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新疆喀什 84480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管理已经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传统的管道建设管理理念、手段、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环境对管道建设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由于油田管道的地域分散,随着油田产量的快速增加,原油储输需求量大幅增加,传统的管道管理建设逐渐难以满足石油企业对管理体系的需求。只有不断基于数字时代的智能化建设,才能有效解决高管道安全建设费用和低油价所带来低成本建设的难题。
关键词:过程方法;油气生产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引言
在国家“走出去”的能源战略下,中石油海外油气资源投资经过25年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已在全球32个国家管理运营88个油气项目,而海外油气开发项目评价、经营生产、高效开发都依赖于油气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数据源点采集,建立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共享和管理于一体的地质静态、开发动态数据管理平台,成功实现对油气藏地质基础研究一体化、油水井开发动态综合分析自动化,该平台将成为保障海外油气项目高效运营的大数据信息技术。
1油气生产建设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1.1油气生产建设面临环评违法处罚风险加重、审批难度增大等压力和挑战
一些油田企业为完成油气产量任务,在环评问题上,存在着“干”与“评”脱节的现象。部分油气生产建设项目不是先评后建,而是边建边评,有的甚至是先建后评。2015年1月1日,环保法修订案施行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环评未批先建或先建后评等违法行为,不再要求限期改正,而是直接处以罚款,有关人员还可能因为拒不改正环评未批先建行为,被处拘留,企业将因环评违法行为,被纳入环境违法“黑名单”,付出高昂的经济损失、失信成本等。在环评审批方面,油气生产建设项目除了会因所在地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受到环评限批外,如果相关地区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也会产生同样影响。环评机构为规避自身法律责任,也会依法从严履行职责,寄望其降低环评标准和要求会更加困难。加之,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特殊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油田企业在相关区域的生产建设必然面临环境准入门槛更高、执法监管更加严细等限制约束,进一步增大了油气生产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难度。
1.2社会公众意见对油气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影响增大
对依法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油田企业应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否则将难以通过环评审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负责环评审批的部门应全文公开报告书。公众参与度越高,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也越高,导致环评审批周期延长。特别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为建设项目环评报批的前置环节,可能导致“公众反对即是风险”的情形发生。因此,油田企业不能只关注自然环境保护,还应高度重视项目周边群众的利益诉求,获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如果出现“大部分群众持有强烈反对意见,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或是部分群众持有反对意见,可能引发局部矛盾冲突,或者产生一定社会负面影响”等情形,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将不予或暂缓审批相关项目的环评文件。
2过程方法在油气生产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项目设计书审查
设计书内容包括:(1)研究的现状和条件、研究任务;(2)根据顾客要求编制项目详细研究内容、研究流程、任务阶段划分;(3)技术思路、方法及难点;(4)研究计划;(5)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6)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时间安排,即项目开题(设计)审查、中期检查、终审;(7)人员组成与分工,其职责和权限;(8)经费预算。对审查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经项目组修改后上报委托方审查。
2.2项目阶段审查
分为定期或不定期审查,包括定期的中期审查。根据项目进展及设计要求,生产技术科组织对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成果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阶段审查至少一次,即中期审查,项目执行的中期(每年的8—9月份)生产技术科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院科委会)对项目进行检查,重点对项目进展、初步认识与成果质量、存在问题及后期工作安排做一次全面评估,并形成评估纪要。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对项目成果进行整改完善。
2.3项目三级质量管理
研究院项目挂靠在“研究所”下设的“研究室”。项目质量管理实行研究室(室级)、研究所(所级)、院科委会(院级)三级质量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首先开展室级审查,由项目长按室级主审人审查意见整改完善后,再经室级质量责任人审核通过,提交二级(所级);其次开展所级审查,由项目长按所级主审人审查意见整改完善后,再经所级质量责任人审核通过,提交三级(院级);然后开展院级审查,由项目长按院科委会主审人审查意见整改完善后,再经院级质量责任人审核通过,提交顾客单位。项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都执行研究院内部三级质量审查,每级按PDCA循环管理,按设计书输入内容、日常生产科研工作要求开展策划(P),项目组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路线、资料等开展研究工作(D),根据顾客或研究院要求开展质量审查(C),然后由项目长组织项目组根据审查研究进行完善,最后由质量责任人审核确定项目是否达到评审意见要求(A)。三级质量审查的PDCA循环依次由室级、所级、院级阶梯式上升运行发展,最终完成顾客审查的PDCA循环。
2.4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成果质量,促使研究人员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研究院制定《生产科研量化考核加减分实施细则(试行)》,以此强化项目奖惩管理。(1)生产技术科根据分公司、研究院等相关审查情况,严格执行正负面清单扣分记录,于次月上旬发布生产科研正负面清单执行情况通报。(2)加强各级质量责任人考核,与研究院质量管理负面清单挂钩。项目相关各责任方奖罚比例为:项目组(含一级质量审查):二级质量审查:三级质量审查=1:0.2:0.1。(3)项目长、质量审查人如未认真履职,导致质量事故发生,按照研究院质量事故管理细则给予相应处理。
2.5项目验收审查
项目成果报告终审前,生产技术科组织院科委会对项目进行院审,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合同、设计要求,并对成果质量做出综合评价,院审结论按五级评定:优秀、优良、良好、合格、不合格,院审合格后方可提交顾客终审。
结语
近年来,提出“双百亿”气田建设目标,研究院承担的生产科研项目数量随之逐年增多,造成项目三级质量管理执行力不够、过程管理记录形式化、体系与生产科研两张皮、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等,致使项目质量潜在下降的风险。基于风险的思维和PDCA循环管理完善油气生产科研项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更能达到顾客满意。下一步将建立生产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线上审查、监督,以期预防或降低项目质量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3]肖建洪,戴荣东,侯业贵,等.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标准化,2017(1):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