地,2016(27):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