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体系趋于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说近几年来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遇到软土路基状况,如果不能有效对其进行处理,将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下滑,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软土地基施工引起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并就其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其各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说明,希望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也被不断地推动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进一步促进市政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市政道路交通工程处于发展前景比较好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施工的质量。所以,为了保证在市政道路工程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工程的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的新兴技术对道路工程施工进行促进和发展,不断地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含水量和土粒的间隙比较大,原因在于软土是由含水量相对较高的土粒所组成,所以具备较大流动性,然而强度以及抗压能力相对较低。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软土会不断地下沉,在下沉之后软土层逐渐的变薄,强度进一步的提升,路面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沉,进而导致路面存在不平稳想象。尽管道路施工工程当中的软土路基处理对施工工期没有影响,然而倘若没有科学处理,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软土路基处理不当就会减短路面基层的有效使用寿命,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路面受到了长时间的挤压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会将路基土挤压在软土层中,使其无法达到市政道路相关要求。若出现强降雨等现象时就会严重的损害到道路边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国家对软土路基科学处理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的留意。路基上受到了各种不同荷载力可以导致不均匀性的下沉问题,导致稳定性受到影响,严重的影响到软土路基的施工建设(如图1)。
.png)
图1土木织物加固软土地基
二、软基处理不当引起的各种问题
1.路面沉降
软土地基处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当,未依据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这不仅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且在市政道路工程竣工后,也难以满足车辆出行要求。此外,在处理市政道路路基过程中,若选择的材料与要求不符,或者处理软土地基效果差,这会降低路基在具体应用期间的承载性,车辆在市政道路上行驶时容易发生变形,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软基监控不到位
通过监测软基土体的应力、应变,掌握施工和运营期间地基的稳定和变形状况,进而调整施工方案、节奏及设计方案,才能确保路基的稳定,并使得路基变形在许可的范围内。因而,软基监控既是施工的需要,也是动态设计的必然要求。软基监控是软基处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成功的监控离不开施工、监理、设计、业主等方面的紧密配合,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协调各方的工作。工程中,由于没有进行软基监控而导致处理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也不乏即使进行了软基监控,同样出现了病害和事故的案例。究其原因,是软基监控不到位造成的。
3.路面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期间,若施工人员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对软土路基进行科学处理,这会使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出现过大孔隙,从而会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除此之外,市政道路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这容易导致路面发生裂缝问题,这会导致车辆在行驶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造成严重影响,会对城市的交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1.排水固结技术应用
在解决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含水量比较高的问题时,需要用到排水固结技术,排水固结技术是对于天然地基或者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等的竖向排水体,再进行加载预压等操作,加强软土地基的强度,保证软土路基受到外界的刺激不会产生形变,如果在软土路基中的含水量比较高,那么就可以运用排水固结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内部水的排除。如果含水量比较少的话,可以运用比较简单的热化处理技术对水进行排除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将软土路基中的水资源蒸发出来,进行内部水的排除。如果软土路基中含有大量的水,那么就必须要进行管道的搭建,运用管理将内部水流出来。
2.强夯施工技术
软士路基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使市政道路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遭受到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要提高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软土路基通常都具有含水量大、土质疏松、排水能力差等多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市政道路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提升软土路基强度,在软土路基处理期间,要对强夯技术进行应用,进而使软土路基强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夯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指的是利用10-40t的重锤由高空自由下降,重锤下落时会发生对软土路基发生冲击,进而实现对软土路基进行夯实,提高软士路基质量。一般来说,在进行夯实时,将重锤提升到10-40m,进而使重锤能够具有足够冲击,从而实现对软土路基进行夯实。强夯技术适合应用在黏土、碎石、湿陷性黄土不同类型的软土路基中。此外,强夯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等特点,该项施工技术在应用期间也存在缺点,主要缺点就是该项技术应用在黏士和高饱和土施工中取得的效果较差。
3换填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软土路基,便能够利用换填技术完成软土地基的相应处理。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在应用还田技术的时候,首先应当量路基内部的软弱土层完全的挖除,随后利用具备更高强度且质地更为坚硬的碎石与砂等填补缺失土层,完成了整体填充操作之后,便应当进行路基的有效夯实以及碾压等作业,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可以满足于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当针对软弱地基利用换填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时,倘若软弱土层实际厚度低于三米,就需要挖除掉所有的软弱土层,然后便需要填充厚度相同的填料,随后需要完成夯实与碾压作业。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超出了三米,便应当按照实际路基情况来确定软土挖除以及填料实际数量。
结束语:总体而言,在对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和实施,通过对其展开相关实验分析,找出符合路基状况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应对,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因为市政道路工程相对复杂特殊,所应用到的软土地基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一定要结合不同的施工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选择符合要求的地基施工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工程质量,不断延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周期,以此来推动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沛杰,姜珍珍,修仕涛.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197-198,204.
[2]刘鹏,李冬.试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J].智能城市,2020,6(10):165-166.
[3]练显科.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4):238-239.
[4]刘海军.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6):47~48.