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6
摘要:现如今,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应注重综合治理,优化现有施工工艺,发挥技术优势,制定新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重点,妥善处理工程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安利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1复杂地基处理工艺
建设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层建筑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所以,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十分复杂。一般说来,高层建筑地基的埋深至少要达到建筑物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在桩基条件下,埋深应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这就是说,要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其埋置深度至少要达到20米以上,这就使地基处理技术更加复杂,特别是在软土地区,因为存在大量的施工备选方案。采用不同方案会导致工期和工程费用的不同。
1.2工作量大、技术复杂
近几年,高层建筑发展迅速。不仅仅是它们的高度在逐渐增加,而且它们的图案也越来越独特。一座城市基本上不可能看到两座完全相同的高层建筑。由于其独特的高层建筑设计,给整个城市增光添彩,但建筑结构的施工难度也一同增加了许多。框架、框架一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等建筑体系越来越多,相对于传统高层建筑,施工难度也明显加大。
1.3施工工期长且紧
高层建筑的施工一般在2年以上,结构的施工一般在5天以上。工程工期长,工时紧,一般为两班或三班作业,冬季或雨季还需要施工。高层建筑工期长、结构紧凑,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施工中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进行。
1.4高空作业量增加
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大量的材料、机械设备、产品、甚至建筑工人的交通问题。由于高层建筑的数量多、结构形式多样、施工复杂。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高处人员的安全保护,并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防止对建筑物材料造成损害。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技术资料准备充足
首先,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之前,必须要准备好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审阅资料、设计变更资料、工程协商记录等,不仅要准备好相关技术资料,还要根据有关技术资料,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导则。
2.2建筑工地准备过程
在进行高耸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之前,要做好场地的准备工作,保证道路畅通、水电畅通、土地平整。因为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属于高密度密集型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很多材料和设备。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施工区、吊装区、储料区等进行集中规划,以确保各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有序供应。
2.3机械设备准备
在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多种机械设备,特别是各种类型的起重设备,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机械准备。机械设备一要保证质量合格,二要保证型号符合相关要求,三要保证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3.土木工程中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3.1土木工程中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案例工程分析
本文介绍的项目以某工程为研究对象,规划面积为19000m2,属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26层,包括裙楼5层,总高122.7m。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将主体框架设计成核芯筒结构,基础采用CFG桩基础,保证整体设计符合要求,满足了现阶段的需要。个案工程位置较特殊,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实很好,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一般是在地面以下2.5米左右,对混凝土没有腐蚀,当地年均气温12.5℃,年平年降水量737mm,最大冻结深度50cm。
3.2合理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控制
基坑开挖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地基质量。所以,要加强施工,多角度控制,灵活运用先进技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所有的项目都能被充分实施。
一是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准备。结合实例工程实例,分析案例工程中,高层地基的相对标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在开挖之前,在工程开挖前将水降至坑底标高的50m以下,以降低这一因素的影响。沉降计算时应注意沉降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地基沉降的影响,以保证沉降不超出合理范围。选用适当的降水量。该工程的盲沟及坑底周围局部井内降水设置。当设置盲道时,确保参数处于标准范围,间隔设置集水井,以达到排水的目的。
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每一部分的施工工艺,确定开挖工艺,并用挖掘机运土,对盲沟进行合理围护,并利用小挖掘机进行桩间土的挖掘。采用大型挖掘机在桩间土中移动,采用人工打孔的方法,最后进行地基检查,保证后续施工全面。最终,所有施工都要按照施工计划进行。采用反开挖方法,从挖方开始,对上部的虚土进行处理,开挖桩间土。应保证测量人员跟随,避免出现超挖、欠挖情况,通过机械的挖掘保证其达到要求,当挖掘到设计标高以上100mm时需要进行人工处理,以保证其开挖标高尺寸准确。
3.3做好防水施工要点控制
分析防水工艺,选择合理的防水材料;本项目中采用LM纳米防水涂料进行基体处理,确定防水材料配方,选取合适原料。该项目将6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作为保护层,保证了其功能的实现,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其次,加强施工点的控制。该项目楼板工程采用了复合地基和级配碎石垫层、C15细石混凝土垫层、水泥浆形成的找平层、聚合物防水涂层处理、保护层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筏基处理。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优越性,可使其功能得到加强,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选择聚苯板为保护层,手工压实。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处理后,可形成完整的连续防水层,避免渗漏隐患,确保整个工程的防水性能。建造者应确保每一层的重叠紧密,刷层厚度均匀,以达到最大的防水效果。
施工中,基层处理要合理,确保基层牢固可靠,保证整体强度和坡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安全隐患。对于基层,在换档时要保证基层阴阳角值合理,阴角值大于50mm,其阳角直径应大于10mm,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预留套管、防水层管道、井眼、埋件等部位进行预留,保证以提升整体的防水效果,优化整体质量。
3.4进行模板工程处理
首先在进行密肋板施工中,必须明确施工程序。进行找平放线,安装主副龙骨架,做好支柱与纵横拉杆处理,安装角钢,固定隔板,保证堵气孔合理,刷脱模剂,用胶带缝好,做好电管和预埋件的绑扎,安装,综合验收,同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拆除隔板。其次,进行膜壳的支设工作,施工人员在现场运输时,应保证膜壳体合理堆放,成堆运输,并注意轻拿轻放。膜壳布置应合理。敷设时,应将膜壳铺在电流轴两侧,以免产生误差。龙骨制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做好整个安装的时间控制,要做好水平性和垂直性。选择布基胶带进行缝隙的粘接,以杜绝出现漏浆情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随着高层建筑增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应注重综合治理,优化现有施工工艺,发挥技术优势,制订新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重点,更好地解决工程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善工程整体质量。本文以具体安利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伟杰.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5):238-240.
[2]陈佳佳,殷庆,朱燕.建筑工程中CL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探讨——以某小区高层住宅楼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32(2):96-100.
[3]金鹏,张玉斌,虞毅,郭艳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中外企业家,2019(31):96.
[4]葛立军.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21~122.
[5]陈丽.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