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慧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是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工程,其是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因此为了保证框架结构工程质量,本文阐述了框架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其施工特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框架结构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框架结构;类型;特征;建筑工程;施工要点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是依托于建筑施工材料,以建筑结构的承重结构为基础,严格遵循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按照预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要求的施工工艺。
一、框架结构的主要类型
框架结构一般分为半现浇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等。其中半现浇式框架对现场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对梁和柱进行现场浇筑,因此,需要实现预制模板,因此,能够一定程度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但是不利于提高抗震性能。而全现浇式框架则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等施工材料,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延长工期,但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框架则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对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焊接,这样的工程施工量较小,抗震性能欠缺。而装配整体式框架则没有较多的模板需求量,同时能够更好地抗震。
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框架结构施工特征
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建筑内部的竖向构件及承载能力也必须要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内部的框架结构尺寸等进行科学设计,从而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支撑能力要求。并且,建筑工程自身还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自身承载力符合抗震、抗风载荷的要求,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首先,在对于建筑工程的抗震载荷方面分析,随着楼层的不断提高,建筑载荷的支撑力也要随之提升,所以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质量与施工技术要求,从而保证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相关设计要求。此外,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钢结构等一些框架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施工人员在设计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承载力计算,从而保证建筑自身的安全稳定性。如果仅仅通过增加框架结构的支撑板就能够实现相关要求不够现实,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情况,合理开展框架结构施工,从而增加框架结构抵抗较大变形和侧向载荷的能力。
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框架结构施工要点
(1)模板施工要点。主要表现为:①基础模板安装施工。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②主体结构模板施工。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并且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程序进行,在没有完全固定前,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③模板拆除。模板在拆除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2)钢筋施工要点。主要体现在:①做好焊接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焊接施工前,需要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②放样与下料施工。在实际施工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 左右,当总长在24m 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
(3)混凝土配筋与配箍施工要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处不但要求箍筋数量少,而且要求箍筋的截面积小。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钢筋间距与锚固长度,二者会对整体的稳固性与荷载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到控制层面上而言可以通过固定模板、施工培训以及标准化认定及现场管理等手段来予以有效的控制。从实践经验中我们发现,钢筋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能够有利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分析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如果钢筋的配筋率和配箍率较小,那么钢筋间的净距离将会较大,有利于振捣棒插入。
(4)梁柱节点处施工要点。梁柱节点处施工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影响巨大。捆扎钢筋时,必须保证箍筋数量,并且要注意钢筋的分散紧密的特点。当在节点处少放箍筋,或者没有箍筋的时候,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就埋下了隐患,所以千万不要立模后再捆扎。在捆扎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意识方面,。针对如何实现对箍筋的有效配置,必须考虑到梁与支座的距离,二者之间的距离越近,那么剪力也就会越强。要想减少剪力,所以必须合理配置箍筋。
(5)混凝土施工要点。主要体现在:①严格原材料选择。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在使用中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并按照相关规定配比好混凝土的比重,是从混凝土的角度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②合理控制配合比。合理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③混凝土浇筑施工。通常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需要通过审批,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在浇筑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保证与设计相吻合,且支撑足够牢固。
(6)内隔墙工程施工要点。内隔墙施工应该重点关注基础墙体的承重情况,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物外观的审美意识。第一、合理选材,通常都会选择那些抗震能力强、经济利润高的空心砌块作为内隔墙的施工材料。第二、要综合考虑内隔墙施工质量和建筑物外墙的美观程度对建筑物价格的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美观程度越高,对于建筑销售有着积极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框架结构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给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因此对框架结构施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利东.如何优化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导报,2019(20)
[2]徐昌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
[3]徐宗杰.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与管理科学,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