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的探究 黄群 陆明超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黄群 陆明超
[导读] 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行业发展,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主要问题。室内环境污染物中苯、甲苯、二甲苯

        广西柳州和信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行业发展,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主要问题。室内环境污染物中苯、甲苯、二甲苯统称为三苯,来源主要是:溶剂、油漆、染色剂、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在这三种物质中以苯的毒性最大。苯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破坏造血功能,可引起发生白血病。
        关键词:室内空气;苯系物;检测方法


        本实验室以标准方法为基础,以毛细管柱温度为60℃、检测室温度为200℃、汽化室温度为200℃作为测定室内环境污染物苯系物含量的色谱分析条件,得到的各种苯系物标准回归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要求范围内。
        1苯及苯系物的危害
        苯是一种简单的环状有机化合物,自然存在于原油中,是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苯也是在化石燃料(石油产品、煤炭,还有少量的木材)不完全燃烧时形成的,此外它是许多化学品生产的重要中间体。过去,苯主要用于工业涂料、油漆去除剂、黏合剂、脱脂剂、变性酒精和工艺美术用品,如今,越来越严格的职业接触限值和行政法律地实施已限制了苯在这些方面地使用。涉苯职工在生产区域长时间与苯及苯系物地接触可能导致慢性和急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指苯及代谢产物引起细胞变异,抑制造血功能,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急性苯中毒是指吸入高浓度蒸汽,导致眩晕或昏迷。
        2实验
        2.1仪器与试剂
        实验室配备气袋自动进样器,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B,FID),hp-wax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53mm)。
        实验室配备空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并在管道中安装净化捕集阱确保空气氢气纯度。
        实验室配备神开公司生产制备的有证苯系物标准气体系,规格为1L的Tedlar薄膜气袋,规格为1mL、5mL、10mL、50mL、100mL的玻璃注射器。
        2.2仪器条件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恒温4min,再以20℃/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至150℃,恒温2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氢气流量:35mL/min;空气流量:350mL/min;尾吹气流量:25mL/min。
        2.3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
        实验步骤:取有证标准气体系列于1LTedlar薄膜气袋,通过气袋进样仪按仪器条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测定。
        绘制曲线: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三甲苯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会导致工作曲线斜率较低、空白易被检出、测定结果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
        因此,两相比较后,本次实验的工作曲线绘制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三甲苯的浓度为纵坐标。
        3结果与讨论
        3.1检出限的测定及讨论
        由于空白试验中未检出目标物质,因此对浓度为估计方法检出限2~5倍的样品进行7次平行测定,并计算苯系物十种物质的标准偏差、按公式MDL=t(n-1,0.99)×S计算其方法检出限(测定次数7次,t值取3.143)、按4倍检出限计算其测定下限。



        仪器条件可以达到DB31/933-2015附录E规定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要求;但是由于测定的内容物过多,及仪器本身引入的误差,不能保证所有内容物的实验精度,导致个别组份相对标准偏差RSD较大,由此可见该方法条件对于测定极低浓度样品结果的数据质量无法保证,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的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
        3.2精密度的测定及讨论
        取证书编号GBW(E)SK002053105166的苯系物标准气体(浓度为苯11.4mg/m3、甲苯10.8mg/m3、乙苯10.9mg/m3、对-二甲苯10.9mg/m3、间-二甲苯10.9mg/m3、邻-二甲苯10.6mg/m3、苯乙烯11.3mg/m3、1,3,5-三甲苯0.6mg/m3、1,2,4-三甲苯0.7mg/m3、1,2,3-三甲苯0.6mg/m3)按实验方法平行测定6次。苯系物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在0.9%~5%之间,说明该条件针对测定较高浓度固定污染源的苯系物样品(即污染源废气样品)的精密度良好。
        4对苯系物的控制措施
        4.1从危害源头治理
        加强源头治理,对涉及苯系物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规模严格把关,对涉及苯系物的工艺进行严格审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可替代苯系物的生产材料少,相关工艺又不能完全做到无人作业,因此对涉及苯系物的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的升级改造、合理的密闭通风系统设计是源头治理的重中之重。工艺流程的优化应首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安全问题,在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生产原料的同时,根据是否接触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科学划分工作岗位,严格有害与无害分开、高毒与低毒分开的原则,并根据不同岗位的接触情况设置不同的健康检查项目与检查周期[;其二是对作业场所的通风、有机废气地治理以及原料、产品、废料地运输进行合理地布局安排。
        4.2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实施
        切实可行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对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针对工作区域的所有作业岗位,健全苯系物原料的管理方案。首先,在工作区域必须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标准,设定相应警示标识,按《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设定告知卡及警戒线,在告知牌上清楚写明相关苯系物的理化性质、职业危害以及应急救援方法。其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卫生防护地培训。涉苯工人上岗或转岗,必须进行专项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工作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规程操作设备并定期检修,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做到与时俱进,真正让涉苯工人对苯系物的危害有认识、有理解、有防治的手段。最后,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具体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不断完善责任体系,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涉苯工人的主要职责以及奖惩办法,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在承担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大对防护设施的投入,杜绝违法违规现象。
        4.3监管力度与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
        卫生健康部门需加强与安监或应急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协调,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在职业健康监管职能调整期,卫生健康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尽可能缩短真空期,迅速落实各项工作。对涉苯企业新改扩建项目中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控苯系物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必须严格监管把控,坚决执行。对苯系物超标或者工艺落后的涉苯企业,加大执法检查频次与力度,严格按要求进行作业场所的整改与治理,整改不力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管理,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其投资、建设等。监督用人单位法律法规地贯彻落实和健康监护档案地建立,加大整治与监察力度。同时,对未落实管理制度、未健全职业卫生档案、防治措施不当等违规违法行为,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结论
        由苯及苯系物导致的职业性苯中毒对涉苯工人的职业健康危害十分严重,通过用人单位对涉苯岗位苯系物地控制与整治、严格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联合安监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可有效改善涉苯工人的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林辉,郭美琼,郭翔,等.9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接诊案例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8,36(4):322-324.
        [2]朱德香,马纪英,黄先青,等.苯接触工人职业病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35(4):311-314,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